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4月,美国提出要在马六甲海峡部署海军陆战队和特别行动部队,以帮助反恐,打击海盗,保卫海峡航运安全,引起海峡沿岸国家强烈反响。而就在5月,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18个国家的海军又在马六甲海峡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由于涉及18个国家,而且规模庞大,因而引起外界的普遍关注。马六甲海峡,这一世界战略水道会不会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又一个前哨呢?  相似文献   

2.
张刚 《当代海军》2006,(7):33-35
目前,从官方公布的数字看,中国、印度和日本的 GDP 总和大约是美国的一半。但是,根据预测,到2015年,这3个国家 GDP 总和将超过美国和欧盟。到2050年,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系的排名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而日本远远地落在第四位。随着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该地区的贸易量和对能源的需求将增大,自然对东南亚海域海上运输的依籁性增强,这就意味着地区海上通道安全变得相当重要。海盗猖獗,恐怖威胁在亚太地区所有通道和瓶颈中,马六甲海峡因为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通道。马六甲海峡是一个550海里长的海峡,它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世界贸易的四分之一和其中石油贸易的一半要经过这里。交通量如此之大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随着日益增加的贸易流量和亚洲的能源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简况     
新加坡共和国为热带城市国家,面积682 7平方公里,位于亚洲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0个小岛组成,其中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1.6%。  相似文献   

4.
“控制印度洋,走海上强国之路”是印度坚定不移并将继续在21世纪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为此,印度在“区域性威慑”新军事战略中非常突出海洋军事威慑,以求对印度洋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实施不间断的“软控制”。印度所谓海洋军事威慑主要是针对在印度洋上保持着强大存在的美国、俄罗斯等大国海军,确保有效地遏制其他区外大国如日本、德国、法国和中国的海军进入印度洋,同时保持对印度洋沿岸30多个国家的绝对军事优势,控制邻近国家海域,慑止其对印度进行的任何军事冒险。印国防部称:“印度海军虽不能期望战胜大国海军,但可使它们在侵犯印度的海域或贸然支援本地区  相似文献   

5.
如果美国能够控制亚丁湾和马六甲海峡,那么它将会在印度洋上的这场“宏大的博弈”中取得不可撼动的地位。美方想以控制上述所有战略要地向中方发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如果认为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已大幅下降,那将是大错特错。  相似文献   

6.
林东 《国防》2002,(7):4-6
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战略研究机构频频发表"协防"台湾的研究报告.其中,美国著名思想库--兰德公司于2000年11月18日在国际因特网上发表的《恐怖的海峡?中台对抗的军事问题与美国的政策选择》(以下简称《恐怖的海峡》)一文,引起了国际政治、军事界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初,新加坡国防部长张志贤访问印度尼西亚,与印尼总统苏哈托举行了会谈。双方就马六甲海峡安全问题达成新意向:欢迎日本提供援助。据印尼媒体报道,苏哈托与张志贤会谈时说,日本"非常关心"马六甲海峡的安全,要在技术、人员培训等方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的解体,美国实际上已成为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近年来美国为了其保持全球战略和国家利益的需求,依然坚持80年代中期宣布的控制16个海上咽喉航道,即全球范围内的16个天然、人工海峡的政策。共中,巴拿马运河这个被美国视为“国防和经济生命线”的航运要道,就是其公布的两个人工海峡之一,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1999年12月31日中午,美国把运河控制权正式交还给巴拿马,并关闭巴拿马境内的所有美国军事基地。这一天标志着美国在该地峡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存在和控制的结束,对此美国是决不心甘的。  相似文献   

9.
由"广州"号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海军出访欧洲舰艇编队和远航训练编队,在编队指挥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苏支前少将的率领下,前往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国年"活动,在返航途中顺访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并与三国海军首次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成功举行了海上联合军演。编队于2007年7月24日从海南三亚启航,499名海军官兵肩负着祖国和人们的重托,一路上战风斗浪。出访舰艇编队横跨了太平洋、印度洋、北大两洋三大洋,穿越了南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北海、波罗的海等6个海区,航经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马耳  相似文献   

