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发表演说时提出了一个宏大目标——美国要力争实现一个无核武器的世界。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国家,美国要真想实现自己提出的这一目标,意味着必须大幅度调整自己的核政策,全球的核裁军进程才有可能随之发生转变。奥巴马的“宏论”真的能够落实吗?  相似文献   

2.
13年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发布2013财年(2012年10月~2013年9月)《国防授权法》。这个乍看来不过是年度惯性的签名,却注定将带给诸多中国人和日本人以强烈的不同感受。个中原因十分简单,该法案首次纳入了两国共同关注的钓鱼岛争端问题,声称钓鱼岛防卫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规定内容,并明确宣布“不会接受第三国单方面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奥巴马为何最终作出如此决定?钓鱼岛局势会否由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美军在“岛争”问题上到底打算给日本什么实质支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更多从法案之外去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3.
47岁的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即将担任美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他将从前任那里继承些什么,又将解决超级大国的哪些军事问题?对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总统来说,他能否成为一个称职的三军统帅?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总统近日表示,伊朗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发出核弹。随着伊核谈判迟迟无法取得进展,美伊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日趋增加。美国极有可能发动或卷入对伊战争。战争的后果会是什么呢?除了战争,还有别的选项吗?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于澳大利亚强化联盟关系,将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驻军。有分析称,几年后美国在达尔文驻军将达2500人。这一动向,被国外媒体普遍认为是针对中国。奥巴马在达尔文演讲说:“在世界上,美国没有比澳大利亚更好的朋友了。”那么,澳大利亚究竟怎样协助美国,作美国的好朋友呢?  相似文献   

6.
陈和彬 《环球军事》2012,(16):12-13
最近,叙利亚国内冲突持续发酵,大马士革激战不断,阿勒颇战火又更酣。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亦将目光聚焦到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上。近日,叙利亚官方首次公开承认拥有化学武器,并表示如果外国势力胆敢干预本国内政,将考虑使用化学武器。那么,叙利亚会不会真的使用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是叙利亚的撒手锏还是催命符?  相似文献   

7.
马骁  李大光 《环球军事》2010,(14):17-19
6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接受驻阿富汗美军司令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提出的辞呈,由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接替其职务。麦克里斯特尔是奥巴马2009年5月提名、参议院同年6月批准担任驻阿美军司令的。那么刚刚上任一年的麦克里斯特尔缘何失去信任?新任司令彼德雷乌斯能否扭转困局吗?奥巴马如此频繁走马换引发外界热议美国对阿富汗战略是否面临调整。  相似文献   

8.
做或不做,奥巴马都将不爽。巴拉克·奥巴马遇到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其实这难题可以说是他自找的—有时为了表明清晰的公众立场,总统总会放出狠话。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能是正确且方便的,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带来巨大的挑战。现在奥巴马的难题就是,从一些渠道获得的报告,以及他所辖的情报部门也对外声称,巴沙尔对国内的普通民众使用了沙林毒气。自2012年8月之后,奥巴马就一直宣称,叙利亚使用化学武器将触及美国不可容忍的“红线”,对巴沙尔而言,触及这条红线将会是一个“可怕的错误”。现在奥巴马总统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失信于人前,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总统—直希望与处于美国对立面的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但是朝鲜核试验无疑给了他当头一棒,美国政府将何去何从?是出台更强硬的政策向朝鲜施加压力还是避免反应过头,或者是像2006年朝鲜第一次试验后布什政府通过外交努力制造国际舆论?  相似文献   

10.
唐健  满莉 《环球军事》2014,(12):16-17
5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演讲:“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我们如果不领导世界,谁来领导?”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11月5日中午12时,奥巴马以338比155的绝对优势领先麦凯恩,拿下了349张选举人票,成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哪些原因成就了奥巴马?奥巴马总统宝座好坐吗?奥巴马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请看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环球参考》、《新民周刊》等报刊有关文章和报道汇集的这篇——  相似文献   

12.
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终点线附近发生3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140多人受伤。现场指挥救援的官员说,“就如进入战区一样”。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即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发誓将全力追缉波士顿爆炸案的凶手,并指出美国各地需要加强警戒。为什么反恐战争越反越恐?为什么被袭击的又是美国?  相似文献   

13.
奥巴马对联合国政策的调整,反映出奥巴马政府全球外交和安全战略的需要,体现了实用主义外交风格。较之于其前任,奥巴马将更加重视联合国维和行动,并让联合国更多地参与解决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在内的热点问题。奥巴马的联合国政策面临挑战,联合国仅仅是奥巴马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民间有句谐语,说民主党总统善养兵,共和党总统敢用兵,而民主党总统养的兵都让共和党总统用了,所以美国两党要轮流执政。风水轮流转。时下,民主党的奥巴马走马上任成了总统,他将怎样光大本党的“优良传统”,养好美军这只超级军队呢?  相似文献   

15.
五角大楼简报室很少招待美国海、陆、空三军部长,更遑论美国总统了。1月5日,奥巴马总统选择在这里宣布其新防务战略,无疑为此举添加了一些戏剧性一奥巴马在此宣布的新防务战略也的确没有辜负舞台上的表演者。未来历史学家将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份战略报告标志着美国整体外交和防务战略重心从欧洲向太平洋转移。糟糕的是,它可能预示着中美新军备竞赛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近日,奥巴马坚称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不会改变。人们担心的是,当美国等国际部队撤离后,阿富汗国民军(政府军)能否担负起主要防务责任,阻止“基地”组织重返阿富汗?  相似文献   

17.
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7日正式向外界介绍了他的阿富汗政策,并对该地区的潜在威胁再次做出了评估。他表示那些资助和发动“9·11”事件的恐怖分子仍将会继续发动类似袭击,造成更多人受难。  相似文献   

18.
徐铭远 《环球军事》2014,(24):48-49
12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提名前国防部常务副部长阿什顿·卡特为新一任国防部长。如此,卡特将成为继盖茨、帕内塔以及哈格尔之后奥巴马任期内的第四位防长。  相似文献   

19.
郭华 《环球军事》2009,(5):18-19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职后,五角大楼透露,将向阿富汗增加约3万兵力。面对吉尔吉斯斯坦关闭美军驻吉军事基地,开辟美军驻阿富汗新的后勤补给线成为奥巴马上任后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杜科 《环球军事》2011,(10):6-9
当地时间5月1日23时3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丹已在美军当天的军事行动中被击毙。本·拉丹。这位亿万富商之子,恐怖主义的化身.终于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本·拉丹之死对反恐形势有哪些影响?本·拉丹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美军是怎样击毙本.拉丹的?本刊特刊发专题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