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杨旭 《国防》2016,(12):41-43
部队现役军官与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同为我军干部工作的题中之意.新形势下,要着眼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强军目标,切实抓好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一是科学选配,着力提高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起点;二是培养开发,着力增强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履职能力;三是集聚效能,着力发挥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职能作用;四是健全机制,着力打造预编预备役军官队伍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
连日来,青海某预备役旅抓住外出务工的预备役官兵相继返回、预编地秋收结束后人员易集中的机会,组织"七一"讲话宣讲小分队深入农村、牧区和企事业的预编单位,广泛开展"进行一次宣讲、组织一次巡展、发放一本手  相似文献   

3.
提高预备役部队预编兵员退伍军人比例、专业对口率和党(团)员比例是确保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增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当前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必须回答和解决好的现实难题。实践中我们感到,必须紧紧积极适应部队转型和"双应"任务需要,努力在提高预编兵员"三率"上下功夫,才能实现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质量的稳步跃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96151部队着眼使命任务需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兵员需求为牵引,扎实做好预备役精确预编、快速动员和按纲施训工作,努力实现预编预备役"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目标,为大规模作战准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葛永宏  周晓东 《国防》2002,(12):37-38
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以下简称‘军兵种部队动员预编工作”),是战时实施兵员快速动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内容。当前,要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客观要求,加大军兵种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备役人员预编工作的力度,认真抓好落实,以确保战时兵员动员的需要。 一、扎实打牢预编预备役人员的质且基础 动员预编工作质量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6.
杨旦霄  杨忠  姜继峰 《国防》2008,(1):88-88
近日,广空在某导弹旅组织100名预编预备役士兵进行了动员扩编演练。该演练是军兵种预编方式改革后,空军首次模拟实战状态下的精确动员。在广州军区和湖北、湖南、广东省军区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参训预编预备役士兵动员集结率和专业对口率均达到100%。演练按照"动员集结、临战训练、演练考核、总结讲评"四个阶段进行,共落实了20个训练日,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预备役人员的日常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预编到现役部队和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预定征召的其他预备役人员,离开预备役登记地一个月以上的,应当向其预备役登记的兵役机关报告."  相似文献   

8.
总参谋部最近发出通知,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全军预备役部队和预编入现役部队的预备役人员,在参加军事训练和集中活动期间,统一佩戴我军现行的帽徽、军种符号和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臂章。通知中还规定,预编预备役人员的服装将改为37式作训服,换发时间与现役部队相同,在没有换装前,仍着原式服装。图为预编预备役人员专用  相似文献   

9.
沈春巍 《国防》2011,(4):41-42
《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储备。"其中第一种形式:预编到现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是专门编配在现役部队重要专业技术岗位上,为战时出现伤亡时提供的对口补充兵员。建设好这支力量,对于提高现役部队精确动员能力,做好大规模作战准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有力牵引下,现役部队预编工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改革,扩大了预编范围,调整了预编对象,优化了编组方法,改进了训练方式,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预编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但是,从宏观上看,这项工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工作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论点集粹     
沈阳军区 预备役部队预编士兵平时的管理应突出抓好“四个结合” 严格对预编士兵的管理,既是加强预备役部队正规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也是提  相似文献   

11.
邓四海 《国防》2006,(10):60-60
近年来,广东省河源军分区以提高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为目标,把现役部队预编预备役人员作为后备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预编预备役人员平时管理办法和战时动员路子,建立了个人电子信息档案,每人都有照片、联系电话、专业代码、出生年月等基本数据;拟定了去向、训练、点验等方案.统一了训练教器材、服装以及各类表(册、卡)标准。  相似文献   

12.
郭雷 《华北民兵》2005,(5):49-49
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的主体,寓军于民的特性使预备役部队的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成分多元化、内容多样化、环境地方化等特点,必须破除“编在纸上、画在图上、挂在墙上”的陈旧做法,完善军地共管的运行机制,把正规化管理向预编单位拓展,向预编士兵延伸,切实提高预编士兵的平时在位率和应急出动率。  相似文献   

13.
谢乐婢 《国防》2011,(6):45-46
预备役营(连)是预备役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要针对预备役营连党组织和党员的特点,精心设计贴近基层中心任务、富有预备役基层特色、体现预任预编岗位要求的创先争优实践载体,推动预备役部队基层单位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从当前情况看,要注意搞好"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某预备役团政治处预编副主任、怀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卢文杰,始终牢记在"八一"军旗下的铮铮誓言,年年被部队评为"优秀预备役军官",用忠诚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预备役军人之歌,展示了新时期首都预备役军官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任伟杰  谭剑东 《国防》2014,(5):40-40
正在今年整组中,广西某陆军预备役团采取四步流程深入调查摸底,严把预备役官兵入队关。"一掌握",通过兵役机关、预编单位了解情况,掌握编兵地区(单位)兵源情况。"二见面",与编兵地区(单位)预编对象及其家长见面,询问加入预备役的意向、目的以及亲属的支持态度。"三核实",核实拟编人员的身份证、退役证、毕业证等基本情况。"四查对",组织拟编人员到县级以上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预备役人员按照专业对口、便于动员的原则,采取预编到现役部队、编入预备役部队、编入民兵组织或者其他形式进行储备.国家根据国防动员的需要,建立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员储备区.国家为预备役人员训练、储备提供条件和保障.预备役人员应当依法参加训练."  相似文献   

17.
李振民 《国防》2004,(12):43-44
预备役部队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任预编人员为基础组建的,专业分类多、官兵素质参差不齐。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必须着眼预备役部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抓好训练落实。具体说,应尽快实现“四个转变”:一、在训练对象上,要由偏重于现役人员向注重预任预编人员转变。目前,预备役部队的主体是预任预编人员,现役人员所占的比例仅为百分之几,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预任预编人员的素质如何,决定着预备役部队整体战斗力水平的高低。以往由于受人员难集中、经费难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出现抓现役人员训练较多的“…  相似文献   

18.
《国防》2013,(8):33-35
总政治部《2013年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要点》和《关于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要求积极推动十八大精神学习贯彻向预备役官兵延伸拓展。预备役部队是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现役官兵为骨干组织起来的一支重要的后备力量。预任军官、预编士兵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主体,具有"散则为民、聚则为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9.
预备役部队的基础在预编,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在预任军官。因此,编出战斗力,既是预备役部队每年的必修课,也是加强预备役部队的重点、难点工作。如何把握这个重中之重?怎样才能使难点不难?重庆预师二团正确处理发生在预编中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20.
李厚柏 《国防》2010,(2):66-67
现役部队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是战时直接对口补充到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兵员动员的首批重点对象。前不久,广西军区结合完成总部赋予的组织空军预编兵员参加空军部队“回营日”返岗复训的试点任务,深入研究摸索了省军区系统配合现役部队组织预编预备役人员返岗复训的方法路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