10.
狭长、宁静的胡安·德富卡海峡就是美、加两国的分界线。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美国洛基山群峰,不时点缀着几座巍峨挺拔的雪领;北面,在海面薄雾的衬托下,郁郁葱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共有1000多个大小海峡,其中可用于航行的主要有130余个,而经常用于国际航行的约有40多个。尽管各个海峡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按照海峡的宽度、沿岸情况和两端所连接海域等法律地位,通常又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处于沿岸国领海基线以内的内水(内海)海峡:一类是被沿岸国领海宽度所覆盖的领海海峡;另一类是宽度超过沿岸国领海宽度的海峡,在该淘峡中间存在着可自由航行的非领海淘峡。此外,在全球海洋中,还有一些两端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领海海峡,它们实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门规定的"过境通行"制度,长期成为国际航行的通道,故又被称为"国际航行海峡"。内水海峡内水海峡的水域是海峡沿岸国的内  相似文献   

12.
寒丁 《当代海军》2000,(9):16-18
近年来,马六甲海峡一次次地引起世人注目,不仅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繁忙的航运现状,更是由于曾一度被世人遗忘的海盗行径在这一狭长海域的死灰复燃。2000年1月吉隆坡反海盗中心公布的一份报告把马六甲和新加坡海峡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水域。1999年10月22日,一艘下水才一年多的日籍大型货轮“亚龙卓彩虹”号在马六甲海峡离奇失踪,船上价值2000万  相似文献   

13.
狭长、宁静的胡安·德富卡海峡就是美、加两国的分界线。南面,是连绵起伏的美国洛基山群峰,不时点缀着几座巍峨挺拔的雪领;北面,在海面薄雾的衬托下,郁郁葱葱的温哥华岛犹如飘在空中的仙境一样,令人神往。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军情     
《华北民兵》2004,(6):54-55
独霸世界的美国,伊战后更加不可一世,但在马六甲海峡驻军问题却栽在小国手里,其结局耐人寻味;武器不仅是战争的工具,也是赚钱的行当,马来西亚要当名枪老大。不仅仅是军事因素;18国军演,显示反恐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化”;中亚质量建军、巴基斯坦裁军、捷克军队转型,表明各国都在走“精兵之路”;韩国计划装备轻型航母,对朝鲜将会形成新的军事威胁,作为邻国也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近来,马航失联航班MH370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239人的生死存亡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关于该机的去向越来越迷雾重重,臆测不断,真可谓“真相与流言齐驱,希望与失望同在”。与此同时,中国、马来西亚、美国、印尼等多国搜救力量却片刻未停地在相关海域内开展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国际大搜救:从最初的南中国海,到后来的马六甲海峡,再到如今的印度洋,  相似文献   

16.
曼德海峡曼德海峡是指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和亚丁湾的水道。海峡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8千米,宽25~32千米。沿岸多礁石和小火山岛,少优良港口。海峡中的丕林岛把海峡分为两个水道,  相似文献   

17.
美海军是一支推行全球战略的海军。在世界的各大洋上都能看见美国海军航母特混编队和两栖作战特混编队的踪影。美海军自称:"美海军将利用航母和远征打击群在地球上可达到的地方进行海上存在作战行动,这些兵力必须通过战略咽喉点抵达那里"。美海军遭遇布雷的战略咽喉点可能有如下水域:巴士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苏伊士湾、曼德海峡、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等。冷战结束后,美海军又提出了由海到陆的战略方针,美海军不仅要通过上述战略咽喉点,还要远征到"可达到的地方"及其近岸水域执行作战任务。为了对付可能面对的各种类型水雷的挑战,美海军花费了大量资金研制各种反水雷舰艇和平台以及反水雷装备,并特别发展了多种先进的水上/水下无人反水雷平台和装备,以改进反水雷的能力和确保全球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海峡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行制度,是国际海洋法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相互依存关系的不断加深,海上运输及控制海上战略通道愈显重要,加之海军舰艇编队出访日益增多,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因此,了解海峡特别是“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法律地位,掌握海峡通行的有关法律规定,对于扩大我海上活动范围、捍卫我海洋主权、维护我海洋权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海峡的含义和分类海峡是位于两块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一条狭窄的天然水道。从地理概念上说,海峡就是海洋的一部分,但与海洋相比,要狭窄的多。具体地说,海峡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伊始,正当国际社会欲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化解已开始趋缓的美伊核危机时,美伊之间又惊曝新危机,致使双方再次踏近战争边缘。当地时间1月6日凌晨,美国3艘军舰与伊朗5艘快艇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对峙,美舰几乎对伊艇开火,险些酿成军事冲突。事后,美国指责伊朗"严重挑衅",并称“要采取行动抗击伊朗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连续航行10昼夜,先后穿越南中国海、新加坡海峡、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航行4400余海里,顺利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