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知心大姐     
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成长的重要时期 ,也是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刻。这一“定型时期”更易产生心理不适 ,适应能力、鉴别能力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甚至会引发种种心理问题。“心理家园”不晴朗 ,无疑会影响身心健康成长 ,给部队战斗力生成 ,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加强心理教育疏导 ,已迫切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如何使青年官兵更好地认识自我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济南军区某师医院心理医生李萍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近三年来 ,她常年与 5 0多名有心理障碍的战士保持通信联系 ;先后为 10 0多名有过心理障碍问题的官兵成功进行了心理康复治…  相似文献   

2.
维护官兵心理健康,培育官兵过硬心理素质,是胡锦涛主席和中央军委始终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离婚率的逐年上升,"80后"、"90后"青年官兵中来自单亲家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部分单亲家庭官兵的心理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加上部队工作、训练、生活节奏相对紧张,很容易产生焦虑、苦闷、困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缺  相似文献   

3.
刘逖 《政工学刊》2006,(4):48-48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战工作者,应当注重对以下五种能力的培养。一、注重培养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作为军人,其内在的素质要求就包括沉着冷静,面对紧急和危险的情况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以期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并采取行动。但我军现役军人中参加过战争的人很少,多数军人对于战争的理解只是通过影视书籍获得,青年战士和军官的人员构成中,独生子女和城市户籍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不少人家庭环境优越,吃苦的经历较少,心理成熟的年龄推迟。因此在未来战争中部分官兵出现紧张、畏惧甚至更为严重心理症状的情况将在所难免。作为从事心理战工作的军人…  相似文献   

4.
付勇 《政工学刊》2003,(5):39-40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青年军人由于职业的关系,在爱情生活中遇到挫折和磨难会更多一些。面对婚恋挫折,有的青年军人一蹶不振,丧失了生活、工作的信心和勇气,而有的虽然也苦闷、悲伤,却能很快调整自己,重新积极地工作、生活。这主要与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有关。婚恋挫折承受力,是指青年军人在婚恋遇到挫折的情况下承受精神打击而不至于人格变态的能力。当前,青年军人的婚恋挫折承受力还比较低,许多青年官兵面对婚恋挫折往往采取…  相似文献   

5.
贺占华 《政工学刊》2008,(12):17-17
着眼时代发展,及时准确掌握官兵的思想脉搏,增强经常性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一)密切关注新时期官兵的思想变化。青年官兵,涉世未深,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形成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有的对非理性思潮、非道德行为产生“认同心理”,对形势和前途产生“阴暗心理”,对所谓“潇洒”现象产生“尝试心理”,对自我行为产生“放纵心理”等。  相似文献   

6.
导言 :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 ,适应能力、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高度紧张的军营生活、日益激烈的素质竞争、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急剧膨胀的成才压力等 ,都容易给他们的心理天空造成急躁、激进、偏执、嫉妒、自卑、忧虑等种种阴霾。官兵的“心理家园”不晴朗 ,无疑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影响部队战斗力的生成。且看南京军区某师是如何让官兵“心理家园”阳光灿烂的。暖心的风儿轻轻来事件显影 (一 )  在某团通信连 ,提起士官周树的通信维修技术 ,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可就这样一个人人称赞的技术能手 ,却剃头匠撂挑子…  相似文献   

7.
军队职能的特殊性、工作的重复性、环境的封闭性,使得处于青春期的部队官兵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工作倦怠就是其中之一。文章对部队青年官兵的工作倦怠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工作倦怠心理的对策,即营造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引导官兵确定切合自身的奋斗目标,增强青年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重视研究青年战士的心理特点。从近几年部队的实际情况看,社会方面的拜金主义、腐败风气、低级趣味;家庭方面的离异、官司、下岗;部队个别方面的处事不公、为官不廉、作风不实;科技练兵中的畏难情绪、怕苦怕累思想和恐高怯战心理,及生活、工作、个人成长中遇到的挫折等一系列特定条件、特定环境下产生的非正常刺激,对官兵的心理冲击越来越大,官兵心理上的一些矛盾、困惑甚至心理异常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若不给予及时有效的调节,便会使一些官兵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并引发一些严重的事故案件,直接影…  相似文献   

