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民防空建设在经历半个世纪风雨历程后,已建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人民防空体系,走上了依法建设和管理的轨道,形成了配套的防护工程体系,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指挥网络,进行了“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尝试,产生了良好的战备、社会和经济效益.既增强了我国国防实力,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刊将陆续重点宣传我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加强未来防空作战研究、训练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下简称《人民防空法》)经过几年的起草、讨论、修改,按照立法程序,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全国的人民防空建设从此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我们要对这部法律所具有的军事的、战略的、长远的、现实的重要意义有一个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贯彻落实好《人民防空法》,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建设。 当今世界形势虽然趋向缓和,但战争的社会根源并未消除。西方国家一直对我国推行西化、分化的战  相似文献   

3.
张世杰  王会敏 《国防》2007,(10):67-68
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人民防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人民防空法>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依法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人民防空部门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4.
《国防》2000,(3)
1.《人防法》确立的指导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人防法》第二条规定:“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这一方针和原则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人民防空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对做好新时期人民防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长期准备,就是在和平时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人防建设。人防建设的周期较长,靠临时突击是来不及的,因而必须常抓不懈。重  相似文献   

5.
《国防》2000,(3)
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以下简称《人防法》,是指导、规范人民防空建设的法律依据。认真贯彻执行《人防法》,依法加强人民防空建设,对于防范和减轻可能的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习贯彻《人防法》,是加强国防建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人民防空动员,是指国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袭,减少空袭后果所进行的活动。其主要任务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建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组织隐蔽疏散,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目的在于避免和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与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以长期支援战争。  相似文献   

7.
李国记  吴浩 《国防》2006,(12):34-34
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利国利民的社会公益事业。新形势下,加强对人防建设的组织领导,建设强大的人防,既是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因此,军地各级领导要把人防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的任务来抓,真正摆上重要日程。要加强新形势下人防工作的研究,把握特点规律,理清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民防空工作。”可以说,抓人防建设是法律…  相似文献   

8.
朱星平 《国防科技》2022,43(2):137-142
进入2020年代,全球化、多极化和信息化正推动国家间冲突加剧延伸至非传统战争领域,当前混合战争的威胁日渐增长.我国的人民防空系统承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维护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责任.从袭击者角度出发,策划针对人防工程的非传统方式袭击是混合战争中极有可能采取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通过探讨城市人防工程设施周界面临的各类非...  相似文献   

9.
《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的人民防空工作。”以法律形式规范军地双重领导体制,是由新时期人民防空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圆满完成人防建设各项任务,提高其战备、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法律保证。当前,各级人防主管部门在接受军地双重领导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明确职责,正确处理好接受地方政府和军事机关领导的关系。一方面,要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充分利用人防设施和设备,走好平战结合之路,为经济建设眼务。如,利用人防工程开发安置  相似文献   

10.
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采取防护措施,以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的活动。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一、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 空袭作战是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之一,综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各个战场,几乎都以空袭拉开序  相似文献   

11.
徐金才  王峰 《国防》2010,(4):38-40
人民防空训练在人民防空建设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加强人民防空训练,是深化军事斗争人民防空准备的需要,对于提升人民防空行动能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建设,促进人民防空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本文就如何组织开展人民防空训练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百鸿  封凯元 《国防》2003,(4):28-29
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保存国家战争潜力的战略问题,是人民防空的一项主要任务。自从《人民防空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提出要求之后,地方党委、政府和人防部门等对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的  相似文献   

13.
芾福成 《国防》2011,(6):47-49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如何使人民防空在未来战争中,承担起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建设成果的重任,是新时期人防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军事机关和地方党委、政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人防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国防工程,通常包括指挥防护工程、通信枢纽工程、技侦坑道工程、海防空防工程、导弹阵地工程、后方仓库工程、边防阵地工程、人民防空工程等。民用的各类隧道、坑道、矿井、溶洞等如用于军事目的,也应列入国防工程范畴。国防工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积极防御战略的基石,也是我们和平环境的重要保障。国防工程是战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章善彪 《国防》2006,(3):24-27
在国家建设即将走完“十五”计划历程之际,为改进和加强新世纪新阶段的人防工作,2005年10月27日至28日,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适应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规划新世纪新阶段人民防空事业的发展蓝图,加快人民防空应急准备步伐,努力建设“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中国特色的现代人民防空。会议表彰了一批人民防空先进城市、先进单位和先进…  相似文献   

16.
房峰辉 《国防》2008,(6):4-8
党的十七大报告,站在维护国家安全战略利益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人民防空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民防空法治建设,是为了开展人民防空建设、保障人民防空行动、促进人民防空事业发展而组织进行的立法、执法等一系列活动.人民防空法治建设的地位作用,形成于长期的人民防空工作实践,反映了对人民防空法治建设的性质、意义的基本认识和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8.
近日,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这标志着河南省人防建设向法制化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 在未来战争中,城市防空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由于没有一部指导规范人民防空工作的法规,制约了  相似文献   

19.
王文臣 《国防》2012,(8):10-11
一、克服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弊端,实现民防指挥协调机构设置的一体化 在现行民防救援指挥协调机制下,基础设施和机构重复建设,救援资源缺乏整合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在指挥场所建设方面,部分地区的民防救援职能部门,如各级政府的应急办事机构、军队应急办事机构、人民防空机构、公安应急指挥机构、消防应急指挥机构,都纷纷建立了各自独立的指挥场所和配套的设备设施.特别是在部分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家已投入巨额资金建设了体系完整的人民防空(民防)、公安、消防、交通等指挥场所和设备设施的情况下,仍然计划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大厦)"等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20.
解旭红 《国防科技》2014,35(5):64-67
基于实战化条件下人民防空装备体系管理能力建设应着眼国家安全利益拓展,人民防空转型建设需求和完成多样化任务需要,强化顶层设计,搞好储备,坚持信息主导,着眼"能打仗、打胜仗",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人民防空装备体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