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台湾当局认为,现代战争是总体战争,必须“动员全民力量,以换舣战争的胜利”。为适应总体战争的需要,台湾采取常备部队和后备役部队相结合的军事体制,实行“精简常备、广储后备”的精兵政策,做到半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以达“总体作战,以武拒统”目的。  相似文献   

2.
杨兆国 《国防》2007,(8):46-48
兵员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内容,是战时扩充军队进行战争的基本手段,是国家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扩充和调整军队所进行的活动.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应急作战部队兵员动员问题研究,对于应急作战保障参战部队迅速扩编展开,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袁勋 《国防》2007,(11):48-48
现代战争,参战国几乎都要动员后备兵员特别是后备专业技术兵员补充作战部队或直接参加作战,后备力量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在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要把平时现役兵员征集和后备兵员储备与战时兵员动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征集、储备、动员"一体化建设,以提高后备兵员储备质量,完善快速动员机制、提高快速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智 《国防》2006,(7):43-44
国防动员训练,是指国防动员机构、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等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所进行的军事理论教育和作战技能教练活动。加强国防动员训练,切实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应急任务的能力,使战争潜力有效地转化为战争实力,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动员建设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完善国防动员训练的新模式,推动国防动员建设深入发展。一、紧贴形势与任务需要,确立“训用一致”的训练内容体系国防动员训练,必须按照“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的总体要求,针对国防动员力量可能担负的应急救援、城市防空、维稳保交、支前…  相似文献   

5.
王岱  石绍成 《国防》2001,(6):23-23
平时兵员动员准备是战时兵员动员实施的基础,也是战争动员建设的重点。适应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做好兵员动员准备,似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搞好兵员动员潜力调查。各地各级要重点抓好地方与军事专业技术对口人员的调查,摸清地方与军事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的数量、素质、年龄结构、专业性质以及分布情况,特别是要准确掌握部队平时数量较少、战时需求量较大的特种专业技术人员的数质量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民兵、预备役人员动员潜力数据库,及其信息网络中心,实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美军后备兵员动员,尤其是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理念、手段、对象、目标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成为世界后备兵员动员领域的领跑者。但我们也要通过表面看透本质,以辨证的态度对待美军预备役部队动员。  相似文献   

7.
张林国  关惜分  曾宇 《国防》2006,(10):37-38
快速动员是战时扩充战争实力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战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其快速动员集结起来,并迅速形成战斗力,必须在平时做好充分准备。搞好兵员编组。一要建立分类建设和分类动员的模式。可依据未来战争的规模、目的和手段,将后备力量区分为多个层次和类别。如在结构上可分为:高技术专业分队、普通专业技术分队和一般战斗、勤务分队,并赋予不同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在装备、器材、训练和时间上区别对待。在类别上可分为:保障分队、支前分队、防卫分队,根据动员补充的时机和担负的任务,区分级别,确定不同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金培昌 《国防》2002,(2):41-43
为战区部队按战时编制补充满员,是省军区系统保障部队战役机动的首要任务。加强对保障战区部队战役机动兵员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兵员动员的时效性,确保战役军团“动得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人武部近年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人武部积极探索战时兵员动员和民兵参战支前中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开展基层调研,带着问题求突破,积极探索做好战时兵员动员和民兵参战支前中的政治动员工作的方法路子,不断提高政治动员的质量水平。民兵作为一支战争储备力量,担负着配合部队作战、支援前线、保卫后方、维护社会秩序、为部队补充  相似文献   

10.
钟志明 《国防》2005,(9):21-23
现役部队扩编动员是部队为满足遂行任务需要,按战时编制补充人员和装备物资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是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关键环节,是迅速扩充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省军区系统作为保障现役部队扩编动员的主要职能部门,必须以现实军事斗争准备特别是应急作战需求为牵引,扎扎实实做好相应准备。本文主要围绕现役部队扩编兵员动员问题谈几点认识。一、围绕“需求”搞储备,解决好“储补一体”的问题信息化条件下的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现役部队扩编兵员动员准备,打破传统的以陆军为主的兵员储备结构和动员模式,把参战诸军兵种所需扩编兵…  相似文献   

