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防动员,是以国家为明确主体的自卫型战争动员,简称动员。一般意义上,动员是指发动人们参加某项活动,这里是指战争动员,是国家或政治集团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的措施。由于动员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它已成为国防动员或战争动员的专用术语。国防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动员这一特定的军事实践活动便成了国家生活中极为重大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和平时期,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分散状态,必须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国防价值。反之,其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战争资源的利用也将是盲目和低效的。在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中,转化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动员体制就是连结动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及动员方式和规范的总和,是战争伟力的储藏转换器。  相似文献   

3.
《国防》1996,(1)
战争动员是国家为了进行战争,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简称动员。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通常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和政治动员等。战争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战争动员的实施权限,属于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动员令通常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发布。  相似文献   

4.
武器装备动员是在战争即将来临或已经来临的情况下,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动员状态,统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动员大量武器装备及生产能力,以确保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的一系列活动。一、武器装备动员工作面临的形势在现代战争中,战争持续的时间短,战争的突发性、隐蔽性增大,动员的速度对战争的进程,甚至对战争的结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时武器装备动员的目标主要是:①动员速度要快,要实现快速反应;②动员武器装备要多;③动员的生产能力要大;④动员的武器装备要符合战争的需要。因而动员工作结果在战时、战…  相似文献   

5.
王继安  杨文孔 《国防》2014,(1):32-33
正战时军队扩编动员是指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满足军队增加建制单位、扩充编制员额、调整和征用装备物资等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一项战略性、政治性、临战性很强的工作,是保证作战部队战斗力持续生成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赢得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国防经济动员的特点1.经济动员成为重要的战略问题。新时期的国防经济动员是一个对战争全局有决定意义的战略问题。这是因为,国家不可能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进行全额物资储备,一旦发生战争,国家只能通过国防经济动员来满足战争的巨额物资需要。能否通过国防经济动员为现代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援,不仅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而且成为关系国家存亡和民族兴衰的大问题。2.技术动员成为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虽然没有改变战争在一定意义上是人力、物力、财力竞赛的规律,但是高技术在现代战争  相似文献   

7.
战争动员的本质,是以战争为目的对国家各种力量的开掘,其功能是在战争过程中不断地使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战争动员实施的结果,直接表现为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就是平时的动员准备,也需要一定的国力耗费。这种消耗并非无谓,它不仅将以战时潜力转化效益为补偿,而且平时就能直接获得国防效益。本文涉及的就是战争动员多维功能  相似文献   

8.
快速动员是为适应战争需要,应对突发事件,在规定的时限内迅速、高效地统一组织和调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在和平时期,预先制定多种战争动员计划和预案,快速、协调、有针对性地搞好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动员准备与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战争动员是指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进行现代战争动员,除了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方式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确定合理的强度。 一、战争动员强度的内涵 所谓战争动员强度,是指国家为适应战争需要,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的行动强度,它主要体现在动员规模、转换速度、战备等级、持续时间等四个方面。 动员规模是衡量战争动员强度的主要因素。战争动员规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动员区域的大小。这主要指动员的地理区域而言。二是以武装力量为主的国家各种力量的动员数量。它主要包括动员的民众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是国防动员最重要的资源。战争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作战还是支援,也无论是战时生产还是社会管理,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几千年的战争实践证明,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人在战争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因此,国防动员准备首先离不开人力的准备。国防人力资源,不仅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基础,而且是军事潜力的要素,直接影响国防建设和战争的进程、结局。战时对国家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有赖于平时的科学筹划,并相应地赋予或增强其战时国防功能。国防动员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维护国家主权,抵抗侵略的国家防御性战争,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人力准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国防  相似文献   

11.
赵相权  钱伟 《国防》2014,(4):50-51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是高效能、快节奏的战争,以往大规模、长时间地举全国之力动员人力、物力、财力的国防动员保障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有效整合利用局部地区资源保障战争需要,减少不必要的总动员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对于提高国防潜力的使用效益、保持持续不断的动员能力、确保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时宝 《国防》2005,(6):40-41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战略机动空间大,而且蕴藏着丰富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资源。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的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防潜力不断增长,从而使战争动员的基础日趋厚实。因此,贯彻“平战结合、军民结合”方针,依托西部区域发展的优势,建立和完善科技与装备动员体系,加强科技与装备动员建设,为未来战争提供智力和物力支持,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以及适应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做好现实军事斗争准备,都具有重大意义。一、以建立法规体系为先导,逐步完善西部地区的科技与装备动员…  相似文献   

13.
战争力量的“倍增器”——国防动员潜力与战争胜负 战争胜负靠综合实力的比拼。和平时期,一个国家战争实力呈潜在状态;战争时期,则通过动员,转化为现实的战争力量。那种可直接作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力量及其动员过程,就是国防动员潜力和潜力动员。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动员潜力。《孙子兵法》形篇就有“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精辟论述,而重视动员潜力和高超的动员实例也比比皆是。我国近代,在国势凋敝状态下,一些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兴办工厂、开发铁路、提取关税、制枪造船等思路,力求发展战争动员潜力。战争历史证明,战争的最终胜负很大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国防动员的立法与体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法安 《国防》2002,(10):11-14
1793年法国国民公会颁布《全国总动员法令》,开了世界近代史上动员立法的先河。此后的200多年间,发达国家为适应工业时代大规模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动员需求,不断加强动员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尤其是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动员实践,使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组织体系。我国的战争动员,虽然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的国防动员体制,主要是建立在应付较大规模、一般技术条件下战争的基础上,并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与市场经济和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一是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明显。有的地方领导片面地认为,国防动员工作属于军事工作、是军队的事,因而在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上关心支持不够。二是动员机构人员不够落实。各级国防动员办事机构人员兼职的比较多,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国防动员工  相似文献   

16.
赵相权  王小东 《国防》2013,(2):37-37
国防动员准备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威胁而在平时进行的准备活动。做好国防动员准备,对于建立国防动员体系、积蓄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遏制战争和打赢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  相似文献   

17.
韩玉文 《国防》2003,(12):19-19
近年来,各级都组织了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国防动员演练,对于提高国防动员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要确保国防动员演练顺利进行,必须动员地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国防动员演练的保障机制。 一、周密制定保障计划。制定完善配套的保障计划,是搞好动员演练  相似文献   

18.
论国防动员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防动员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问题。如何使国防动员纳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轨道,以法律形式积蓄战争力量,调整动员活动中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从而使动员工作顺利进行,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后备兵员动员,在几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形成了独特而又深刻的传统。建国后,兵员动员由战时动员转入正常的兵员征集和战争动员准备。在近30年的时间内。我们虽然在兵员动员的形式和制度上做出了不断的尝试,但是由于国防战略思想所决定,这一系列尝试,大柢都打着传统的印记,或者说,只是传统的补充、完善和理性化。国防战略指导思想的转变,要求于兵员动员的,就是建立既适应国防和现代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激励和冲击下,立法者应该对国防物力动员法律制度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在公平与效率的框架下权衡多重利益关系是国防物力动员立法的基本考量。国防物力动员,既是军事活动,也是经济活动。国防物力动员立法不仅要确立国防物力动员的具体经济目标,更要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具体的行为规范,完善和发展国防物力动员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