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军事》2008,(6):12-12
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航天科研与生产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涅斯捷罗夫2008年4月14日称,俄罗斯新一代运载火箭“安加拉”系列将于2010年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安加拉”火箭是俄罗斯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原设计用于发射重型载荷,但也可提供多种配置,具备将2~24.5吨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的能力。俄罗斯计划该型火箭的发射活动将主要安排在俄罗斯西北部的普列谢茨克航天中心,以减少俄罗斯对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依赖。按计划,俄罗斯将在2010年进行该型火箭的飞行试验,2011初发射一枚轻型“安加拉”火箭,同年底发射一枚重型“安加拉-5”火箭。  相似文献   

2.
运载火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航天运载器。俄罗斯作为技术领先的航天大国,通过改装洲际弹道导弹、改进现有运载火箭和研制新型运载火箭等措施, 以求在国际航天发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来饿罗斯运载火箭的改进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3.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军在俄罗斯3月大选前举行了22年来最大规模的核演习,展示其军事力量的复苏,俄总统普京亲自视察此次演习。这引起了世界舆论的广泛关注。火箭兵挥舞“撒手锏” 战略火箭兵是每次战略演习的主角,也是俄罗斯战略核力量的主力。据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上将透露,这次大演习将从俄罗斯不同地区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演习的重头戏将是“白杨”-M导弹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的发射。 全球火力量强的地面力量俄罗斯战略火箭兵掌握了俄罗斯全部的陆基战略核武器。按照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出版的最新年鉴统  相似文献   

4.
4月18日,印度在南部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克塔航天基地,成功地将一枚GSLV—D1型“对地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把一颗重达1540公斤的试验通信卫星送入对地同步轨道。印度媒体普遍认为,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印度航天工业的一个重大飞跃。印度从此成为继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之后第6个掌握这一技术的“航天大国”。印度不但今后发射各类国产卫星不用再求人,而且有望参与利润丰厚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工作动态     
《中国军转民》2013,(1):5-5
〉〉2012年12月19日零点13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发射外国制造的卫星,将土耳其GK-2地球观测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今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实施19次航天发射任务,将28颗航天器送入浩瀚太空,航天发射实现“满堂红”。  相似文献   

6.
概况 2010年,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空局国家、日本、印度、以色列和韩国进行了航天发射。这些国家共进行74次航天发射,其中有23次商业性发射,占总发射次数的31%。2010年的航天发射总次数比2009年少4次,降低约5%。 2010年74次航天发射有4次失败。4月15日,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2型火箭发射“静地星”4通信与导航卫星失利;6月10日,  相似文献   

7.
军事零讯     
ASia亚洲我国成功发射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这是今年继“试验卫星”1号、“纳星”1号和“探测”2号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再一次传来捷报。 发射约9分钟后,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这颗返回式卫星已经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有关部门专家介绍,这次发射升空的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9颗返回式科  相似文献   

8.
1999年11月20日凌晨,在西北大漠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高达100多米的发射塔架各层平台陆续打开,只见捆绑式新型大推力“长征”运载火箭昂首挺立,顶部安装着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由江泽民主席题名的“神舟”号。 6时30分,随着“点火!“口令的下达,运载火箭喷出5股红色烈焰,托举着试验飞船,呼啸着向太空飞去。飞行约10分钟后,飞船与运载火箭成功分离,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采用了许多新的技术模式,即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火箭系统也增加了故障检测处理等许多新技术。“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部分组成。这次发射试验是我国试验飞船的第一次飞行,也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9次飞行。  相似文献   

9.
<正>当地时间5月25日6时24分,韩国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发射了第3枚自制的KSLV-Ⅱ“世界”号运载火箭。虽然随火箭升空的8颗卫星中,有1颗未能入轨,但这并不妨碍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长官李宗昊对外宣称此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也不影响韩国总统尹锡悦宣称这是韩国跃升为“世界七大(第七)航天强国”的一次壮举。自称是“世界七大航天强国”的韩国,是否真如该国自称的那样,在航天领域与其他大国的差距仅有数年时间呢?  相似文献   

