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春生 《环球军事》2012,(10):24-26
5月9日的红场阅兵是“胜利日阅兵”,是胜利者的庆典。时隔4年,又一次登上权力之巅的普京总统成为胜利日阅兵中当之无愧的焦点。而这次规模宏大、意义非凡的红场阅兵,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和俄罗斯等国举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阅兵.那么,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发展演变的? 反法西斯战争阅兵源于1941年11月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阅兵.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胜利结束后,苏联、英国、法国、美国等同盟国都分别举行过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四国还在柏林联合举行了胜利阅兵.苏联(后俄罗斯)多次在胜利日举行阅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阅兵,旨在庆祝胜利,缅怀英烈,铭记历史,展示国威军威,提升部队士气,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9日的莫斯科红场名符其实成为了这一天世界上最具人气的地方。57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组织的领导人现场观看了由2600名前线老战士和7000多现役军人参加的盛大阅兵。其中的历史部分,鲜明体现了60年前红场胜利大阅兵的主要特点。二战史上,苏联红军在红场进行了两次大规模阅兵,这两次阅兵是人类阅兵史乃至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4.
<正>本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5次首都阅兵。这是中国首次组织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专题阅兵,也是近年来不多见的非国庆日举行的阅兵活动。此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目的是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贡献,展示我军贯彻强军目标、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阅兵是一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支军队的军威、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它是军人向国家宣誓忠诚,展示军队风貌的重要形式. 阅兵,它能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同时阅兵能够展示出国家的综合素质和实力,体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和风貌. 在今年将举行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之际,我们不妨对历史上的人民军队阅兵、新中国国庆阅兵和人民解放军的一些重大阅兵进行回顾和解读.  相似文献   

6.
赵利 《环球军事》2009,(20):1-1
“举国逢盛世,阅兵壮国威”!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庆典,举世瞩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4次国庆阅兵,56个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如滚滚铁流通过天安门广场,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大壮我军威、国威。  相似文献   

7.
99式坦克方队作为首个接受检阅的装备方队,一改以往阅兵的2+4×4队形,以箭形队形全新亮相:第一排1辆坦克,第二排2辆坦克,第三排3辆坦克,第4排至第6排各4辆坦克。这一队形寓意我军是打赢之箭、胜利之箭,也是历次国庆阅兵车辆方队的首创队形。  相似文献   

8.
阅兵是一个具有历史内涵的概念,是一种传统的军事仪式。它的产生渊远流长,与军队的产生和发展相一致,与武器装备的发展相融合,与人类的战争史相映照。阅兵,古已有之。早在公元前,我国周朝和古埃及、波斯、古罗马等国,就组织过阅兵活动。《春秋·桓公六年》就有这样的记载:“秋八月,壬午,大阅”。《梁传·桓公六年》:“大问者何?阅兵车也”。自有战争以来,人类便把阅兵纳入国家最隆重的庆典。出征前人们以此鼓舞士气,激励民心;凯旋时,人们以此欢庆胜利。“图腾”——阅兵的萌芽最早的阅兵式孕育于氏族时代的图腾仪式之中。在…  相似文献   

9.
谭晓军 《环球军事》2008,(10):20-21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铁骑列列、战鹰翱翔,徒步方队、机械化方队、战机编队整齐地经过观礼台,接受检阅。这是俄罗斯为庆祝伟大卫国战争胜利63周年而举行的盛大阅兵,也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举行的首次红场武装阅兵,备受世人瞩目;此次既非“十年大庆”又非“五年小庆”的大规模武装阅兵更是引发西方媒体的广泛炒作。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隆重举行!这是继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盛典、2017年八一建军节九十周年大阅兵在朱日和演兵场隆重举行之后我军装备的又一次集中展示!人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世界新军事变革中排山倒海般的"中国装备新浪潮"扑面而来!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行走  相似文献   

11.
5月9日,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5周年,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包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2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本次阅兵仪式。从2008年以来,俄罗斯连续三年在红场举行阅兵式。所展示的武器装备规模越来越大,这表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已经开始逐步复苏。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9月3日,中国用最庄严的阅兵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是国庆60周年大阅兵6年之后,中国国防工业的实力又一次展现在全球观众面前。此次阅兵集中展示84%的新型武器装备,共编50个方(梯)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  相似文献   

13.
赵利 《环球军事》2009,(19):58-63
“举国逢盛世,阅兵壮国威”! 56个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如滚滚铁流,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阅兵是展示,她完美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正>海上阅兵,是海军在国家重大节日或海军纪念日期间进行的一次观舰操演活动,是许多国家阅兵计划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军这一国际性军种特有的礼仪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海上阅兵展现国家海上实力、增进彼此间军事沟通了解和交流合作。通常情况下,海上阅兵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举行阅兵式时,受检阅的舰船都有固定的泊位,整齐  相似文献   

15.
赵利 《环球军事》2009,(9):14-15
海上阅兵通常是海军在国家和重大节日期间举行的一种传统庆典仪式越来越受到各国海军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邀请外国军舰参加这一仪式更成为很多国家海军一种流行趋势。那么,海上阅兵有什么重要意义?与陆上阅兵相比,又有哪些特殊程序呢?请看本刊记者对军事专家、海军军事学术所研究员李杰的专访。  相似文献   

16.
国庆50周年之际,首都北京将举行盛大阅兵式。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大阅兵,也是1984年国庆35周年大阅兵以来,时隔14年后的一次大阅兵。 新中国成立时,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大典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年举行一次。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1959年建国10周年,先后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实行“5年一小庆,10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后来,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连续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军队内部的阅兵也被当作“形式主义”取消了。直到1981年12月,中央才决定,1984年10月1日举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1956年组建于北京,现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二〇三所是我国"制导兵器开发中心’’和"弹药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兵器工业制导火箭武器系统研发中心"。建所以来,二〇三所共研制和定型五大系列30余种产品,主要产品先后参加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阅兵充分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雄姿,展示了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表现了我军维护祖国统  相似文献   

19.
近读《彭德怀传》,里面讲述的老帅撕像的情节给人印象极深。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率部解放新疆后,鸟鲁木齐市数万名群众涌上街头,欢庆新中国成立。他们抬着毛泽东、彭德怀等领袖的画像,高呼“万岁”。彭德怀见此情形,便对身边的人说:“胜利了,要警惕。‘万岁’的口号首先应该还给人民,还给祖国,还给共产党!胜利是人民的胜利,党的胜利!”说完,便大步走下主席台。亲手将自己的画像从画架上扯下来撕了。当代有一则“书记阅兵”的丑闻。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徽毫州原市委书记李兴民为庆贺自己荣升市委书记,举行了一次毫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阅兵议式”。他秉坐敞篷检阅车,沿魏武大道自北向南检阅了全副武装列队站立的近千名政法系统全体干警。整出闹剧持续了近三个小时,花费200多万元,毫州市全城戒严,交通中断。  相似文献   

20.
<正>泰豪军工集团是在清华大学与泰豪集团战略合作设立清华大学-泰豪装备联合研究院的基础上,整合内外部军工资源而设立的创新型军工企业。泰豪军工专业从事通信指挥系统、军用电站、弹药引信、雷达及电子对抗、卫星导航、特种空调等产品的科研、生产与服务,产品装备于陆、海、空、二炮等各军兵种及武警部队,并参加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阅兵、国庆60周年阅兵、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