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装机容量2×6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148亿元。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以及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共同出资兴建,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为业主。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分别由核工业  相似文献   

2.
三核颂歌     
在杭州湾畔,在许多连绵起伏的小山中,海盐县境内有一座秦山。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国之光荣”始,秦山,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而今,与秦山相连绵的杨柳山、螳螂山分别建造了6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和70万千瓦的重水堆核电站。秦山,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核电基地。秦山的建设者、秦山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6,(5):51-53
秦山二期核电站是我国首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大型商用核电站。遵照国家确定的“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建设方针,秦山二期立足自主创新,首期建设的2台6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按照国际标准,采用30万千瓦一个环路的标准设计概念自主设计和建设,获得一次成功;机组最大出力可达68.9万千瓦,平均出力67万千瓦,高于60万千瓦的设计值;设备国产化率为55%,在55项关键设备中,有47项是国内制造的;比投资为1330美元/千瓦,在世界上同期建成的核电站中属较低水平。其总体性能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同类核电站的先进水平。2005年,…  相似文献   

4.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6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共军委副主席胡锦涛考察秦山核电基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我国自主发展核电给予了高度评价。 24月15日,我国首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号机组,比计划提前47天投入商业运行。这是继秦山核电站实现祖国大陆核电零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第一座商用核电站一秦山二期2×60万千瓦核电工程1、2号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17日和2004年5月3日投入商业运行,机组调试、运行结果表明,秦山二期工程的设计是成功的,工程质量是好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技术性能和经济性能。通过秦山二期工程的建设,使我国在核电工程设计、安装、监理、设备制造、调试、运行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备了自主设计、自主建造商用核电站的能力,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核电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资源种类和地域分布极不均匀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1991年12月15日建成发电,至今已经安全运行12年,这是我国核电发展中值得纪念的一件大事。建设秦山核电站,是我国核工业在国防科技工业战略调整大局下,向保军转民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是继核武器、核潜艇研制成功后我国核工业的又一历史性突破,是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3,(3):27-30,33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国家“九五”重点工程,也是中国和加拿大合作的最大贸易项目,得到了两国领导人的关心和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首台重水堆核电机组建成,并以其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高、多项施工纪录创同类核电站建设之最,而受到国内外好评。秦山三期工程建设实践,使我国核电工程管理在已有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程序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与国际接轨。继秦山一期核电站成功实现“零的突破”、秦山二期核电站国产化新跨越后,秦山三期工程在核电项目管理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对我国核电发展和实现规范化管理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每一座核电站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负责运行管理这座核电站的企业也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命循环。核电站在中国的起步才短短的二十年,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设计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造于八十年代,建成于九十年代。在这个生命诞生的过程中,秦山核电公司有探索的艰辛,有失败的痛苦,有奋斗的汗水,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收获的喜悦,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核电企业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渗透在核电站生产管理各个环节之中,对核电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起到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激发工作热情、促进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自前苏联1954年建成了世界第一座5000千瓦奥勃宁斯克(OBNINSK)核电站后,到2004年底为止,全世界共有440座核电机组在运行,总装机容量为3.66亿千瓦,核发电量为26186亿千瓦时。我国现有9座核电机组运行,总装机700万千瓦,2005年核发电量为530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利用核能发电是人类20世纪最为重大的科技成果之一。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材料发生裂变反应产生热能来发电,不同于原子弹,核电站核裂变反应是可控的。核电站中常用的裂变材料是铀-235,1千克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释放的能量,1座10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0.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位于浙江省海盐县境内,与秦山一期和秦山二期核电站毗邻,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承建的“九五”重点工程。该工程采用加拿大重水堆核电技术,总装机容量为2×  相似文献   

11.
最近,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承担的"百万千瓦核电用关键件国产化"项目获得突破。该公司目前已成功掌握百万千瓦级"二代加"CPR1000核电机组核压力容器和蒸发器主设备铸锻件制造技术。通过该技术的成果转化,该公司成为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四家核电大型铸锻件焊件供应商之一,产品覆盖国内在建所有核电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15,(3):33-34
<正>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成功地实现了核工业的二次创业,走出了举世瞩目的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军转民新路。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位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紧傍风景秀丽的杭州湾,是中国大陆核电的发源地,被誉为我国的核能基地、创新基地、人才基地、示范基地、文化基地、科普基地,是我国核工业成功实现军转民、取得了二次创业成功的标杆和丰碑。秦山核电基地目前共有7台运行机组,装机容量430万千瓦;2台  相似文献   

13.
李晖 《国防》2002,(9):25-26
核电是当今世界电力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世界上有31个国家和地区共400余台核电机组在运行,总容量超过3亿千瓦,我国至2005年也将有6座核电站、11台机组投入运行,总容量达870万千瓦。核电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做好核应急准备工作的必要性有清醒和足够的认识。 一、核电站存在发生辐射事故的可能性 尽管核电站是安全的,发生事故特别是严重事故的几  相似文献   

14.
每一座核电站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负责运行管理这座核电站的企业也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生命循环。核电站在中国的起步才短短的二十年,我国大陆第座核电站秦山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设计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造于八十年代,建成于九十年代。在这个生命诞生的过程中,秦山核电公司有探索的艰辛,有失败的痛苦,有奋斗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2月17日,秦山核电基地和浙江省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委员会进行了群堆联动场内外联合应急演习。这是秦山核电基地5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以来,进行的首次联合应急演习。  相似文献   

16.
成果速递     
《中国军转民》2013,(9):6-7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核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近日,从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上获悉,经过几代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有的核工业产业门类齐全、核工业体系完整的国家。目前,中国拥有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56万千瓦。根据核电发展相关规划,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中国核电已经进入积极稳妥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2004年12月17日,秦山核电基地和浙江省核电厂核事故应急委员会进行了群堆联动场内外联合应急演习。这是秦山核电基地5台核电机组投入运行以来,进行的首次联合应急演习。 上午8时,随着一阵警报声响起,秦山一期一回路发生"核泄漏事故"的消息迅速传出--这个假想核事故拉开了秦山核电基地群堆联动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工业》2007,(8):34-37
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是我国首座商用重水堆核电站。该核电站以其建设周期短、工程质量优良、多项施工记录创同类核电站建设之最,受到国内外好评。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在工程建设、调试及自主运行的过程中,坚持自主创新管理,有效实施工程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使我国核电工程管理在已有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程序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与国际接轨。继秦山一期核电站成功实现"零的突破"、秦山二期核电站国产化新跨越之后,秦山三期工程在核电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可为推动我国核电发展和大型引进工程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国防科技工业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 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战略思想和方针,大力开展军转民。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拓和实践,国防科技工业民品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力地促进 了军工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其中核技术、航天技术、航空技术、船舶 技术、电子技术、数控技术等在民用领域得到快速发展。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并网发 电,30万千瓦核电站技术出口和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实现国产化,已具有相当规 模的核电产业群体正在形成。一系列卫星发射、试验飞船的…  相似文献   

20.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后,成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源源不断注入了安全清洁的能源动力作为东北地区首台投产的核电机组,红沿河1号机组每天发电量达2400万千瓦时,可供240万个家庭使用,并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四台机组全部发电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00亿千瓦时,是辽宁省2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