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济南军区某红军团“红一连”是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1927年9月,在著名的“三湾改编”中,毛主席在该连进行了“支部建在连上”试点并亲白发展了6名党员,建立了我军第一个连队党支部。84年来,“红一连”历届党支部始终把坚决听党话、铁心跟党走作为建连之魂、育人之本、传家之宝,  相似文献   

2.
刘家辉  杜建康 《国防》2014,(9):40-40
近日,四川省宣汉县人武部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和民兵应急连赴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巴山红军公园开展“传承红军精神·践行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近40名党员在红三十三军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和英雄足迹,学习他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3.
许述 《政工学刊》2006,(12):6-7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认为,长征是考验中国男女战士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长征的胜利是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是与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分不开的。根据特殊环境,健全相应的组织形式健全组织系统,发挥其在战斗精神培育中的组织保证作用。长征中,红军合理调配团以上各级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尤其是充实了营、连政治主官,并且政工人员一有伤亡就及时调配补充,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培育战斗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长征初期,…  相似文献   

4.
红军党支部的建设,是红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红军党支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却有着曲折的过程。"支部建在连上"是全党革命实践探索的成果,连政治主官兼党支部书记制度的改变不是源于"左"倾中央,而是源于朱毛领导的红四军,缩小党支部的权限则是中共中央照抄照搬苏联红军经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帆 《东北后备军》2006,(10):12-13
前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谱写的壮丽英雄史诗,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形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一往无前、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战天斗地其乐无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沿着先烈的足迹.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奋斗与奉献之歌。 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通过深刻了解我党和我国人民为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而走过的艰难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又是一场新的长征,这条托起信仰圣火的红飘带,将担得起新长征路上全党和全民艰苦奋斗谋发展的激情动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他放弃“老板”地位,把资金无私地奉献出来、用于建厂、办企业,发展村社经济,“让乡亲们尽快富起来”。他就是重庆市大足县金山镇水口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陈官正。 陈官正曾是一位远近有名的“老板”。1992年10月,他当选为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村民兵连指导员。“陈老板”二  相似文献   

7.
1934年11月25日,"红一连"建连。70多年间,一茬茬官兵发扬红军传统,建设过硬连队,被军区授予"优良传统代代传的红一连"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5次、二等功10次。近年来,为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红一连"党支部坚持以解决矛盾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推动连队建设科学发展,4次被军区、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8.
何雷 《国防》2016,(10):4-7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农红军的英雄壮举.在两年时间里,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历尽千难万险,转战14个省,长驱数万里,战胜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会师于陕甘,成功地将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长征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地走好强国强军的新长征.  相似文献   

9.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10.
最佳搭档     
农一师1团1连党支部书记熊作福、连长张建明,从2006年到2008年连续3年被师评为“最佳搭档”,该连党支部连续4年被师评为五好党支部。赢得这么多荣誉是因为该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等“一班人”同心同德拧成一股绳,带领群众奔小康。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历时两年的伟大长征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结束。长征,作为一部红军用火与血写成的历史纪录,其本身不仅饱含着红军英雄们在饥寒交迫且数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的困境下,爬山涉水、斩关夺隘所经受的苦难和表现出的威猛,而且还深深地体现出了一种“长征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主要的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坚定信念、奋勇拼搏的精神,顾全大局的精神等。这种“长征精神”从根本上体现了党和红军的本质特征,只是在红军长征特殊背景下表现得更鲜明、…  相似文献   

12.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有3支红军队伍在广西从事革命活动:一是邓小平等领导的红7军和红8军、韦拔群等领导的红21师;二是黄松坚[1]、黄举平[2]等领导的桂西红军游击队;三是长征途经广西的中央红军。红军在广西的活动以1929年邓小平等人创建红7军为起点,以1937年桂西红军游击队改编为终结。对红军在广西活动史的研究始于延安整风运动后期,莫文骅《红军第七军简史》一书是最早的研究著述。据红7军老战士黄荣回忆,“我在百色时能经常看到邓小平,他经常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3];据黄松坚、  相似文献   

13.
海军陆战队某旅二营五连,自1986年3月组建以来,多次被海军、南海舰队评为军事训练、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队党支部先后被南海舰队、海军和中央组织部评为先进党支部。1996年该连被海军授予“海军陆战猛虎连”荣誉称号,1998年被海军表彰为“抗洪抢险先进单位”,2008年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火线荣立集体三等功。该连先后1次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涌现出“海军十杰青年”许高才、“全国抗洪模范”蔡春风等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4.
“革命日常”是理解革命历史的重要维度,展现了中共革命的繁难性与曲折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甘边红军没有稳定的物质供给和经济来源,其“革命日常”大多处于极度匮乏的艰难状况。红军着装没有统一的军事制服,其材质粗糙,样式简单,极为朴素,几乎与普通老百姓没有两样;红军的饮食,就地取材,粗食淡饭,艰苦至极;红军的住所,破窑土炕,少铺无盖;红军的交通,毫无现代交通工具,马匹极少,全靠步行。尤其是被敌军追击、围剿和行军作战之时,红军常常处于缺衣少穿、饭水难求、草行露宿和缺医少药的艰难状况。但陕甘边红军从革命领袖到普通指战员始终坚守着不畏艰辛、自力更生、与民共苦、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解决了“革命日常”中的难题,展现了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也蕴含着中共革命事业成功的最大秘诀。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军事历史》2016,(6):24-27
红军的党支部建设,是红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长征时期,随着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针对红军党支部工作出现弱化的问题,中央及红军总部坚持完善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强化其在连队中的功能作用,不断加强上级党组织对支部工作的领导,着重处理好党支部与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推动了党支部建设,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初,胡主席在视察某帮“红九连”时,明确指示要用创新理论建连育人。胡主席这一重要指示,既是对基层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部队全面建设的内在要求。从这两年基层建设的实践看,要把用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工作抓扎实抓深入,根本在支部、关键在书记,必须采取务实举措,把基层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为用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明白人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70年前,红军将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万古流芳,内涵丰富。而团结精神则是其深刻内涵之一。红军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高举团结的旗帜,正确地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使得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各路红军之间和红军同少数民族之间,实现了革命的大团结。万众一心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光耀千秋的辉煌篇章。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回顾并进而传承长征中的团结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党的旗帜下的紧密团结是长征胜利的必备前提在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  相似文献   

18.
各路红军的会师,是红军长征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宣告了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聚歼红军阴谋的破产,特别是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红军长征中,到底有几次会师?有的说六次会师,有的说七次会师.笔者认为应该是八次会师:红2、6军团在贵州木黄会师;红7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与红10军在江西重溪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红25军与陕甘红军在陕北永坪会师;陕甘支队与红15军团在陕北甘泉会师;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甘孜会师;红一、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红一、二方面军在将台堡会师.  相似文献   

19.
雪与战争     
为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回家奔丧的驻滇某师原政委田兴明、田兴珍等八兄妹,把一条珍藏了66年的“红军凳”,于近日永久性捐赠给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兄妹八人的高尚情怀,在部队和家乡遵义市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云南边防某团五连多次被上级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和军事训练先进单位,党支部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去年12月,五连又被云南省军区评为“标兵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