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门宝  胡阳旭 《国防科技》2023,(1):97-102
在重回“大国竞争”战略转型背景下,面对俄罗斯等均势对手,美国陆军认为应着眼“联合、多域、高强度作战”,利用概念创新和技术进步重塑兵力结构,确保在未来冲突中取得战争主动权。为此,美国陆军启动了新一轮部队转型,探索多域特遣部队等新型作战力量的部队建设、兵力设计、作战运用等,旨在打造一支可在陆、海、空、太空、网络空间等作战域应对均势对手“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的陆战力量。在全面理解当前新兴作战环境的前提下,本文分析了美国陆军多域特遣部队的发展历程、兵力部署、典型特征等,阐述了多域特遣部队的部队编配和作战职能,构想了多域特遣部队在竞争、危机和冲突阶段的典型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
“震慑论”是美军在新世纪提出的最新作战理论。该理论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短时间内给对手造成压倒性的震慑,瓦解其继续抵抗的意志,达成“迅速制敌”。通俗地讲就是指要控制整个作战环境,使对手的判断和理解陷于瘫痪或超负荷状态,从而无法在战略和战术层次上进行抵抗,这与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异曲同工之处。该理论体现了一个重要思想——全域控制思想,即在信息域、认知域、打击域、行动域、时空域和心理域等相关作战领域实施完全控制,以快速达到作战目的。一、信息域控制——夺控制信息权“震慑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迅速制敌’是…  相似文献   

3.
现代战场空间可划分为“地表(陆地、海洋)、垂直(航空、航天)、网电(电磁、网络)”等“三维六域”,多维战场空间优势可迅速转化为战斗力优势。为夺取空防对抗战场空间优势,空防对抗战场拓展到网电空间,夺取“制网电权”成为夺取“制空权”与“制天权”的前提;来自空袭方的网电攻击,是未来国家防空面临的又一严峻威胁,也是信息化条件下必须应对的新课题。空袭与防空在网电空间的对抗,将对未来防空作战指导、作战样式以及作战建设等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认知域”作战概念被引入军事领域,现代战场已经形成了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三大作战维度。认知域已经成为美国战略空间拓展的主要战场之一。按照习主席关于要打好意识形态领域“制脑权”战争的思想,更需要重视认知域的攻防,研究相关技术,才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5.
DARPA寻求从杀伤链转向杀伤网,意图利用信息网络构建高度分散的杀伤网,形成难以预测的杀伤链。美空军在试验旗体系下开展“橙旗”“翠旗”和“黑旗”试验,探索杀伤网概念的落地应用。首先,围绕杀伤网作战概念,阐述杀伤网与杀伤链的内涵与差异;其次,理清DARPA“自适应跨域杀伤网”项目的发展背景,分析其基于电子商务“供应商—消费者”框架的架构设计,总结其“跨域杀伤网协商与实例化的实时推理分析”软件针对项目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情况;再次,从作战管理、体系架构、安全通信、基础设施、标准规范等方面提出构建杀伤网所需的关键技术;最后,瞄准构建未来防御作战弹性杀伤网,从技术角度给出建设我防空作战装备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装备的高速发展,作战样式也在不断变化与进步,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作战将成为必然。空中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能好、视野广阔、态势感知能力强等优势,而地面防御装备具有部署隐蔽、火力覆盖范围广、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采用空中与地面分布式协同的方式,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各军兵种装备利用率,实现更大的作战效能。未来空地协同作战将呈现“立体统一、空地协同、一域多分”等特点,针对未来战场特点,提出了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作战的必要性,给出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特点,剖析了当前防御作战架构的不足,并对空地协同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了跨域分布式防御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联合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联合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是进行战略规划、作战筹划、武器装备发展等问题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作战能力需求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相关各问题域展开研究,提出了“面向威胁、基于能力”的联合作战能力需求分析方法,并对其研究思路、分析框架进行了探讨。该方法按照“目标一任务一构想一能力”的顺序自顶向下分析联合作战能力需求,用“价值中心法”分析“目标、任务、能力”之间的映射关系,用探索性仿真方法分析不同构想情况下的能力需求,可为作战筹划提供分析方法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和作战样式,努力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对锻造信息化战争中我军战斗精神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信息化战争“兵战”与“心战”并重,作战对手着眼攻心夺志,打击“认知域”,追求“零伤亡”;我军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铁心跟党,永葆忠诚与机械化战争不同,信息化战争是“兵战”与“心战”并重,而且以打击“认知域”为主。我军未来作战,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正义之战,关系到国威军威,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符合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9.
杨茜  赵静 《国防》2005,(9):40-41
2004年2月,美国陆军正式将其网络命名为“陆战网”(LandW arN et),与海军“部队网”、空军“指挥与控制星座网”并列成为全球信息栅格(G IG)的军种子网。“陆战网”涵盖了美国陆军的现有网络、基础设施、通信系统和应用系统,为陆军信息的集成提供了平台。经由“陆战网”建立起的网络,不仅可将作战指令及时传达至各个作战单元,而且各作战单元可随时向上级报告战场态势,并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其最终发展目标为:实现以网络为中心的和基于知识的部队;坚持以网络为中心的数据战略;支持并可嵌入联合作战空间通信系统———G IG的联合部队部分…  相似文献   

