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新词     
侯晓强 《兵团建设》2010,(12):56-56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回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走的?""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博您一笑     
误会某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沐在吗?"李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上礼拜。"  相似文献   

3.
赵倡文 《中国民兵》2010,(10):60-61
与三位战士谈读书,使我生出许多感慨。第一位战士比较喜欢经典,他说这段时间正在读《道德经》,交谈中他总爱引用《道德经》中的句子,我问他知不知道何谓道、何谓德?他很茫然,听完我的解释,他讪讪道:"你读书也读得太仔细了吧!"第二位战士最近对《水浒》着了迷,他说自己已把《水浒》通读了两遍。听着他侃侃而谈,我问他通读了两遍,是否认得其中的每个字?他愣了一下,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无意中看到一篇寓言故事,文中的年轻人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为什么那个著名的苹果不是掉在自己的头上?为什么那只藏着“老珠子”的巨贝偏偏产生在巴拉旺而不是自己常去的游泳的海湾?为什么拿破仑能碰上约瑟芬,而自己却总没人垂青?仁慈的上帝听了年轻人的抱怨决定帮助他,先是照样给他一个苹果,结果他把它吃了。  相似文献   

5.
47岁的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即将担任美国武装力量最高领导人,他将从前任那里继承些什么,又将解决超级大国的哪些军事问题?对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总统来说,他能否成为一个称职的三军统帅?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一个笑话说,某村有——人十分骄横,无人敢惹。后来终于有人忍不住偷袭了他一把.这个人便四处寻找袭击者。一天,他揪住一个弱小的人问,“是不是你袭击了我?”那个人战战兢兢地回问:“你是谁啊?”那个蛮横的家伙很生气:。不认识我,你还想不想混了?全世界有不认识我的吗?”  相似文献   

7.
网络新词     
《兵团建设》2010,(4):56-56
话筒呢? 一个醉酒者走进银行营业大厅办理业务,却忘了密码.工作人员提醒他:“可以打个电话问问家人。”只见他拿起密码键盘。用手按了一串数字.然后问工作人员:“话筒呢?”  相似文献   

8.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管理人员特意为列宁安排了新的办公室,他们从沙俄宫殿里弄来有整间房子那么大的地毯和宽大柔软的安乐椅。一切安排就绪了,列宁来到办公室,富丽堂皇的地毯立刻引起他的注意,他大为惊讶,提高声调说:“这是为什么?我怎么能在这样的地毯上走来走去呢?请你们马上把这个地毯撤掉!”列宁又看到了精致锃亮的安乐椅,他激动地说:“这又是为什么?请立即把它送回去!”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0,(1):46-46
问:我支部有一名党员干部工作中犯了错误,在讨论对他是撤职还是免职时,党内意见不一,请问撤职和免职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0.
如果你问一下二战美军老兵,汤姆逊是谁?他可能回答不上来。但如果你要问起汤姆逊冲锋枪,他一定会说的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11.
傲楚 《环球军事》2010,(21):58-59
妻子背叛、部门清洗,这就是一位苏联间谍在上世纪50年代面临的处境。在双重打击下,苏联部署在亚洲的头号间谍最终选择了叛逃西方。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他在美国又受到了什么样的待遇呢?请看拉斯特沃罗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乔良 《国防》2010,(7):74-77
一个真正出色的将领,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是决战关头,身先士卒,在飞矢弹雨下,振臂一呼,激励并引领他的士兵奋勇却敌?还是兵败之时,不屑苟且偷生,更不会举起白旗,而是杀身成仁,引刀取义?  相似文献   

13.
谭顺谋 《环球军事》2012,(14):58-59
罗伯特·汉森间谍案曾轰动一时。在汉森10多年的间谍生涯中,由于曾担任多个直接关系到美国国家安全的职务,可以接触到大量与苏联/俄罗斯有关的绝密情报,甚至是美国政府内部最敏感、最机密的情报,所以汉森出卖的情报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让美国人触目惊心。美国联邦调查局也认为汉森间谍活动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叛国行为,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那么,他的妻子邦妮作为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又是如何与一个大间谍和平共处的呢?难道她就没有发现汉森的间谍行踪吗?她又是如何证明自己与汉森间谍活动毫无干系的呢?  相似文献   

14.
水木 《政工学刊》2010,(6):77-77
有一年,张大千去国外办画展,不无得意地在展厅里走来走去,想听到别人的赞美。一天天过去了,却没有听到一句赞美声,他不禁在想,外国人怎么就不知道赞美别人呢?就在这时。对面走来了一位气宇不凡的观画者,他便跑了过去问人家:喂,这位先生,你觉得张大千先生的画怎么样呢?观者瞥了他一眼,  相似文献   

15.
李翔是我师傅,笔名阿丑。我曾问他为什么会取一个丑字做名字,他开玩笑地回答:“因为我长得丑嘛”。其实他并不丑, 而是有点傻:打着点滴将生死抛在脑后,爬上白雪皑皑的海拔四、五千米的昆仑山,只为了拍一张官兵雪地巡逻的画面,你说他傻不傻?新春佳节本来可以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却硬要跑到阿里高原去挨饥受冻,你说他傻不傻?  相似文献   

16.
顾此 《环球军事》2012,(9):56-57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知名中国事务专家国分良成4月1日正式出任防卫大学第9任校长,接替五百旗头真执掌这一培养自卫队骨干的日本重点军事学府。这位“中国通”校长究竟是何许人也?他的就任又传递出何种信号?不妨让我们一起走近他。  相似文献   

17.
于冰  崔光豹 《环球军事》2012,(13):32-33
4月19日,美国陆军发布了2012年版的战略计划指南,其中明确指出:“美国陆军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相隔6天后,陆军总参谋长雷蒙迪·奥德尔诺将军在5~6月版的《外事摘要》中再次谈到陆军转型。他说:“在当了6个月的陆军总参谋长之后,我越来越清晰地感到,下一个10年将是美国陆军转型的关键时期。”美陆军高层反复强调转型引发了各方普遍关注。美国陆军转型的动因是什么?陆军做过哪些努力?转型的途径是什么?又将转向何方?  相似文献   

18.
几个月前我在办公室加班,保安打电话给我,说车停的位置不对,、我答应赶紧挪车;保安又说,副驾的车窗没关,我赶紧谢谢提醒;还没完,他说我的钱包忘在副驾上,我立马提高警惕:想讹我钱?他怎么知道我的电话?我又没在物业做过登记?下楼才知道,他巡查时看到我的钱包在副驾上,担心有人偷走,就帮我收好,然后通过钱包里一张洗车卡查我的电话。他平静地叙述整个过程,并提醒我以后别这么大意。看来我之前的担心,是以小人之心度保安之腹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新的亚洲战略一出来,在亚洲最积极表示支持的就是日本。日本为什么这样积极?我们看看他的行动和他这些年来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1975年10月,周恩来总理在逝世前几个月,特意关照秘书,要他转告上海的《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的词目,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人们感到非常奇怪,一个臭名昭著的“帝制余孽”怎么能和共产党员联系起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