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古代骑兵作为兵种出现在战国时期,至秦汉之际日趋成熟,以致由战术配合作战转变为以主力兵团出现的战略骑兵,终将传统的战车挤出战争舞台,成为战场的主导力量。自此,中国古代战争中攻击力最强、机动性最大的作战方式是骑战,骑兵成了军队中战斗力最强、最活跃的兵种,而多数战争的胜负都是与骑兵关系紧密相联的。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骑兵在整个中世纪一直是各国军队中的主要兵种”①;“在中世纪,骑兵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兵种。”②西汉王朝时期,汉匈双方大规模利用骑兵集团军作战,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久、战争之惨烈等…  相似文献   

2.
1865年(清同治四年)五月,捻军在山东荷泽高楼寨取得令人鼓舞的空前大捷,一举围歼清朝的精悍武装僧格林沁骑兵,捻军战争进入全盛时期。可是,由于组织上的涣散,军事上的流寇主义、盲动主义错误,加上遇到前所未有的强敌,捻军也就从胜利的顶峰跌落下来,走向衰败。清廷得知僧格林沁全军覆灭于高楼寨的败讯以后,为了挽救战争败局,只得再次倚重湘淮军。月底,曾国藩接到赶赴山东剿捻的谕令。仅过一天,又授以钦差大臣,给予重权。清廷一连几个逾令,“急召曾国藩赴难”,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以致“羽书追督相望”。随后,湘、淮军一齐上…  相似文献   

3.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彭和平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代军事家戚继光奉命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兵事。戚继光在军事训练中吸取蒙古骑兵作战的优点,编练了协同作战的步兵营、骑兵营、车营和与之相适应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辎重营。根据戚继...  相似文献   

4.
最早得知合川的地名,是小时候读小说《红岩》,江姐乘船离开重庆去华蓥山,上岸后到达的县城就是合川。以后读历史书,方才知道南宋末年,正是合州钓鱼城之战"延续宋祚、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从而改写了世界历史,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迦城"、"上帝折鞭处"。公元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古第三代大汗蒙哥发动了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 ,与改朝换代的惨烈的军事冲突相伴随 ,中国社会掀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高潮。期间 ,以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为代表的耶稣会士 ,不仅以科学传教的方式引进了西方的军事技术 ,改变了战场上军事力量的对比 ,影响了历史进程 ,而且他们所传播先进的西方科学与思想文化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这方面略作论述。一  明代火器在军事上之应用已超过前代。成祖永乐时建置三大营 ,由五军营、三大营及神机营组成 ,其中神机营即是装备火器的步兵队。这支部队为明成祖以攻为守经略北方 ,抵御蒙古骑兵南侵骚扰作出了一定贡献。然…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的“花木兰”闫建波在中国,“花木兰”替父从军,驰骋疆场,报效祖国的感人故事家喻户晓。在俄罗斯历史上也不乏“花木兰”式的英雄。骑兵女战士那杰日达·安德列耶夫娜·杜罗娃就是俄罗斯最著名的“花木兰”。杜罗娃出生于1783年,她的父亲是一名骠骑兵大尉。...  相似文献   

7.
鸿渐 《军事文摘》2022,(19):71-75
<正>一支美军的机械化骑兵部队在得到本方坦克和火炮支援的情况下,力阻实力强劲的德军装甲部队,并就此化解了本可能形成的危险局面。这场战斗,就是发生在1944年秋天法国洛林地区的吕纳维尔阻击战。进据吕纳维尔吕纳维尔之战涉及到美军一支比较特殊的部队,那就是第2(机械化)骑兵侦察大队。当然了,1944年的美军骑兵已经同1939年的波兰骑兵截然不同,随着美军在战时将骑兵部队的马匹转化为机械化车辆,  相似文献   

8.
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法西斯德国的“闪电战”下败亡,英法联军被迫进行敦刻尔克大撤退,德国基本一统除苏联领土外的欧洲大陆.1941年6月22号,苏德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范围扩大.这时,在欧洲大陆,只有苏联军民与德国孤军奋战,独立支撑欧洲反法西斯战场,史称第一战场.7月18日,为了减轻自己当面的压力,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在给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第一封信中,就要求英国“在西方(法国北部)和北方(北极地带)开辟反对希特勒的战场”,是为第二战场提议之始.  相似文献   

9.
东汉名将马援,少年时父母双亡、青年时长兄去世之早,历尽磨难,却胸怀大志,奋发有为。一生历经督邮、畜牧、军旅等,生涯皆有所成就,官至伏波将军,爵封新息侯。纵观马援一生战争与军事实践,可以看出,他在军事学上的主要贡献,大抵有以下三个方面:马援是“马革裹尸”军事典故的首倡者;马援是军事史上以“沙盘作业法”实施作战训练的第一人;马援在饲养马匹和发展骑兵方面的独到见解对后世骑兵的发展和建设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一场许多中国人陌生、不少外国人却很熟悉的战争,这就是1259年中华大地上两个南北对峙的政权——蒙古和南宋之间发生的钓鱼城之战。13世纪初,蒙古势力崛起后即开始实行大规模侵略扩张,铁骑纵横欧亚大陆,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九世惊呼为上帝的“罚罪  相似文献   

