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文摘》2023,(2):4-9
<正>随着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也开始亮相。很多人会好奇,空间站内是如何解决用电问题的?下面,我们带你了解“太空电站”。柔性太阳翼实现能源自由目前,中国空间站共配备了2种规格6套大型柔性太阳翼。天和核心舱上的太阳翼是为我国空间站打造的首个大面积可展收柔性太阳翼,单个太阳翼展开面积67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单打羽毛球场的大小。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上各配备了2套plus版大型柔性太阳翼,单套太阳翼展开面积达到138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美俄宇航员 问候中国航天员 “欢迎到太空来!”“一路平安、愿你成功!”“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太好了。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正在国际空间站上居留的华裔美国宇航员卢杰用汉语向首次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致以问候。  相似文献   

3.
美国空间对抗战略的调整与反制措施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勤 《现代军事》2008,(4):25-30
宇宙空间是人类未来希望之所在.近十年来.国际空间站、“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国际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不断。然而.与和平、合作开发太空的世界主流意愿相反.美国近年来不仅大力推进空间军事化.还通过各种途径大肆攻击渲染我国的空间试验.并进一步炒作中国发展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4.
高硕 《国防》2002,(6):32-34
北京时间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从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顺利升空,虽未搭载宇航员,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表明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跃上了新台阶。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乘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研究、试验及军事应用的往返飞行活动。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在研的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5.
我国“神舟七号”飞船即将发射,航天员将进行太空行走,随之提出的研制发射空间站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被称为太空探索前哨阵地的空间站在国际上已经历近40年的研制发射历程。在我国航天领域即将迈出新的步伐之际,这段历程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6.
《军事文摘》2023,(8):4-9
<正>2023年1月21日,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展。在除夕万家团圆之际,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孩子们送来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通过CCTV13“瑞兔呈祥中国年”特别节目和央视新闻客户端“向春而行欢聚这一刻”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7.
《军事文摘》2022,(24):10-11
<正>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为大伙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毛细效应实验:最细吸管开启“倍速模式”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陈冬用一个小实验展示了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他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水中,最细的管子内液面飞速到达顶端,仿佛开启了“倍速模式”。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器是人类在太空进行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 产活动所乘坐的航天器。截至目前,载人航天器主要有载人宇宙飞 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大类。本期向读者介绍“天地运输器”—— 载人航天器(上)。  相似文献   

9.
程雷  胡芳芳 《军事文摘》2023,(10):10-13
<正>中国空间站能够长时间遨游太空,三种类型的“翅膀”——太阳电池翼作用很关键,你瞧:神舟载人飞船采用的是刚性太阳翼;天舟货运飞船采用的是半刚性太阳翼;核心舱和梦天、问天实验舱采用的是柔性太阳翼。它们一起在太空迎光翱翔,成为空间站在轨运营的“能量担当”。  相似文献   

10.
空天飞机欲霸太空 空天飞机是一种以液氢为燃料、采用航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种推进系统的水平起飞、可以自由跨越大气层往返于天地之间的大型航天器。空天飞机可由零高度直达200公里以上绕地球轨道高度,最高速度可达3万公里/小时,其起降不受“发射窗口”、天气和地点的限制,不需要规模庞大设备、复杂的航天发射场。 空天飞机的最大特点是:既可作为载人航天器,又可无人驾驶入轨与空间站对接;既可作为太空作战平台,又可从事大量的太空侦察活动。在未来太空战场上,空天飞机将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利用其高效能的武器系统,遂行战略轰炸、侦察、截击等任务;二是可将大而重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如将空间站、天基武器系统所需的大型构件运往太空轨道,并进行组装等;三是可以对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三十年的风风雨雨,美国的航天飞机终于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之时迎来了它的第100次发射。从而第100次地向全世界表明,航天飞机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出入太空的“雄鹰”。 一、展翅高飞上九天 在载人航天的早期,人类进入太空的唯一工具是宇宙飞船。这种航天器因战功卓著而被誉为载人航天器的鼻祖。然而,它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无法重复使用,不能把较大的卫星、空间站等大型航天器送入太空等。为此,人们一直盼望着能有一种象普通飞机那样的可多次往返于天地之间的运输飞行器。 进入七十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空间站是我国从2021年开始正式搭建的空间站系统,是人类自1986年开始建造“和平号”空间站、1998年开始建造国际空间站后建造的第三座大型在轨空间实验平台。其基本构型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组成。中国空间站整体呈“T”字形结构,  相似文献   

13.
太空盖房子     
《军事文摘》2023,(2):36-39
<正>小编的话:现在,中国已经在太空建造起了“天宫”,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其实,在我们的头顶,一直有一个由几个国家和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那这个大房子是如何建造的呢?它的建造可不容易,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大房子是如何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吧!  相似文献   

14.
载人航天     
《国防科技》2002,(5):82-82
载人航天是人类驾驶和乘坐航天器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航天活动。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航天器统称为载人航天器,如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相似文献   

15.
人类至今已先后将5000多颗卫星、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然而,太空并未因此变得杂乱无序。一个神奇的力量引导着这些航天器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飞行,偶尔偏离轨道,也能很快“迷途知返”;一旦发生了故障,就能得到及时抢救和精心照料;即使意外失控陨落,人们也能及早预知,防患于未然。这个神奇的力量就来自庞大的地面测控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航天政策,中国的地面测控网更具特色。在“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并顺利返回地面之际,为使广大读者了解中国的地面测控网,我们特组织刊发此稿。  相似文献   

16.
《国防科技》2006,(6):F0002-F0002
2006年5月1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被运离美国宇航局(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进入附近的飞行器装配大楼(VAB)与两台固体火箭推进器进行装配。5月19日,“发现”号由装配大楼顺利转移到发射台。据悉,“发现”号发射后将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美国宇航局的STS-121任务。这次重返太空的飞行将对新设备和程序进行测试,以检验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同时,将运送更多的设备和物资到国际空间站,以便于空间站的扩充。“发现”号航天飞机将重返太空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3,(1):82-82
在载人航天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在太空行走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航天员,为了建造和修理空间站,他们经常到太空去漫步,进行各种试验和维修工作。美国航天员在太空修理哈勃望远镜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而且他们是轮番出舱,如履平地。然而,人类进行第一次太空行走就不是那么潇洒了,因为当时对舱外活动所要遇到的各种情况还知之甚少,因而太空行走就被认为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事情,搞不好航天员可能有去无回,成为“人体”卫星。正因为如此,太空行走也成为美苏争夺“航天第  相似文献   

18.
快讯传真     
《国防科技》2003,(12):80-83
中国“神箭”总指挥透露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中新社长沙十一月十七日电:“神箭”载人运载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研究员十六日在此间透露:“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中国还将逐步建立空间实验室、载人空间站等,进一步延伸探索太空的视线和脚步。 黄春平透露说,中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分为三步走,在实现载人航天飞行之后还将努力向在太空的出舱活动、建立空间实验室等目标发起冲击。“‘神舟’五号飞船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仍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和改进技术,研制出更可靠、更安全的空间运载工具。”据他预计,能带更多航天员上天并在太空停留更长时  相似文献   

19.
从“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壮烈实践,千百年来,人类从未停止对神秘太空的探索与追求。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再一次拔地而起,直冲寰宇。承担中国探月工程“落月”使命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从这里奔向月球。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