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金属橡胶材料在某型自行火炮闩体挡杆缓冲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闩体挡杆折断是大口径火炮射击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是闩体挡杆的缓冲装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采用新型弹性阻尼材料———金属橡胶设计制作了闩体挡杆的缓冲装置样件 ,并进行了静态刚度和动态冲击试验 ,结果表明 ,金属橡胶制作的样件有较好的性能指标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炮闩闩体击针孔强度仿真计算与结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击针和闩体的装配结构关系入手,在闩体击针室受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闩体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击针室两个不同部位受力时闩体击针孔处的应力和应变情况,从而提出解决闩体镜面击针孔产生凸出或裂纹问题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某型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坦克炮炮闩的常见故障和失效形式,建立了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虚拟样机,进行了运动和动力仿真。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坦克炮炮闩击发机构的典型故障机理进行了分析,为分析炮闩故障机理、改进炮闩结构和提高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25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故障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25 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的常见故障和失效模式,建立了125mm坦克炮炮闩抽筒装置上抽筒子的三维数字模型,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利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抽筒装置的典型故障机理和易损部位的损坏程度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其损坏的原因和改良方法;为研究抽筒装置的故障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为探索、改进炮闩抽筒装置结构、提高其可靠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小口径自动炮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数据与实弹射击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进簧刚度变化对自动炮射速和射击精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小口径自动炮在部队射击训练过程中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定量参考依据,为小口径自动炮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弹链作为自动炮的供弹方式,对自动炮的射速有一定的影响。针对弹链供弹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受力复杂的问题,对弹带进行简化并建立了弹带系统的方程。建立了自动炮刚柔耦合模型并基于试验进行验证,确保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弹链供弹机构对自动炮射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弹带系统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会对供弹阻力产生影响;弹链供弹系统所产生的供弹阻力通过作用于拨弹滑板从而影响自动炮的复进过程进而影响自动炮的射速。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迫榴炮炮闩为研究对象,基于Pro/E软件和ADAMS软件建立了炮闩虚拟样机。为了逼真地再现炮闩的工作过程,建立了复进过程中作用于后坐部分的驱动力模型、炮闩工作过程中的碰撞力和弹簧力模型。对炮闩的运动学特性以及碰撞过程开闩板与曲柄间的碰撞力、关闭杠杆滑轮与支筒间的碰撞力、关闩簧力和抽筒子压栓簧力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将仿真结果与炮闩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对比,验证了虚拟样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可靠性试验所需时间长的问题,在炮闩可靠性评估中引入激发的机制,对失效机理为疲劳失效的闩体挡杆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基于ADAMS建立了炮闩的虚拟样机,模拟挡杆实际工作状态,分析得到了在正常工况和强化试验条件下挡杆受力载荷谱。在Patran中对挡杆进行"准静态"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静态应力分布。依据载荷谱和应力分布,在Fatigue中计算得到了挡杆的疲劳寿命。试验表明强化试验技术可行,有利于缩减可靠性试验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影响SEL敏感性的关键因素.针对180nm体硅工艺,基于校准的CMOS反相器器件模型,使用器件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粒子入射位置、温度、阱/衬底接触位置、NMOS与PMOS间距等因素对SEL敏感性的影响.模拟和分析表明,CMOS电路不同位置的闩锁响应差别很大,找出了电路发生闩锁的敏感区域,得出了温度、阱/衬底接触的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立靶散布形成机理进行适当假设,定位了车载自动炮影响立靶密集度的两种系统性激励要素并建立算法.基于内弹道和全炮后坐运动的数学模型量化出要素所占影响比例,对结构布局进行了优化,通过立靶密集度量化分析的准确性试验,确定了改进方案.研究方法能够指导车载自动炮设计及其结构方案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根据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抗干扰技术,详细分析了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三种干扰方式。研究了宽带噪声干扰、单音干扰和脉冲干扰对无人机下行遥测链路干扰效能,给出了误码率计算模型。最后对三种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和比较,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干信比的情况下,不同干扰方式的干扰效能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压制性干扰研究状况以及原有固定目标防护干扰方程运用时可能存在的缺点,重点分析了干扰方程中干扰波束增益这一参数,改进了原有干扰方程,构建了干扰波束内部压制区计算模型,仿真了不同波束方向下的有效压制区,总结了可能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多目标干扰的可行性。此方程对干扰资源的配置和干扰效能的优化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中式组网雷达数据处理算法的薄弱环节,通过对集中式组网雷达假目标干扰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密集假目标干扰、航迹扰乱干扰和航迹欺骗干扰三类假目标干扰模型。首先介绍了集中式组网雷达的数据处理算法,分析了这种算法对于假目标干扰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了上述三种假目标干扰类型。然后给出了这三种类型假目标干扰的概念、产生方法、数学模型和运用方式;最后分析了组网雷达的抗干扰措施对于假目标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作战应用时电子对抗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问题,以舰载箔条冲淡干扰为例,提出基于我方干扰装备和被保护目标的实际状态和预期状态的差别进行评估。具体思路是综合考虑干扰弹发射延误、是否出现哑弹等作战使用因素对干扰成功概率的影响,结合舰载箔条冲淡干扰的干扰成功概率理论模型,实现干扰效果的在线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对干扰效果的评估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相关干扰是目前研究的对抗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比较有效的干扰样式,文中主要针对相关干扰对JTIDS接收机的干扰效果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建立了AGWN信道中相关干扰下JTIDS接收机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接收机输出误比特率公式,并通过仿真和分析,得到了不同信噪比条件下接收机的最佳检测门限值以及误比特率与干信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研究了干扰频偏对干扰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关干扰对JTIDS接收机有着良好的干扰效果,并且对干扰频偏敏感。  相似文献   

16.
深入分析了箔条干扰和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结合使用的原理和功率改善效果,针对机载目标的电磁辐射和箔条云的二次辐射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采用有源干扰技术前后箔条干扰的功率效果对比,表明二者结合后箔条干扰效果有极大改善,对该方式的使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宽频带反辐射导弹导引头,推导出对于两个频谱重叠的噪声调频干扰源的合成相位差公式;仿真验证了当两个调频干扰信号存在一定能量差时,合成相位差的均值偏向能量较大的信号源。当两个噪声干扰源存在一定能量差时,可以跟踪能量较大的干扰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塔康系统工作体制的弱点,研究了对塔康系统信标台的干扰方法并对不同干扰方法下的干扰效能进行了仿真。提出了对塔康信标台的饱和询问干扰样式,以塔康信标台有效导航半径为效能指标,分别建立了塔康信标台在压制干扰和饱和询问干扰条件下有效导航区域模型;设计了仿真方案并实施仿真实验,得出了不同干扰方法的干扰效能,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对信标台干扰时饱和询问干扰效果比噪声压制干扰效果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在外场雷达对抗试验中,由多部具有分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的抗干扰效果推出某种具有综合性抗干扰措施的雷达的合成抗干扰效果的方法,以在不具备该种雷达的情况下,用多部具有分抗干扰措施的雷达来代替它作为被干扰对象,在外场进行干扰机对其干扰的干扰效果试验检验。  相似文献   

20.
远程迷惑式干扰效果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远程迷惑式干扰机理的基础上,研究迷惑式干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别引入了箔条云相似因子、时间有效性因子、编队模拟逼真度因子、雷达识别影响因子和战术选择影响因子等多个效果评估指标,提出了多箔条云数目的整合模型,然后求导出在远程迷惑式干扰务件下搜索雷达对真实目标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最后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