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今天,在西安东方机械厂,你若提起厂武装部来,全厂上下无人不称赞。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劳动优化组合制度的建立,东方厂仅1993年就先后有800余人被裁减下岗。一时间厂子多出了一支占全厂总人数十二分之一的富余大军。 800余名下岗人员今后怎么管理,顿时成了令人犯难的问题。经过充分研究,企业决策者们把这一管理富余人员的任务交给了武装部。 富余大军每人每月只能拿到80元的生活费。为了使富余人员增加基本收入,武装部长张广林和武装干事毛振东、刘秋生跑断了腿,为400多人找到了种花、种草、养鸡、种  相似文献   

2.
东方的曙光──来自西安东方机械厂的报告之一西安东方机械厂可喜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拜,激流中有的企业被冲入底谷,有的企业却被推上了浪峰。西安东方机械厂是一个连续4年处于政策性亏损的军工大企业,面对滚滚而来的潮永,奋力拼搏,从1991年起,每年产值...  相似文献   

3.
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实现减人增效张红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兵工企业分流富余人员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兵器行业分流富余人员的难度往往要比其他行业大。西安东方机械厂是个拥有1.2万名正式职工的大厂,富余人员分流任务相当繁重。近几年,我们本着企业内部安置为主,...  相似文献   

4.
随着企业转制的不断深化,企业武装部的设置和人员编配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与矛盾。集中体现在:有的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非国有企业以种种借口抵制甚至拒绝设立武装部;一些原来设有武装部的企业借转制之机,擅自裁减武装工作人员、撤并武装机构等。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固然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公民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以产定人,减人增效是当前企业竞争市场的用工之道,由此发生的富余人员何去何从,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企业在解决这道难题时各有招术,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根据自己远离城市,地处山区的地理环境和企业人员的素质情况,对富余人员采用了“眼睛向内、自力更生”的解决办法,今年以来共解决了200多人的下岗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层之声     
编辑同志: 笔者接触企业专武干部已有13年,得知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有诸多苦恼。 苦恼之一:精简机构,武装部是第一刀。 有的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置《兵役法》和国家七部(委)《关于企业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规定》于不顾,随意撤并武装部。如有个4000多名职工的企业在改革中试点现场会一开,使一个大型企业下属的武装部一下子就与公安科、办公室等10多单位合并了,武装部一夜之间不在了。专武干部对此怎么也想不通。 苦恼之二:随意调动,工作短期行为严重。不少单位在调整专武干部时,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同时,各地为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正在大胆改革行政机构,分流人员,原众多的部门现在成了几个组合办公室。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有的基层武装部出现了名存实亡现象。以我县为例:九个乡镇武装部全部归并到组合室。专武干部全部分流,有的担任村干部,有的担任企业头目。武装部办公室没有了,牌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城市民兵特别是企业民兵工作的途径和办法,切实做好跨世纪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我们组织工作组对成都、重庆市的20个国有、外商投资、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 当前企业现状及给民兵工作带来的主要问题,一是精减机构——企业武装机构稳定难。截止1997年底,全区近1200个企业武装部被撤并。据了解,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其机构普遍实行“八部一室”或“八部一办”,比现行机构减少三分之二以上。由于受编制限制,多数企业把撤并武装机构作为精减机构的首要措施之一。二是减员增效——民兵组织出现建制大兵员少。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两重”、“两多”,即:债务重和社会负担重,富余人员多和离退休人员多。为摆脱  相似文献   

9.
兵工企业必须在分流富余人员分离办社会职能上狠下功夫李鹏分流富余人员、分离办社会职能,是企业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兵器行业的特殊性,兵工企业富余人员多、企业办社会的现象比其它行业更为严重。因此,兵工企业分流富余人员、分离办社会...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的认识田贺所谓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是指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要求,按岗位配置之外多余闲置的劳动力。据有关部门估计,在全国所有的国有企业中这类人员多达3000万人。这么多人闲置沉淀在国有企业里,难怪国有企业频频报警、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1.
关于开展分流富余人员情况的调查报告李鹏,侯继连,李鸿儒,彭涛兵工企业在分流富余人员方面已经起步,有的企业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分流工作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差距还相当大。需要加大分流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开展这项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兵工...  相似文献   

12.
合肥市100多家进行经营机制转换的大中型企业,没有一家撤并武装部,而随着一些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有13个符合成立武装部的企业先后新建立了武装部。  相似文献   

13.
某预备役炮兵团二营举行军事训练,其训练的对象大多是退伍军人和基干民兵,而当地武装部拿出民兵整组名单一对照,发现其中有20%的人赫然在册。据调查,这种一兵多编的现象在其他县市也普遍存在,给民兵整组、训练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一部分民兵、预备役人员在一年内分别参加了武装部和预备役部队组织的军事训练。为了解决这种一兵多编、重复训练的矛盾,使其编组和训练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究改进。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从前两年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后就有少数单位将企业武装部撤销或合并。今年1月《企业法(草案)》公布之后,撤并企业武装部开始“普及”。我区应设企业武装部17个,撤并的就有10个。民兵、预备役工作在有的单位已经开始无人问津。尽管我们拿着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关于在改革中企业武装部不能撤并的文件、指示在大小会上宣传和登门找厂长(经理).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白城市近年来经济工作迈上新台阶武装工作不松懈。在企业实行优化组合的新形势下,给民兵工作制定了三条倾斜优惠政策。一是市财政在预算时,优先考虑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和市武装部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市投资百万元为人武部建起1000平米办公楼,修整规划了营区。二是企业优化组合时,武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安排优先。全市116家编有民兵组织的企业,都有专人抓武装工作,18家党委级企业,武装部机构健全,专武干部配置齐整。  相似文献   

16.
当企业经营机制改革的热浪,给武装部机构设置带来冲击,一些企业撤并武装部之际,在我国大型造船企业大连造船厂,却别有一番情形:武装部机构没变,人员未减,党政领导重视和支持武装工作,民兵、预备役工作仍然扎扎实实、有条不紊地进行,真可谓“任凭大潮起,稳开顺风船。”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国营9844厂是一个拥有1300多名职工的中型军工企业,近年来厂武装部顺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努力创办以劳养武经济实体,为振兴武装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自1985年以来,连续9年被贵阳市花溪区委树为先进集体。 兴办经济实体,减轻企业负担。为了满足厂内需要的水泥砖,武装部决定建一个劳武水泥预制件厂。厂提供了5万元垫底资金,划出了专用场地,还从有富余劳力的车间抽出10个民兵。一年多来,已生产水泥砖10万块,各种规格的预制板5200  相似文献   

18.
东方厂开展“党员岗位”立功活动成效显著巩强西安东方机械厂有共产党员2500多名。近年来在企业进行以开发民品为主的“第二次创业”的艰难探索中,厂党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配合。去年该厂实现扭亏目标进入关键阶段、厂党委认真,总结基层党组...  相似文献   

19.
上海耀华玻璃厂是建材系统的一家大型企业,现有职工近万人。近年来,厂武装部根据党的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观念的号召,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本厂有关部门,从抓民兵、预备役人员入手,积极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该厂武装部在国防教育中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对社会劳动力的支配起主导作用。企业对非生产人员一砍再砍,拆“庙”撤“神”,精简机构,理所当然。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有的企业把武装机构和专武干部视为可有可无,列入“砍、撤”的范围。吉林市船营区武装部在刮起的企业武装机构撤并风中,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使全区四十多家企业的武装机构保住了“庙”,稳住了“神”。当时,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