9.
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受教育者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与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当前,部队官兵普遍面临着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思想观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同时部队生活本身的艰苦性、严肃性与地方生活的安逸性、多彩性反差越来越大。这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青年官兵在接受政治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对政治教育有抵触情绪。有的官兵对开展政治教育情感上厌烦冷漠,甚至反感抵触。认为政治教育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与领导和…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许多烦恼、碰到许多困难,特别是现在的青年官兵,个性很强、韧性不强,冲劲很足、后劲不足,激情很多、办法不多,一旦遇到烦恼和困难,容易情绪低落。影响青年官兵情绪的因素有很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各种思潮的不断冲击,青年官兵产生不良心理、患心理疾病或障碍的数量逐年增多。近期部队发生的多起刑事案件,大多与行为人的不良心理有着直接关系。新形势下,从心理学角度探索和实践部队预防犯罪工作,意义重大,刻不容缓。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官兵心理素质据心理学家统计,人群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年龄段、部分人甚至一生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或不良行为。当前,官兵心理问题的增多给预防犯罪增添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仍存在着对心理教育疏导工作意义认…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部队改革推进,实战化水平提高,战备训练强度变大,战机出动次数愈发频繁,地面保障工作压力增大,容易诱发官兵焦虑。焦虑情绪的长期积累会对地面保障官兵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危害,影响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通过了解官兵焦虑心理表现,探索地面保障官兵焦虑心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可帮助官兵减轻焦虑,提升官兵的实战化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咨询是指以语言、文字等为媒介,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心理方面给咨询对象以帮助、教育和启迪的过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时期,部队官兵并非生活在真空世界,市场经济及社会上许多不稳定因素不仅对官兵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带来了新的冲击,同时也引起了官兵心理上的强烈变化,造成了一些心理不适,情绪障碍乃至心理异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官兵、教育广大干部战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军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导向,同时,如何维护和增进广大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使部队官兵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接受教育,迎接挑战,适应社会的变革,是新时期稳定部队,凝聚军心、推动部队工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军校学员的情绪是青年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军校学员的情绪与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身心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王超 《政工学刊》2014,(5):57-58
心理效应是指社会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人或物的作用引起其他人或物产生相应变化的连锁反应。每一个心理效应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为经常和官兵打交道的政工干部,在日常工作当中如能善加利用心理效应,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官兵的工作效率,同样也可以增进官兵团结,有助于部队提高战斗力和和谐氛围的建设。本文选取了八个较为典型的心理效应,通过举例使政工干部了解每个心理效应的概念和具体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接受心理是青年官兵对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欲意接纳的心理趋向,是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必经阶段,要提高青年官兵思想教育的效果,必须认真研究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从青年官兵的接受心理入手,分析接受心理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功能。一方面提出了“真理接受是前提,认同接受是关键,情感接受是桥梁,人格接受是保障,环境接受是土壤”的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探讨了搞好青年官兵思想教育必须坚持同频共振,增强教育相容力;借助情感载体,增强教育感染力;坚持需求牵引,增强教育自发力;展现人格形象,增强教育影响力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青年官兵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保证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内因是决定事物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关键在青年官兵自己。青年官兵只有不断提高心理自我维护能力,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特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政工学刊》2011,(11):12-14
护航期间,广大官兵远离陆地和亲人,长期置身严酷环境,海盗活动频繁,任务担子重、压力大,身心意志面临着严峻挑战和考验。舰队各批护航编队依靠深入细致的心理服务工作,帮助官兵缓解紧张心理,化解不良情绪,强化心理素质,有力促进了护航任务的圆满完成。从护航实践中我们感到,心理服务工作对凝心聚气和稳定部队具有积极作用,必须认真研究其特点规律,切实把这项工作抓扎实做到位。  相似文献   

19.
面对疫情的严重威胁,严格管控是防控疫情的有效途径。随着封闭式管控的时间持续增长,会使官兵出现心理应激反应,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是官兵常见的心理危机。心理干预能够确保疫情处置顺利、有效,同时能够预防因心理危机引发的各种不稳定因素,部队各级应高度重视心理干预,为疫情处置和官兵身心健康提供更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一、导致官兵心理危机的原因分析一是疫情进展的不确定性和不公开性。  相似文献   

20.
积极研究官兵平时和战时心理变化特征,努力提高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是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官兵心理变化的主要特征;要见微知著,深刻认识影响官兵心理承受能力的主要因素;要未雨绸缪,切实筑牢新时期青年官兵的心理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