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火控系统动态精度环绕测试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环绕BIT技术的思想,提出一种火控系统动态精度环绕测试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火控计算机的固有资源,通过增加少量接口转换电路(一组现在点坐标输出接口和一组射击诸元输入接口),来提高火控系统动态精度检查测试性水平.对于采用环绕测试设计的火控系统,只需使用两根外接电缆,无须外接检测计算机,即可完成动态精度检查的任务,从而显著降低了操作复杂性.该设计方法的一个优点是不会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MOSFET管驱动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适合MOSFET管的一种驱动与保护电路,电路利用高频磁隔离耦合技术,驱动信号响应快,且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对该电路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参数设计原则,并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验测试,证明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运算放大器能实现信号的加减运算这一基本原理,应用单片机控制检测技术,研究运放工作性能离线自动检测方案.利用本方案实现的检测仪器可以提高装备的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4.
动态测试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动态测试技术的特点、优势,详细论述了动态测试方法、测试平台和技术实现.实践表明,动态测试对于准确判定各种通常静态检测难以发现的瞬态故障或过渡过程异常等质量问题,提高质量检测的置信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变传统的炮射导弹武器激光控制和火炮发射系统动态参数的测试模式,基于计算机总线技术、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以及激光阵元探测技术,设计了炮射导弹武器动态参数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在野战条件下可对多种型号炮射导弹的性能进行动态参数测试及评估。  相似文献   

6.
谭亚丽  宋科  郭霞 《火力与指挥控制》2021,46(5):132-136,141
舵机性能测试系统是导弹舵机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测试设备.设计了一套便携式舵机性能加载测试系统,采用直流程控电源提供舵机工作电源、信号发生单元模拟弹载计算机控制指令,通过扭力杆模拟舵机飞行过程中的铰链力矩.测试过程中,舵机实时位置反馈信号由同步信号采集单元隔离、调理后进入测试计算机系统.基于虚拟仪器技术开发的舵机性能测试软件,能够手动/自动完成测试数据的读取、显示、处理、报表生成以及存储.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某型舵机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短波电子战单元对电源的效率和纹波系数要求较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小功率稳压电源的实现方案。本方案利用L4960的软启动、限流保护等功能,使电路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驱动与回波检测电路设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超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超声换能器驱动与回波检测电路。驱动电路由功率放大器、脉冲变压器及一定的补偿电路组成;回波检测电路由前置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和自动电平控制电路组成。试验结果显示,此电路性能良好,能明显提高超声换能器的测距范围。  相似文献   

9.
完成了星载干涉SAR目标回波信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该模拟器能够与一发双收干涉SAR构成雷达半实物仿真回路,实时记录主星雷达发射信号,离线调制场景信息后,依据雷达工作时序实时播放主辅星场景回波.采用高数字中频收发技术获得优良的谐杂波和载波抑制性能,利用在线闭环校正技术对模拟器通道间幅相一致性误差进行实时校准.测试结果表...  相似文献   

10.
VI曲线测试技术在模拟PCB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VI曲线测试技术通过测试电路节点完成对PCB的故障检测,通过测试电路元器件完成对PCB的故障定位;编程简单,故障诊断的结果直观有效,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飞机CAN总线线缆的多种性能测试,研制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工控机、VC++和Access数据库的新型的线缆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设计方法;该测试系统硬件设计采用电路模块化设计技术并集成于工控机上,实现了飞机电缆的短路测试、接地测试、断路测试、交叉测试以及总线传输阻抗与信号衰减的测量,同时实现了总线通信的测试;软件通过接口完成数据库查询、数据分析以及结果显示、存储、报表和打印功能。系统检测速度快、可靠性高,实现了飞机线缆的集成化、自动化、可视化测试。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模糊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先使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实现测量空间的模决分割以决定模糊规则的个数,再使用模糊IF-THEN规则对分割后的各区域分别采用局部BP模型去进行逼近,最后再通过离线学习以获得不同区域故障输出与测量输入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应用表明,提出的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原理及实现方法是合理可行的,经过离线学习后的网络可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在线实时状态跟踪和诊断,可提高故障检测的正确率和快速性,并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  相似文献   

13.
动态差分逻辑是一种典型的电路级差分功耗攻击(DPA)防护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逻辑门保持恒定的翻转率来降低电路功耗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查找表(Look-Up-Table,LUT)结构的动态差分逻辑(LBDL),以及基于这种逻辑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仅需在传统的半定制设计流程中添加少量的替换操作就可以实现 ,因而比其他完全需要全定制设计的动态差分逻辑具有更好的实用性.而相对同样适用于半定制实现的动态差分逻辑 WDDL(Wave Dynamic Differential Logic),LBDL逻辑解决了逻辑门翻转时刻与数据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比WDDL逻辑具有更好的功耗恒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具有抗DPA攻击性能的电路.  相似文献   

14.
将状态X2 检验(SCST)和Fuzzy ARTMAP神经网络方法相结合作为INS/GPS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监测组合导航系统的状态分量,提取出故障的特征值,再对故障的特征值模糊化后作为Fuzzy ARTMAP神经网络的输入来实时确定故障的类别.Fuzzy ARTMAP神经网络采用离线有导师训练方法,利用已知的故障类型对神经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在应用中可以快速识别这些常见故障.针对在应用中发现新的不常见的故障类型,神经网络通过先识别,再学习,再训练的步骤完善其本身性能.通过对仿真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型位置随动系统的组成和动态技术指标,提出了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自动检测的设计方案和测试方法,利用信号仿真模块和基于DSP的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建立了自动检测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结构,确定了测试位置随动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测试方法和软件功能,实现了对某型位置随动系统动态性能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6.
核动力系统中,安全保护装置的温度漂移是一直存在的,它不仅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安全,而且影响该装置中各插件板的互换性。本文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在实验室用实际单元插件模拟现场温度变化的过程中,进行了参数测试。通过对电路及测试数据的分析,找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改进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证明改进之后性能有非常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关键技术,本文描述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并搭建了基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系统由信号模拟单元、信号接收单元和导航估计单元组成,此系统可有效模拟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星源强度、周期及脉冲轮廓,记录X射线脉冲星单光子到达时间,恢复X射线脉冲星脉冲轮廓,计算X射线脉冲到达时间及导航估计解算。所设计的半实物仿真系统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算法测试提供了有效手段,对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研究的可行性验证、动态性能测试以及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这里提出的电容限流式直流稳压电沅是一种新式的电路。该电路不用电沅变压器能直接从工业电网得到稳压性能良好的直流低压。如果把它应用到工业数控机床的集成电路电子设备电沅,那么将可能提高用电的经济性。文中还提出了自生辅助方式和独立辅助电沅方式的概念。还对这种电路,即含电容和二极管的非线性交流电路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计算该电沅电路主要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复杂背景下雷达弱小目标的检测和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动态规划的检测前跟踪算法.该方法用多级检验判决方法代替常用的两级门限检测,并用传统跟踪技术进行目标位置状态估计,根据估计值与状态值的欧氏距离设计一个惩罚项来改进值函数.通过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消除伪航迹,减小计算量,提高对雷达弱小目标的检测和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0.
水下武器系统综合检测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由信号发生器模块、A/D模块、D/A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液晶及打印机模块等组成。综合检测系统通过检查测试武器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激励响应,从而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自动测试和故障诊断。对系统进行了实例应用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水下武器系统的技术保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