10.
1968年圣诞节前夕,一批身着厚重太空服的宇航员飞离地球。他们说,在太空中回眸地球,恰似一颗镶嵌在茫茫黑幕上的蓝宝石。“发现地球”本身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此也开启了人类进军太空、开发宇宙的崭新时代。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英国、日本、印度7个国家先后研制出近百种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等航天运输系统,修建了10多个大型航天器发射场,进行了6000多次航天发射。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的航天发射中心如今已成为航天实力的象征之一。本刊遴选、介绍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的著名航天中心,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从一次性使用到重复使用1957年10月,前苏联使用“卫星”号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研制了数十种运载火箭,将5000多个航天器发射入轨。然而除了美国和前苏联的航天飞机以外,目前多数的航天运载器都是一次性使用运载器(Expendable-  相似文献   

12.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 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伴随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航天发射技术及特  相似文献   

13.
1月16日上午,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发射技术及特种车事业部挂牌仪式在京举行。该事业部是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直属的国有、非独立法人、寓军于民的经营实体,该事业部由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长治清华机械厂和秦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重组而成,该事业部在航天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授权下,以航天发射技术为依托,管理和运营特种车和地面设备相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当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三号由长征系列火箭托举,扶摇直上九天,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江泽民总书记在发射现场亲切接见航天六院院长雷凡培、六院11所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张宝琨,当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11所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这一个个喜讯传来时,位于古城西安南郊的航天六院11所的干部职工,激动喜悦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发射“神舟”飞船研究设计运载火箭发动机攻坚战中那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又一幕幕展现他们眼前……  相似文献   

15.
孔军 《环球军事》2013,(2):30-31
有人将朝鲜成功发射“银河3号”运载火箭对韩国的震动描述为“来自朝鲜的斯普特尼克”。55年前,苏联率先发射人类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号,当时的美国上下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韩国军队在朝鲜发射前就对其展开了严密的监视,并在第一时间打捞到了火箭残骸,试图借机窥视朝鲜的远程导弹技术,并为韩国发展自身的军备寻找借口。韩国曾经计划,要在2005年成为第九个“太空俱乐部”成员国,青瓦台总统府曾向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下达指示“必须在2005年之前开发出运载火箭”。为此,韩国科学技术部和航空宇宙研究院2002年开始推进从俄罗斯引进液体火箭技术。2006年,俄罗斯与韩国签署协议帮助韩国制造并移交一级火箭,这就是后来的“罗老号”。但是,“罗老号”在2009~2010年进行了2次失败的发射,以及2012年第3次发射时,两次因机械故障而被迫临时中止的经历,创下前所未有的总共10次发射延期的纪录。这让发射运载火箭的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的官员们感到十分难堪。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的相关人士表示:“与朝鲜相比,科学技术更为发达的韩国在远程火箭和核武器技术上要落后太多了。”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军事》2008,(10):14-14
2008年7月27日,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俄罗斯使用“联盟2-1b”运载火箭将一颗编号为“宇宙-2441”的军事侦察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宇宙-2441”卫星是俄罗斯光电传输型军事侦察卫星。这颗名为“角色”(Persona)的军事侦察卫星的地面分辨率最高可达0.25米,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军事》2015,(2):14
据俄罗斯媒体2015年1月14日报道,俄军工企业消息灵通人士称,厂家将于2015年底向俄国防部和俄联邦航天局交付第2枚"安加拉-A5"重型运载火箭。2014年12月23日,从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到近地轨道的首枚"安加拉"重型火箭完成了全部计划。目前正在生产第2枚,将于2015年11月交付用户。"安加拉"逐步将替代"质子"、"联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国都把载人航天的目标瞄准了月球、小行星和火星。为此,首先要研制出发射深空载人飞船的重型运载火箭。载人登月飞船一般需在50吨以上,而且其奔月时的速度要求为10.9千米/秒,因此必须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在60~120吨的重型运载火箭才能发射,发射载人小行星或火星飞船则需要运载能力更大的重型运载火箭。当年美苏竞争载人登月时苏联之所以败给美国,  相似文献   

19.
张峰  程绍驰  李向阳 《国防》2014,(9):78-80
2014年6月20日,俄罗斯利用一枚“第聂伯”火箭成功将37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运送有效载荷最多的一次航天发射。  相似文献   

20.
周义 《国防科技》2004,(2):30-34
据报道,2003年4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视察俄罗斯航天兵指挥中心时说,俄罗斯应研制廉价的新型信息保障系统,使这些系统“既经济划算,又能确保有效”。普京同时为俄航天兵确定了两大优先任务:建立和完善核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使用运行时间更长的卫星及廉价而有效的太空飞行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