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高炮射击偏差观测的提前时间观测时机法与传统的等距法,两者的观测时机虽不同,精度也不同,但从原理上讲,都是一种近似方法,不能说哪个原理上有问题,哪个原理上无问题。从部队现装备看,在部队日常训练打靶中,前者的观测时机更易于把握,作为现装备的一种革新,有研究必要。 相似文献
2.
3.
空炸射击高炮拦阻射击效力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0mm高炮为例,构建了空炸射击高炮拦阻射击仿真计算模型,仿真计算了100mm高炮营对巡航导弹和轻轰炸机的毁歼概率,并与57mm高炮武器系统的拦阻射击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空炸射击高炮武器系统的拦阻射击毁歼概率明显高于着发射击高炮武器系统。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目前小高炮综合体的动态射击精度、考核方法及其测量设备的优缺点,并对新的考核方法和设备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5.
6.
针对高炮拦阻射击,提出了一种新射击体制,详细叙述了该体制的实现机理,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某型现役高炮的武器性能参数,探讨了初速序列的确定等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数值计算。该体制射击过程中不需要改变方向角和射角,对随动系统的要求大幅降低,可缓解自行高炮系统的随动制约,还可使大量随动性能较差的牵引高炮重新焕发生机。该体制的提出与最终实现对提升高射综合体防空反导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主要介绍两台相同或相近口径的高炮系统进行对比和选型试验时,一种新的最佳射击方法─—交错射击的原理、技术指标和应用条件等。 相似文献
10.
11.
坦克底盘角振动对火炮射击精度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车试验表明,在行进间射击试验时,当车辆超过一定车速(行进间射击车速)时,射击精度或射击命中率会发生大幅度的下降。针对这个问题,建立了坦克底盘角振动导致的射击偏差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车试验数据,对射击延迟时间内底盘角振动造成的火炮射击偏差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行驶车速条件下,车辆底盘角速度、姿态角变化量随着射击延迟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射击延迟时间内,车辆底盘角速度、姿态角变化量与射角偏差随着行驶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射角偏差引起的目标距离偏差是弹丸横向速度导致的目标距离偏差的3倍~5倍。因此,随着行驶车速增加而增加的射角偏差增大是行进间射击车速受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海防炮兵目标出现的范围大,传统的利用射击成果决定目标射击开始诸元的方法很难满足射击开始诸元的精度。通过对成果法决定诸元的误差分析,得出影响精度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已知弹道风的情况下,对原成果法作业的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提出了在利用成果行大方向转移射击的情况下减小诸元误差的方法,并进行了分析论证,对地面炮兵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崔新军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1996,(1)
对在不同射角下符合时,由射表误差源造成的射程误差和偏流误差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论述了符合射角选择的合理区域。通过综合考察各种因素对于射表误差的影响,提出了以45°射角作为最佳符合射角的方案。同时模拟对比了分别采用新方法编表和传统方法编表时的射表精度.结果表明,尽管新方法的编表所需符合射角由原来的5个以上减少为1个,但编表精度却反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由于工作原理不同,舰炮使用传统无控弹试射方法不适用于一维弹道修正弹。分析了舰炮使用一维弹道修正弹射击误差构成和试射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维弹道修正弹校正射击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试射新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对海射击以实际观测弹着水柱与提前点偏差作为发射诸元误差的精度,以及以预测弹着落点与实际观测弹着水柱偏差作为预测误差的精度,提出了求取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的方法,论证了试射发数;然后从距离上和方向上校正诸元误差和预测误差。假设各误差值,通过仿真计算表明,按新方法试射能够显著提高射击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