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军事文摘》2023,(2):4-9
<正>随着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也开始亮相。很多人会好奇,空间站内是如何解决用电问题的?下面,我们带你了解“太空电站”。柔性太阳翼实现能源自由目前,中国空间站共配备了2种规格6套大型柔性太阳翼。天和核心舱上的太阳翼是为我国空间站打造的首个大面积可展收柔性太阳翼,单个太阳翼展开面积67平方米,相当于一个标准单打羽毛球场的大小。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上各配备了2套plus版大型柔性太阳翼,单套太阳翼展开面积达到138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程雷  胡芳芳 《军事文摘》2023,(10):10-13
<正>中国空间站能够长时间遨游太空,三种类型的“翅膀”——太阳电池翼作用很关键,你瞧:神舟载人飞船采用的是刚性太阳翼;天舟货运飞船采用的是半刚性太阳翼;核心舱和梦天、问天实验舱采用的是柔性太阳翼。它们一起在太空迎光翱翔,成为空间站在轨运营的“能量担当”。  相似文献   

3.
《军事文摘》2022,(20):4-9
空间站实验舱是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的舱段。近年来,它在科技研究、科普教育和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让我们走近中国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实验舱,一起看看它们的厉害之处吧!  相似文献   

4.
我国将于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空间应用系统核心舱任务等主要系统于近日分别通过出厂评审,标志着空间站建造即将转入任务实施阶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主任郝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保华;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有关系统"两总"代表等参加评审会议。目前,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自1961年起通过发射16艘载人飞船,于1971年形成了以“礼炮”-1号空间站为运输对象、以载人飞船为运输手段的载人航天系统;在发射了5个“礼炮”号试验性空间站和18艘载人飞船后,于1978年后形成了以“礼炮”,5、6号空间站为中心,以载人飞船和无人货船为运输手段的更为完善的载人航天体系。在1978年后至1985年期间为“礼炮”-6、7号空间站的运行,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和25艘无人货船。1986年2月开始组建以“和平”号为核心舱的永久载人空间站,以获取更大的空间军事优势和经济效益。目前,“和平”号空间站设施已日趋老化,其后继型号“和平”-2号空间站已难以研制和发射。1993年俄罗斯正式向美国提出参加  相似文献   

7.
太空盖房子     
《军事文摘》2023,(2):36-39
<正>小编的话:现在,中国已经在太空建造起了“天宫”,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其实,在我们的头顶,一直有一个由几个国家和组织共同建造的国际空间站。那这个大房子是如何建造的呢?它的建造可不容易,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大房子是如何一点点搭建起来的吧!  相似文献   

8.
正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成功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你们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建造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  相似文献   

9.
载人空间站是航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天技术研究开发的主要高新技术。自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进入轨道至今,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目前,能发射空间站的国家只有前苏联和美国,他们分别发射了“礼炮号”系列(7个)、“和平号”和“天空实验室”。其中,正在轨道运行的为前苏联发射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如今,由美国宇航局领导的新一代永久性空间站——“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也将于1997年11月开始在轨道装配,预计到2002年建成并可实现长期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0.
《军事文摘》2022,(24):10-11
<正>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为大伙儿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毛细效应实验:最细吸管开启“倍速模式”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陈冬用一个小实验展示了流体现象的天地差异。他将三根粗细不同的塑料管同时放在水中,最细的管子内液面飞速到达顶端,仿佛开启了“倍速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邓孟  李源 《军事文摘》2023,(9):23-26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太空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没有终结点、永远在路上的远征。建成空间站是一件彪炳史册的大事,标志着三十年前定下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全面完成;但站在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宏大视野来审视,这又仅仅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2.
“钻石”空间站的三次试飞从1973年至1976年,“钻石”空间站共进行过3次试飞,即“礼炮-2”号,“礼炮-3”号和“礼炮-5”号。由于民用空间站“礼炮-1”号在飞行中发生事故(“联盟-11”号航天员从空间站返回地球时,因飞船座舱快速减压而死亡),第二艘民用空间站又发射失败,因此勃列日涅夫要求切洛梅让“钻石”空间站尽快上天。为了赶时间,减轻空间站的重量,这3艘“钻石”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军事文摘》2024,(6):10-11
<正>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底已经全面建成,如果两个飞行乘组在太空中会师,就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就需要有6个航天员的私密空间供航天员使用。因此,空间站配置了可供6个航天员使用的个人睡眠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4.
《军事文摘》2023,(8):4-9
<正>2023年1月21日,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展。在除夕万家团圆之际,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孩子们送来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通过CCTV13“瑞兔呈祥中国年”特别节目和央视新闻客户端“向春而行欢聚这一刻”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前苏联和俄罗斯的空间站,人们就会想到“礼炮”号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可能很少有人会知道前苏联还有一个“钻石”空间站计划。“钻石”空间站与“礼炮”号空间站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前苏联在发展“礼炮”号空间站的同时还要发展“钻石”空间站?“钻石”空间站的用途是什么?本文将简要地回答这些问题。“钻石”计划的产生“钻石”计划是前苏联的一个军用空间站计划。这个计划是1964年10月由前苏联著名的火箭专家、第52试验设计局的总设计师切洛梅提出来的,1967年8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联合批准了  相似文献   

16.
正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7.
<正>太空中的完美轨迹,源于千百次的探寻与求索,源于他们心中的使命与信念2022年11月1日,凌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灯火通明,一声声指令向全世界传递着梦天实验舱任务的捷报。从10月31日发射升空,到11月1日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在地面飞控技术人员的精准控制下,梦天实验舱历时13小时,在浩瀚太空划出了一条完美的轨迹。这份完美的背后,是操控团队对梦天实验舱几十个重大应急分支的设计、上百次联调联试的仿真验证、上千个故障预案的反复推演。  相似文献   

18.
<正>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贺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并参加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4月24日,在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五年之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碧海蓝天的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腾空而起,将我国目前为止最重的航天器——"天和"号核心舱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我国空间站建设大幕由此拉开,中国迈入了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20.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6,28(1):17-17
计划到2006年2月,为俄罗斯海军建造的“谢尔盖&#183;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将在圣彼得堡“北方”造船厂开始下水建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