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之浩 《环球军事》2011,(20):12-15
天宫飞天傲苍穹,神州玉字齐欢腾。公元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一个注定载人中国航天史的时刻,天宫一号顺利升空。 天宫一号此行担负心大任务:一是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飞船配合完成空间的交会对接任务,这是天官一号的主要任务。二是实现“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对接完成后的组合体控制和管理。对接以后,组合体由天宫一号全面控制,如姿态、轨道的控制,能源、信息、热环境的控制,舱内大气环境的控制,包括温度、  相似文献   

2.
备受瞩目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交会对接任务拉开大幕。作为“长征二号FT1“火箭、“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三大关键系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11年的时间里集智攻关.在确保型号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也积累了珍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12,(1):12-12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的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4.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预示中国航天已越过建立空间站的一道关键门槛,并向2020年建设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从半年多前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完美着陆的那一刻开始,天宫一号就一直在浩瀚的太空中静候着神舟飞船的再一次到访。而载着3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圆满完成的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也将我国航天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们不禁要问:神舟九号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技术创新及突破?存在着哪些风险?它对未来空间站的建设有何意义?对此,  相似文献   

5.
“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11月21日成功着陆。“神州”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航天试验飞船,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总装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并参加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全体同志: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出色完成这次任务的航天员,向所有参加这次任务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7.
随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远在三大洋执行此次海上测控任务的我国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那么,“神舟”六号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号任务相比,到底有何不同?4艘“远望”号船为何要不远万里布  相似文献   

8.
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之后,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是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9.
<正>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航天科工二院203所作为航天用电子元器件定点供应单位,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通信系统配套了大量的高性能、高可靠晶体元器件产品,有力的保障了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晶体元器件是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通信系统的"心脏",用于产生航天器通信用的频率信号,来实现航天器  相似文献   

10.
“神舟”颂     
“神舟”三号飞船于二0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四月一日圆满返回。整个过程非常顺利,令人十分振奋,故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一场罕见的大雪飘落后,内蒙古中部地区银装素裹。飞船着陆场的搜救人员正在忙碌着,迎接巡天使者——“神舟”四号飞船的凯旋。 2003年1月5日晚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按预定计划围绕地球运行108圈后,开始从南大西洋上空向着地球表面、向着祖国大地返回。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中技克美谐波传动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飞达克美谐波传动技术创新有限公司及中科院兰州化物所联合攻关,集成创新为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的姿态控制驱动机构、太阳电池阵帆板驱动机构、温控阀以及保驾跟踪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的天链星雷达天线指向机构,提供了多种规格世界先进的固体润滑及真空脂润滑的谐波传动减速器,圆满地完成了我国载人飞船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14.
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共同见证了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的精彩对接。北京时间11月3日1时28分,神舟八号上的对接环触到天空一号对接机构;1时36分,两个航天器成功对接。为了这7分多钟的完美一瞬,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参与奋斗了16年之久。  相似文献   

15.
“神舟四号”飞天,再次引世人瞩目。航天四院历时多年研制的逃逸系统发动机,为“神舟号”实验飞船屡次飞行成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四院两代人的汗水和心血结出的硕果。在众多的新老两代航天人中,巧的是王士宝、王庆利父女和陈立学、陈红斌父女,都曾在该系统型号重要岗位工作,且成绩显著,他们堪称四院两代人中典型的代表。 在“神舟四号”发射成功之际,笔者走访了他们,采撷到他们对“神舟号”的特殊感情和经历。 原副院长王士宝 1992年他担  相似文献   

16.
太空相会遥传胜利捷报,航天壮举激发奋斗豪情。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在法国戛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闻讯后,第一时间发来贺电。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西北大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只见捆绑式新型大推力“长征”运载火箭昂首挺立,顶部安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神舟”号。 6时30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运载火箭喷出5股红色烈焰,托举着试验飞船,呼啸着向太空飞去。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火箭系统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等许多新技术。“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这次发射试验是我国试验飞船的第一次飞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不惜版面刊载“神舟”四号的众媒体,已经恢复平静,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们心情却久久不能平息。下面两位作者有幸亲历了“神舟”四号发射与回收的全过程,在这里他们以第一人称的方式,细说那些激动人心的重要时刻,不是为谁树碑立传,只是提醒人们,不要仅仅看到成功的烈焰……  相似文献   

19.
2001年 1月 10日,我国“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国防科工委向总装备部和航天科技集团致电祝贺。 贺电全文如下: 总装备部、航天科技集团: 欣悉长征二号F遥二运载火箭将我国第二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二号”成功地送入预定轨道,特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研制、发射、测控、回收及各项保障工作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试验任务的圆满成功,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921工程领导小组的直接指挥下取得的;是航天科技战线厂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刻苦攻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以下为神舟七号飞天过程的全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