10.
<正>2001年美国防部呈交国会的报告《网络中心战》中,首次在军事上引入认知域概念,明确强调“认知域决定着很多战斗和战争的胜负”。随着战争实践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美认知战实现从“量”到“质”的跃升,2020年3月,位于美国的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推出“作战2040:北约在未来将如何竞争”认知战项目,全面展示美国对认知战概念、目标、手段、  相似文献   

11.
针对悬浮式深弹反鱼雷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中需对目标的可拦性进行快速判断的需求,提出了系统有效拦截域的概念,又根据系统作战流程和工作原理,将有效拦截域判断条件细化为时间域和空间域两个方面判据,进而构建了基于实战中可获取的战场态势等相关信息计算系统有效拦截域的数学模型,并具体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研究结果可为其作战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任务内涵向新域拓展、任务效应向战略辐射、任务空间向多维扩展、任务环境向复杂发展和任务标准向精确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现代陆军重要作战形式“信息化联合特种作战”遂行任务的新特点和新变化,研究新型陆军未来作战。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战争时代,军队面临新型战争形态威胁与挑战的时代课题。本文介绍了军队院校进行“战略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前布局的战略考量。面向军校学员反混合战争作战能力映射生成需求,围绕新域作战中涉及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设计了“全源认知感知、全维认知融合、全域认知攻防”新型作战能力培养的实践向度,从“培养瞭望总体国家安全的跨域洞察思维、提升面向学科交叉和军事应用的战斗能力、练好善于释放和拨开战争迷雾的打赢本领”角度介绍了具体的培养策略。本文基于人才培养依托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探讨了认知战归属于“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提出了军队院校开展认知战学科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山姆大叔的士兵包多,各种各样;包好,各有各的用途。这在各国军队中堪称一景。这里仅介绍几种比较典型的“包”。境外作战人员的“救生包”美国在境外作战的部队,装备一流,待遇优厚,自卫装备齐全。但仍然无法满足他们所谓“零伤亡”作战的需要。为了有效地保住境外作战人员的性命,特别是特种作战部队的队员和飞行员,美军可谓不惜血本、煞费苦心。他们让每名在外地作战的人员都随身携带一个“救生包”,以备万一被俘或负伤,能够得到及时救助。救生包一般由2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医药用品及野外生存工具包,包括短枪、全球定位仪、军刀和用来捕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域作战任务中异构无人系统的分布式任务规划问题,建立考虑时间窗约束、路径受限等情况下的多域作战任务分配模型;基于一致性束算法求解异构无人系统的任务分配问题;采用Bezier曲线和粒子群算法对一致性束算法进行了扩展,将路径规划耦合到任务分配过程中。仿真结果表明,扩展后的一致性束算法可以同步得到无冲突的多域作战无人系统任务分配解和路径规划结果,验证了其在多域作战无人系统任务规划方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舰艇编队网络化反导作战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按照网络中心战的概念,研究舰艇编队网络化反导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传统作战单元的功能系统为基本单元(作战节点),建立了传感器网、指控网和武器网三层逻辑网结构,定义各层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并在认真分析传统指挥体制和指挥方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网络型”指挥结构和“动态分权式”指挥方式;然后,深入分析了舰艇编队网络化反导作战过程,定义了舰艇编队网络化作战模式下4种新的作战方式;最后,指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阐明了各关键技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相似文献   

17.
构建指标体系是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建立了基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四域")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框架。首先给出了电子装备作战效能的定义与内涵,其次从四域的行动反应角度揭示了电子装备作战机理,然后给出了四域视角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框架和能力指标、属性指标的选择方法,随之分别分析了四域的电子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最后就指标体系的层次化与网络化、指标的获取与量化、指标体系的检验与优化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战争时代的作战实验向网络化体系对抗的实验领域演进,在内容上增加了作战体系要素完整性比较实验、作战功能向量对抗比较实验、网络化指挥和协同运行效率比较实验、新型作战力量战场运用突然性效益实验和战略作战态势“控域效能”实验,其实验方法呈现出将平台级对抗实验结果规则化、分析敌方目标群关联程度等特点,实验应用范畴也更为扩展.  相似文献   

19.
李异建 《国防科技》2000,21(2):48-49
台湾当局为加强防务,保障其安全,推出了“积极防御,独立固守”的“守势战略”。为贯彻这一军事战略方针,台军撤消了用于“反攻大陆”的特种作战部队和轻装部队换防制度,以便熟悉防卫情况,并把“抗登陆”作为基本作战样式。台军目前提出了“战略上持久,战术上速决,以制空、制海为首要”的攻势防御作战指导思想。新的作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联合作战,突出攻势防御、先机制敌;由重视“地面决战”转向“海空决战”和“前沿防御”;由重点实施“抗登陆”作战转为“反封锁”、“抗登陆”作战并重,并优先实施制空、制海作战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20.
赵于 《当代海军》2003,(8):40-41
2025年,美国海军作战原则:主导机动、精确打击、集中后勤、全维保护、信息作战、联合指挥与控制。 为此,美海军水面作战部队实施两个转型:第一是被称作“街头战士”概念的转型,强调发展低成本,单一任务型千吨级模块化战舰,它可以在沿海作战;第二是强调发展可以在公海也可在沿海作战的多用途驱逐舰,巡洋舰等多重任务舰。 □“街头战士”概念□ “街头战士”舰由于可以行动在浅水区,拥以为某一任务而“量身定制”的作战能力,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