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和《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目标,符合兵团实际,顺应职工群众的要求。兵团的工作重心在团场,基础在连队,连队是团场的细胞,只有团场的连队达到了文明生态小康连队的标准,才  相似文献   

2.
正亮点LIANGDIAN在兵团党委六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新时期兵团工作的总体要求:要认真落实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兵团实际,着眼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聚焦发挥维稳戍边特殊作用这个关键,从完善国家边疆治理体系、提升国家边疆治理能力、应对新疆反恐维稳形势、推进新疆长治久安出发,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兵团和地  相似文献   

3.
聂卫国同志代表兵团党委在兵团第六次党代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再次强调:"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基础和主要载体,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提高兵团戍边维  相似文献   

4.
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决策得到了250多万兵团人的热烈拥护和深切期盼。紧随着兵团党委战略决策指引的方向,本刊一次次将编采目光投向天山南北的农牧团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这是兵团党委提出的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阅读提示:党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而建设美丽兵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美丽中国赋予了屯垦戍边新的内涵,生态文明建设,反映了对兵团、对屯垦戍边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提升。本期"新闻会客厅"特邀兵团党委党校副教授袁敏芳,与大家一起探讨建设美丽兵团的意义及途径——袁敏芳简介:兵团党委党校经营教研部副教授,长期致力于兵团经济发展领域方面研究,同时关注和研究兵团旅游业的发展,主持完成了《二十一世纪兵团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06,(2):1-1
兵团广大共产党员:兵团的基础在基层,团场是兵团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团场兴则兵团兴,团场富则兵团富,团场强则兵团强。兵团党委五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号召,并提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  相似文献   

7.
兵团党委、兵团关于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建设》2006,(9):4-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的精神,结合兵团实际,兵团党委提出了新时期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现就推进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新时期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  相似文献   

8.
6月1日至2日,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工作会议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重要会议,开启了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新征程,必将在兵团的发展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兵团屯垦戍边50多年的历史是兵团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履行的屯垦戍边史,是一部西部开发史,是一部国际屯垦典范史。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十分复杂的环境,国家对兵团屯垦戍边赋予了新的使命,对兵团屯垦戍边使命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中国50周年之际,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屯垦戍边事业和这一事业最主要的载体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分别迎来了50周年和成立45周年庆典。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候,在新世纪到来的前夕,为了系统总结50年来屯垦戍边的历史经验,使屯垦戍边伟大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世纪继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根据兵团党委的安排,经过精心筹备,9月21日至24日,兵团党委宣传部和兵团党校联合举办了屯垦戍边50年基本经验理论研讨会。研讨会共收到论文180多篇,其中入选论文90篇,经过专家严格认真评选,共有16篇论文获一等奖,38篇论文获二等奖,36篇论文获三等奖,兵团及各师局宣传部、史志委和党校的代表以及部分论文作者约百人参加了研讨,有33篇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  相似文献   

11.
兵团党委四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题非常鲜明,那就是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努力开创兵团国有工交建商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不断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新的实践。兵团党委在新世纪初专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国有工交建商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充分表明,兵团党委对搞好工交建商企业的态度是积极的,信心是坚定的。兵团的国有工交建商企业与兵团的屯垦戍边事业相伴而生,共同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建国之初的新疆,百废待兴,进疆人民解放军的广大官兵在担负起保卫边疆光荣任务的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节衣缩食,白手起家,兴办了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贸流通业。半个世纪以来,作为新疆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兵团的工交建商企业,为新疆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新疆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曾晓 《兵团建设》2006,(5):10-12
兵团党委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战略决策得到了250多万兵团人的热烈拥护和深切期盼。紧随着兵团党委战略决策指引的方向,本刊一次次将编采目光投向天山南北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13.
姜蒙 《兵团建设》2013,(14):7-8
兵团屯垦戍边的基础在基层,基石是一线职工群众,把握他们的关切、解决他们的困难、凝聚他们的信心,是关系兵团基础能否巩固、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问题。——摘自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在十四师蹲点调研时的手记《筑牢屯垦戍边的基石》多年来,兵团党委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兵团领导蹲点调研"、"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万名干部下基层"等一系列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活动在兵团先后开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是兵团党委从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结合兵团实际提出的战略任务。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党委在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实践中,在思想、组织、经济、队伍四个方面作了充分准备,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兵团党委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是兵团事业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对兵团农牧团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们事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兵团由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部队变成为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战斗集体,始终发挥着屯垦戍边、保卫和建设边疆的重大作用,其屯垦思想、组织体系、生产经营形式、企业管理体制、发展战略,都紧跟时代步伐和兵团事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  相似文献   

16.
正回望历史,多少年轻人将青春奉献给屯垦戍边这项伟大的事业曾几何时,数十万祖国各地有志青年齐聚兵团,投身开发建设新疆和巩固祖国边防的大潮中。他们创办了新疆最早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引领了新疆先进农业生产方式,推进了新疆多元文化交融,创造了兵团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原因,兵团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停滞,人才外流。不少人发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后继乏人的悲凉感叹。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让兵团屯垦戍边事业薪火相传?兵团党委以战略眼光作出决策:大力实施人才强兵团战略,走出一条具有兵团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兵团这片土地  相似文献   

17.
乔新彦 《国防》2007,(1):85-87,F00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1954年10月根据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的命令组建的.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兰州军区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新疆军区、兵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忠实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在保卫边防、建设边疆、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在发展边疆经济,打击恐怖分裂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兵团军事部的全面建设得到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8.
李国华  尹明 《国防》2011,(4):69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屯垦戍边意识、提高军事素质、强化国防责任,前不久,兵团党委组织兵团、各农业师和兵团机  相似文献   

19.
50年来,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的实践中,始终坚持把国家的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目标,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不断巩固壮大屯垦戍边的群众基础;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屯垦戍边的经济实力;始终坚持把思想文化建设作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内容,不断为屯垦戍边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精神动力。在新的形势下,兵团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屯垦戍边的内涵,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兵团屯垦戍边的有效实现形式,以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和措施实现兵团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建国初期依据毛泽东屯垦 思想创建的、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发展的屯垦戍边的特殊组织.它作为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伟大事业中创建了辉煌的成就,已成为新疆经济建设、巩固祖国统一、维护社会安定、增强民族团结 的重要力量.恢宏的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愈来愈多的人们关注它、研究它、认识它。关于兵团问题的研究,在过去的一个时期里多偏重于专业性的应用理论研究,尚属于较浅层次.而对兵团生存、发展、振兴问题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