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军需装备进行再制造符合"4R(Reuse,Reduce,Recycle,Remanufacture)"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对走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军需装备再制造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建立了军需装备再制造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并对军需装备再制造经济性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以废旧装备性能实现跨越式提升为目标,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工程活动。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从“小作坊”起步,奋斗半个世纪,使我军装备维修事业实现了3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3.
发展装备再制造,提升军用装备保障力和战斗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再制造是指废旧装备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大力发展装备再制造,可促进高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应用,推动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方式的改变,是节省军费、提高装备性能的重要举措。装备再制造学科的建设是装甲兵工程学院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通过加强宣传、组织试点、合力攻关、培养人才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全军及学院装备再制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汽车工业绿色再制造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绿色再制造工程是一种适应生态及经济需要的再循环形式,再制造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旧汽车的超期服役和处理将会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巨大危害,推行汽车的绿色再制造工程是解决废旧汽车引发社会公害问题的重要途径,其相当部分的废旧零部件经再制造后可以重新使用,再制造产品的性能等同或优于新品:而另一些废的零部件则以材料的形式综合回收利用。汽车的绿色再制造工程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推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长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长装备的回用时间,减少装备对环境的影响及充分利用资源,介绍了基于装备多寿命周期理论的发动机再制造工程,对发动机再制造的内涵、工艺流程、经济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以年再制造1万台重型车辆斯太尔发动机为例进行了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可以节省金属材料7.65 kt,回收附加值3.23亿元,提供就业500人,并可节电1.45×108kWh,减少CO2排放0.6 kt,说明发展再制造工程对延长装备寿命周期、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军需装备是军需保障的物质基础,其保障效能的高低对整个战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针对我军军需装备保障现状,以及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做好未来作战军需装备保障工作,必须健全军需装备保障体系,完善军需装备储备网络,优化军需装备保障方法,加强军需装备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军需装备作为一种保障性装备,必须跟上军兵种战略转型要求。现阶段军需装备的跟进式发展模式、以陆军为主体的装备体系和分保障对象发展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推进军需装备发展,应适应军兵种战略转型需求,建立基于不同作战力量保障的军需装备体系,确立预先研究模式,建立军需装备技术持续创新发展模式,并辅以适应转型需求的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再制造工程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丁有效手段,也促进了装备多寿命周期的使用及发展。分析了国内外多寿命周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再制造的装备多寿命周期的内涵,并探讨了装备多寿命周期发展的哲学及科学基础,阐述了基于再制造的装备多寿命周期工程的若干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军需装备是形成军需保障能力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未来高技术战争军需保障的重要手段。构建军需装备学是加快我军军需装备发展、培养高素质军需装备研发与管理人才、提高军需装备保障效益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要求。军需装备学的构建,必须贯穿适应性、结合性、创新性的原则;必须围绕提高保障力的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紧扣“技术”和“管理”两条主线构建学科课程体系,区分“三个层次”加强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坚持人才为本,坚持以技术作支撑。  相似文献   

10.
装备再制造体现了退役报废装备处置的差异化,实现了退役报废装备价值的最大化,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和循环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既有优势也存在壁垒,面临机会与挑战。建立装备再制造军民协作体系,推动装备再制造产业政策创新,健全装备再制造信息沟通机制,创新军民两用再制造技术,培养军民两用装备再制造人才,是推动我国军民融合式装备再制造健康发展的基本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军需装备是后勤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战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单元,对于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军军需装备与实战需求之间的差距,借鉴外军军需装备贴近实战发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军军需装备贴近实战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装备再制造性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内容和分支,其主要研究如何在装备设计及使用中能够保证装备末端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再制造。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涵盖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较全面地分析了再制造性工程的内涵,初步构建了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框架,提出了再制造性工程的发展建议,为装备再制造性工程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装备再制造物流不同于传统的军事物流,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逆向物流,研究装备再制造物流管理,就是要使装备再制造物流合理化,有效地保证待再制造装备快速、准确、及时、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再制造军工企业并完成再制造生产。  相似文献   

14.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军需装备较之其以往的战争又有许多新的特点:呈现出信息化、高技术化、模块化和多功能性。深入研究其军需装备特点对我军军需装备的发展具有参考借鉴意义。一、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军需装备特点1.信息化程度高。伊拉克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数字化战争,美军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强  相似文献   

15.
在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提高保障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系统性;进一步加强对现有装备的信息化改造,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性;调整研制重点,完善编配体制,体现军需装备信息化建设的协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国特色的装备再制造工程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装备再制造在装备维修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构建装备维修保障新型学科——“装备再制造与战场抢修”的重要性,阐述了装备再制造对于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能力,提升装备综合保障效能,提高装备质量、效益与核心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装备再制造是实现装备性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对老旧装备进行再制造升级,可以快速将老旧装备性能提升到新的水平,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求。明确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概念及作用,分析了国内外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发展应用,构建了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工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我军装备再制造升级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70年代以来,日军军需装备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被服装备形成了系列化、高技术化;野战饮食装备基本实现了轻便化、多能化。从总体上比较,我军军需装备与日军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军需装备建设:进一步使被服装备形成系列化;提高单兵携行具和防护装具的质量;野战饮食保障装备要发展机动性和可靠性好的高技术装备;野战食品必须向高能营养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装备拆卸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拆卸工序在装备再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可拆卸性设计原则,结合装备拆卸实例分析了可拆卸性设计对再制造的影响.结果表明装备拆卸是实施再制造的前提和关键步骤之一,装备的可拆卸性设计直接影响再制造的可行性和费效比,可拆卸性设计的原则包括非破坏性拆卸设计、模块化设计、耐磨损设计和结构可预测设计.发动机的拆卸实例验证了可拆卸性设计的合理性是衡量装备拆卸效率与再制造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再制造性设计是装备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退役装备易于再制造的可靠保证,而再制造性指标分配是再制造性设计的重要内容,它能够保证所要求的指标科学地分配到装备各零部件,实现装备再制造效益的最大化。探讨了再制造性指标分配的相关概念及其再制造性指标分配程序,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再制造性指标分配方法,为装备的再制造性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