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伟钰 《当代海军》2001,(12):37-37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中国也于1996年5月15日批准了该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对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鉴于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扩大,国家的科技发展对进入深海的要求,以及保护公海海域不被损害的  相似文献   

2.
海洋权益是指沿海国对属于自己的管辖海域享有国际海洋法所赋予的特定主权权利。《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奠定了现代国际海洋法制度的基础,为各国维护正当的海洋权益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但也有不完善甚至严重缺陷之处。认真研究其利弊,以切实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3.
于昕 《当代海军》2002,(7):24-24
和平时期,军舰经常代表国家出访或者在公海上航行,《公约》规定:“军舰在公海上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根据国际惯例,军舰经同意进入别国领海和港口,也享有豁免权一因此,豁免权是军舰法律地位的核心,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军舰的豁免权问题,极容易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正确行使该项豁免权的前提是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4.
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对我国海洋权益的影响 扩大了我国的管辖海域,为我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提供了法律依据。以12海里领海制度为计算标准,我国的内水以及领海为38多万平方公里,我国的毗连区、经济专属区大约为260多万平方公里。这样,我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现有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就为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我国深海采矿提供了法律依据。公约确定了国际海底及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的原则,并依此制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有许多国家与邻国在领土、领海问题上存在争议。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各沿海国家对海洋中岛屿的归属问题也产生了较多的争议,因为涉及到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主权管辖范围的问题,因而这种争端还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世界上存在较大争议的岛屿主要有以下十个:  相似文献   

6.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声明,根据1992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加入号称世界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据此颁行和重申有关国家海洋权益的法律法规,这是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事件,也是作为海洋大国的中国面对未来海洋世纪的机遇与挑战作出的历史性回答。为全面把握签署《公约》的意义及影响,本刊约请有关领导及专家撰文,纵论国家海洋大计。  相似文献   

7.
领海的无害通过制度刘恩松领海无害通过是现代海洋法的重要制度。作为“海洋宪法”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专节论述领海无害通过问题。虽然国际社会对领海无害通过问题看法不一,并且多数国家认为授予军舰无害通过权相悖于传统习惯,但是领海无害通过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还...  相似文献   

8.
出版:海洋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6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国家实践》共分3部分。第一部分在按照历史发展的主线概括海洋法的形成,发展和编纂,特别是在《公约》的产生,修正和生效的基础上,介绍了以《公约》及其《执行协定》为基本框架的国际海洋法基本制度及其影响。第二部分共3章,对所选择国家的海洋法实践进行了重点阐述,尤其对这些国家在《公约》生效后的海洋法实践特征及规律加以概括和提炼。第三部分用四章的篇幅讨论我国的海洋  相似文献   

9.
于昕 《当代海军》2002,(6):45-45
无害通过领海是国际公认的一项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家或内陆国,其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领海的权利。”那么,这里的“船舶”是否包括军舰呢?对该问题的理解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到军舰的海上航行活动。在分析这个问题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无害通过”本质的理解上。  相似文献   

10.
李杰 《环球军事》2012,(11):12-1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影响新世纪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从1973年12月3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开始,到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牙买加蒙特哥湾签字,整整持续了10年时间。此次当今世界上会期最长的“马拉松”式国际会议,是联大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会议之一,也是国际法编纂史上所拟公约条文最多的一次大会。从总体上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硕果累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就是其最重要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和平时期,军舰经常代表国家出访或者在公海上航行,《公约》规定:“军舰在公海上有不受船旗国以外任何其他国家管辖的完全豁免权”,根据国际惯例,军舰经同意进入别国领海和港口,也享有豁免权。因此,豁免权是军舰法律地位的核心,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军舰的豁免权问题,极容易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纠纷。正确行使该项豁免权的前提是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1 军舰的豁免权来自于国家之间的主权豁免。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的原则,任何国家都无权  相似文献   