11.
程晓印  叶健 《国防》2002,(9):38-38
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与机动能力,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快速动员与机动的准备工作。预备役部队战时动员与机动能否收得拢、拉得快,关键要看动员准备是否充分,动员基础是否扎实。而大量的打基础的工作,主要是靠平时的动员建设来完成的。因此,平时必须着眼战时需要,扎实打牢“三个基础”:一是要针对长期和平环境容易滋长“和平麻痹”思想,加强全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月,美国国民警卫队第49装甲师接管了美军驻波斯尼亚维和部队的指挥权。美军后备役部队参与战争行动本来不算什么新鲜事,但这次维和行动却与众不同,它开创了美军后备役部队历史上的3个“第一”:越战后美军后备役师的第一次海外部署;二战后后备役部队司令部第一次取得对现役部队的指  相似文献   

13.
董国梁 《国防》2002,(3):39-40
常言道:有备无患。要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爆发时,及时有效地将后备力量动员起来参战支前,平时就要做好充分的动员准备。 一方面,要着眼提高科技含量,明确重点动员对象 确定兵员动员重点对象的基本依据是“需要”与“可能”。“需要”,就是未来战争对后备兵员动员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同战争形态下各异。在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体力为第一要素确定。在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中,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以技能为  相似文献   

14.
现役部队专业技术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以下简称预编人员),作为战时主要动员补充对象,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战时根据需要,现役部队要进行兵员补充,快速动员专业对口的预编人员参战,平时必须坚持以应急动员准备为牵引,扎实开展工作,从储备好、登记好、评估好、训练好、管理好预编预备役人员上下工夫,确保一旦需要,能把这部分人员及时、快速、对口地动员补充到现役部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学超 《国防》2010,(1):41-41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围绕动员机制启动、组织指挥行动、各种资源调用和相关力量使用等问题,采取上导下演、断面进入的方法,组织开展国防动员指挥演练。区国动委领导和成员全体参加。演练分为“应战”和“应急”两个内容。“应战”动员主要根据可能担负的战时动员任务,组织平战体制转换,分析判断情况,定下动员决心,明确具体任务,组织调动资源、兵员补充和预备役部队扩编等参战支前行动。“应急”动员主要演练在区委、  相似文献   

16.
傅慧军 《国防》2003,(3):44-45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拳头”,是战时首批动员对象。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战争爆发突然、作战手段多样、作战进程加快,对预备役部队的快速动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备役部队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建制转  相似文献   

17.
1999年3月,美国民警卫队第49装甲师接管了美军驻波斯尼亚维和部队的指挥权。它开创了美军后备役历史上的三个“第一次”,即越战后美军后备役师的第一次海外部署;二战后后备役部队司令部第一次取得对现役部队的指挥权;有史以来后备役部队第一次取得对多国部队的作战控制权。这次引人注目的行动标志着美军后备役建设已进入紧锣密鼓的阶段,后备役部队正逐步走上历史前台。  相似文献   

18.
兵员动员是国家为进行战争而征集或招募适龄公民到军队服现役所采取的措施。其完整的过程包括平时兵员动员建设和战时兵员实施。兵员动员的任务是,征召预备役公民和适龄公民入伍,通知预骗人员到现役部队报到等,以保障军队扩编和补充所需的兵员。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左毅 《国防》2007,(12):50-51
现役部队岗位预编预备役人员(以下简称预编人员)是战时直接对口补充到部队遂行作战任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兵员动员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形态,具有快节奏、多样式、高损毁、大消耗等特点,要求兵员动员快速实施。做好平时兵员动员各项准备工作,是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要紧贴新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