11.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文化方面的渗透和侵略。美、英、日、法、俄、德、奥(地利)、葡等帝国主义都曾大肆掠夺、盗窃我国古文物,次数之多,数量之大,涉及之广,手段之卑鄙,实为世界史上所罕见。△驰名中外的圆明园,曾经集中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珍品,世人誉为“万圆之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抢劫3天,无数金银珠宝、艾物古玩和珍贵的图书典籍被一抢而光。10月18日,英法联军又放火将圆明园烧成一片瓦烁。自  相似文献   

12.
袁杰 《军事史林》2023,(8):7-15
<正>红9军团是红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红一、红二、红四三个方面军长征的部队,以善于独立作战和机动灵活著称,被毛泽东赞为“牵牛鼻子的能手”,被周恩来誉为“战略骑兵”。其在四渡赤水之战中智取仙人关、激战箭滩场、坚守穿风坳、阻击娄山关、惑敌枫香坝、钳敌乌江北,多次独立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作战,为减轻主力部队战场压力和实现战略转移发挥了重大作用。除完成作战任务外,  相似文献   

13.
唐宋之际,骑兵已臻于完善,成为战场上的主角,并往往主宰着战事的胜败。宋朝骑兵不振,“以骑制骑”既不能实现,仁宗朝以来遂根据既往的战争经验,提出“以车制骑”战术。尤其是宋神宗朝和两宋之交,朝廷上下对该方略表现出很大热情,并一度在实战中加以运用。但是,“以车制骑”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战场环境等因素的局限外,主要源于造车技术的蜕变、整体战略的失当和国家财政的困难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纳粹德国装甲部队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虽出身旧式骑兵军队,却投入了毕生精力研究装甲兵作战理论,并在二战初期用其亲手缔造的德国装甲兵横扫欧洲,写下了一段罪恶的战争史。同时,他也以其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革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战争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被西方军界奉为经典。其肖像今天仍挂在德国装甲兵的军营中,被称为“装甲兵之父”、“闪击英雄”。  相似文献   

15.
军队干部是军队的骨干力量,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如何使军队干部真正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核心作用,是摆在军队各级党委和干部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序列论”对军队干部管理的重大意义只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就产生了石墨和金刚石这两个“同素异形体”,它们在硬度上却有着霄壤之别;马术精湛、刀法高超的马木留克兵屡屡败在拿破仑率领的法国骑兵的手下,是因为法国骑兵有严整的阵容和高度的随机应变能力;一支每个位置都由堪称“世界最佳”…  相似文献   

16.
<正>大青山骑兵支队[1]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跃于内蒙古地区的一支抗日骑兵武装,其构成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关于大青山骑兵支队,目前学界已有一些相关研究。例如,湘潭大学李科的博士论文《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对大青山骑兵支队的军事斗争、开荒生产进行了一定研究,内蒙古大学杨尚英的硕士论文《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绥蒙地区的统战工作》探讨了骑兵支队的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东汉安帝年间,羌人为患,朝廷屡次发兵征讨,都不能获胜。待到任尚为中郎将后,朝歌长(官名)虞诩向他献计说:“兵法云‘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这乃自然定理。今羌寇皆是骑兵,来如风雨,去如断弦。我们虽拥兵20万,但都是郡(步)兵,与其作战,当然不利。不如裁去郡兵,用20个人的兵饷购马一匹,可组织一支万余人的骑兵部队。用这万余人的骑兵对付几千名羌寇,不怕不能获胜。”任尚闻言大喜,马上奏明朝廷,照议施行。经过训练的万余骑兵同羌人交手,连战皆捷,大获成功。通过读“汰兵买马”的典故,结合我军实行“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8.
卡宾枪,又称骑枪、马枪,是一种较短、较轻的步枪。它往往是制式步枪的短型枪,有非自动、半自动和全自动之分,使用的弹种多与制式步枪的枪弹相同。早期的卡宾枪主要供骑兵作战使用,而西班牙人称骑兵为Carabins,“卡宾枪”的名称由此而来。二战以后,由于突击步枪的发展,卡宾枪已经逐渐从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装备序列中淘汰出局。然而从近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城市巷战已经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卡宾枪由于  相似文献   

19.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在中国北方的蒙古族出现了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用“风驰电掣”和“所向披靡”来形容这支部队再恰如其分不过了。这支军队于1211年统一了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后,即着手统一中国。5年内,它迅速占领了中国北部绝大部分领土和朝鲜,并于1221年使波斯花剌子模帝国臣服,接着席卷了整个亚洲,后来只用大约两万人的军队越过高加索进入俄罗斯,于1233年击败了卡尔卡河岸的一支由俄罗斯和库曼人组成的联合军队,并在卡马河流域与保加利亚的军队遭遇并将其击败,而后向东折回。这支军队征服了半个世界,行程一万公里,令世人瞠目结舌。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本世纪突显的生态环境危机 ,很多学者寄希望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天”和“人”的概念与西方传统中“自然”和“人”的概念 ,“天人合一”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不等同。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的理解可以概括为道德化的天、主宰之天和自然之天三种 ,其中自然之天与西方人讲的自然含义基本接近 ;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理解有天人相通、天人混一不分、天人合德、天人相类和人定胜天五种 ,其中第五种理解就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意 ;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