12.
吴刚 《环球军事》2013,(2):14-15
越南宣布于去年6月通过的《越南海洋法》在今年1月1日“生效”,这部法律将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包含在所谓越南“主权”和“管辖”范围内,强调“发挥越南全民族的力量,采取各种必要措施”保卫越南在海域、岛屿和群岛的主权、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对于这部严重违背了历史法理事实、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严重违反了国际法的主要原则和基本精神的《越南海洋法》,在它的背后,又透露出了越南在海洋问题上的哪些非法的意图?越南制定海洋法的立法构想酝酿已久,早在1998年就已列入国会的立法计划。2007年1月,越南讨论通过了“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旨在到2020年建设成“海洋强国”。《越南海洋法》的出台,是越南加紧推进既定海上战略的重要步骤和必然结果。对越南而言,《越南海洋法》是一部综合性、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在以往越南海洋立法基础上对保卫其主权和海洋权益作出更为系统的规定,并着重对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和保护等作出全面规定。该法将越南2020年海洋战略纳为主要内容,将发展海洋经济的原则、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3.
1982年4月,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年12月在牙买加开放签字,包括我国在内的117个国家首批签署了《公约》。按公约规定,公约应在60个国家批准后的一年生效。1993年11月16日圭亚那作为第60个国家批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美丽富饶的海洋国土。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声明: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中国享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同一天,中国政府就中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并将再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余领海基线。中国人民有能力建设自己的祖国,也有能力保卫自己的祖国,其中当然包括广袤的蓝色国土。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一个35年来为营造“海上长城”,保卫蓝色国土勤奋工作、屡建殊勋的科研群体——中国舰船研究院由于他们的劳绩,外国的评论家也承认:“中国从此结束了靠声明维护领海主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蓝色国土”是民众对国家“海洋国土”的称谓。根据1982年12月10日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57条和第76条关于“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规定,经我国测量部门精确测算,我国享有近300万平方千米海域的主权和管辖权,与国家陆土具有相似的属性。这是一片大体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1/3的“蓝色国土”,根据《公约》第308条,我国于1996年6月7日向联合国递交了《公约》的批准书,之后第30天起,即1996年7月7日《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它意味着从这  相似文献   

16.
宋云霞  李慎国 《国防》2000,(1):23-2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引起了传统海洋法律制度的重大变化,扩大了濒海国家的海上管辖范围,也加剧了各海洋国家的利益磨擦。海战法是对海上武装冲突双方军事行为的规范,也是其他国家对冲突双方行为进行评判的一个依据。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承认、缔结了相关的海战法法规。按照国际法原则规定,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7.
高新生 《国防》2006,(11):45-45,46,47
在浩瀚的海洋上,星罗棋布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众多岛屿,它们是由于地壳的剧烈运动后所形成的特殊地理概貌。本来,除了较大的岛屿有人类迁徙居住外,其他的岛屿不过是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并不引人注意。但是,自从《联合国海洋公约》生效以后,岛屿就成了新的海上“圈地”运动的重要依据而具有了特殊的战略意义。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国际范围内的岛屿之争由于岛屿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划定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法律依据,世界各濒海国家围绕岛屿归属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许多情况下,甚至达到“每岛必争、寸海必夺”的程度。拿岛礁主权争…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已于1994年11月16日生效。这部《公约》是在1973年12月到1982年12月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海洋法会议上通过的,它是调整国际间海洋权益问题、涉及各国利益的一部国际法。根据《公约》规定,各濒海国可以拥有12海里领海、24海里毗连区、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共有1000多个大小海峡,其中可用于航行的主要有130余个,而经常用于国际航行的约有40多个。尽管各个海峡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按照海峡的宽度、沿岸情况和两端所连接海域等法律地位,通常又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处于沿岸国领海基线以内的内水(内海)海峡:一类是被沿岸国领海宽度所覆盖的领海海峡;另一类是宽度超过沿岸国领海宽度的海峡,在该淘峡中间存在着可自由航行的非领海淘峡。此外,在全球海洋中,还有一些两端连接公海或专属经济区的领海海峡,它们实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专门规定的"过境通行"制度,长期成为国际航行的通道,故又被称为"国际航行海峡"。内水海峡内水海峡的水域是海峡沿岸国的内  相似文献   

20.
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和管辖海域的利益作出新规定后,亚太地区沿海国家竞相宣布了领海范围,7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或海区,6个国家宣布了大陆架。围绕海洋资源的争夺和海域划界及岛屿归属问题上的争端,近10年来,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将海军作为重点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海军实力有明显加强。可以预料,随着世界人口及其消费水平的急剧增长,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们把目光逐渐转向海军,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海洋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地位将不断提高,世界沿海国家为争夺控制海洋的斗争将日趋激烈,作为海上武装力量的海军将受到更加重视,各国对海军的投资将会更大,海军的发展将会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