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进东北重镇沈阳城的北部近郊,就会看到一个绿树掩映的村庄,这里有现代化的工厂,有笔直黑亮的柏油马路,有漂亮的居民住宅;……这就是——东陵区前进乡望花村。党的11届3中全会前,全村没有一个象样的集体企业,社员一个工分只有1角钱。然而,到1990年,全村工业企业发展到56个,其中集体企业25个,实现社会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古帝乡”的湖北枣阳市砖瓦村,论地域、人口,它在全市6000多个村中只不过是“小兄弟”。然而,在这个不足280亩耕地的小村,人均创产值、利税和纯收入居全市前列,全村小康户在去年150户的基础上,今年又增至250户,成为光武故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我们在南城办事处武装部部长张传乐的陪同下,走访了砖瓦村。  相似文献   

3.
大石桥市蟠龙山下的钢都乡有个和平村。早在1992年,这个村的社会总产值就已超亿元。1993年底,全村社会总产值已达到1.38亿元。致富中的和平村民兵既牢牢抓住发展集体经济这个杠杆,又驱动多个轮子向前发展,带领群众不断向富裕文明之路迈进。 和平村民兵连在村党支部领导下,避开人多地少的劣势,发挥靠近城区、靠近矿区的资源和地域优势,各类集体、个体的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和平村四周菱镁矿储量居全国之首。因此,镁矿石加工业就成为和平村的骨干企业。他们与香港联  相似文献   

4.
青海省尖扎县坎布拉镇古日羊玛村,是个耕地面积人均只有0.8亩的纯藏族移民村。近年来,村民兵排的30多个青年小伙儿和姑娘们,大胆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多法并举、多路齐进的脱贫致富路,使全村人均收入从6年前的900元增加到如今的2000元。村里的群众逢人就说:古日羊玛的今天,是民兵排的姑娘小伙儿创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排排美观典雅的农家住宅,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通向各企业,村民家庭户户殷实富裕,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4000万元,199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1.2亿元……这儿就是中国乡镇之星之一——辽宁营口市老边区路南镇太和庄村。 路南镇太和庄村是与市站前区相邻的城边村子,全村人均不足3分地,1978年以前,这个村人均年收入160元,当时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  相似文献   

6.
秦亮 《华北民兵》2013,(12):44-44
港道村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镇东部丘陵地区,距市区3公里,东临观家峪村,南与新沟村接壤,西至水峪村,北靠杏花岭区淖马村、杨家峪村。村域面积4048.4亩,其中耕地面积971亩,耕地469亩,退耕还林502亩,人均耕地0.54亩;总户数322户,总人口872人(60岁以上老人87名、退伍军人28人、现役2人),低保10户。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业和外出打工,人均年收入6000元;全村共有党员37人,党支部1个,支委5人,团支部1个,团员10人。由于土地结构不好,坡地较多,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农产品,再加上交通  相似文献   

7.
苏南张家港市杨舍镇前溪巷村,相传有一个美丽姑娘叫阿桃,为治母病寻草药来到此村,意外地发现了一泓涓涓小溪,这泉也真怪,穷人喝了这泉水,保治百病,因此得名为前溪仙泉。茅草一岁一枯荣,栖雁年年去又归,可是仙泉边村民千百年来摆脱不了一个“穷”字。全村2000来人口,人均5分薄地,人均毛粮还不足300斤,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阳高县罗文皂村是个有6000人口的大村,自1979年组建民兵义务巡逻队以来,全村80眼机井安全无损,19台变压器正常运转,14·6万棵树木和120亩果树从未被盗,村民安居乐业,多次被大同市委、市政府评为“民兵维护社会治安先进单位”。该村地处晋蒙交界,京包铁路和两条大同通往外埠的公路穿村而过。由于这里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每天的客流量  相似文献   

9.
王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有个柏果园村,如今成了“藏书村”。全村180个农户藏书3.1万余册。读书、用书在这里蔚然成风,科技文化素质普遍提高,连续3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柏果园村青年民兵迫切需要文化、科学知识。村党支部、民兵连把引导青  相似文献   

10.
过去家家烧“地堂”,户户缺口粮的小革夺村如今告别炊烟,成了县乡两级的温饱示范村。这一重大变化是与广南县人武部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扶贫活动分不开的。 地处云南省广南县的旧莫乡小革夺自然村是贫困县里的贫困村。全村51户人家,耕地面积230亩,230名壮家男女世代居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人均口粮不过300  相似文献   

11.
古富村坐落在云南省永平县城东部的万宝山下,辖1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散居着彝、白、傈僳、侗、汉等五个民族,320户1444人。农户商品意识低,科技落后,干旱缺水,山民们守着大山,过着穷日子。1996年,全村人均占有粮不足400公斤,人均年收入只有612元,是永平县的扶贫攻坚村。  相似文献   

12.
平昌县澌岸乡民主村。十多年前,人平产粮不足400斤,人平纯收入不到100块,家家户户住茅草房,还有42条光棍汉的有名“穷棍子村”。村民兵连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兵队伍的优势,围绕致富做文章。 一是成建制输出劳务,八五年以来,先后组织全村400多名民兵,组建了两支建筑。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阿城山河镇松峰村民兵连指导员伊柏岩不畏艰难,冲破山区传统的种植模式,带领全村民兵和群众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使全村种植水稻面积达700亩,亩产1200斤,总收入42万余元,为世代穷苦的山民们铺垫了一条通向富裕的光明之路。 松峰村地处大山区,可耕种的山地不足2万亩,好年景一亩地产粮不过200公斤,一遇灾年颗粒不收。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钓鱼台村是河南省表彰的第一个小康村,享有“豫西南明珠”的美誉。十几年前,钓鱼台村还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贫困村。缘何今日一跃成为中州大地的小康村呢,其脱贫致富的经验就是“民兵+科技+人才”。 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民兵干部统一组织全村的经济建设,这是钓台村脱贫致富过程的一个基本特点。该村民兵连建立了脱贫致富“三包”责任制:即排长包线,班长包片,民兵骨干包段。要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省通江县西南部,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因全村296名青年无违法犯罪,无计划外生育,无封建迷信和赌博行为,移风易俗办婚事,而引人注目。这个村就是苗南乡亮垭村,它有一个奋飞的领头雁——村民兵连长兼团支部书记的赵登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山东省郯城县红花乡联伍村因地理条件限制.全村人畜饮水和庄稼灌溉一直是个大难题。旱季,村民吃水都成问题。  相似文献   

17.
扶贫见真情     
不久前,富裕起来的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歪头山村村民专程赶到区人武部,送上了一面满载着全村老小感激之情的大红锦旗。 歪头山镇歪头山村是区人武部的扶贫联系点,全区只有这个村没有工业企业,1994年全村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人武部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戚,不但春天送钱、送种子、送农药、送化肥,年节送米、送面、送鱼肉蛋,解决贫困户的燃眉之急,而且千  相似文献   

18.
大面山,位于海拔1200米的四川宣汉茶河乡三村,是茶河乡三村的代名词。全村有13个社、525户、2025人,耕地1811亩。大面山,历来都被人们看作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十年前,由于交通闭塞,观念陈旧,加上自然条件差,大面山人均产粮不足200公斤,纯收入不足50元,是全县有名的穷困村。村里光棍汉有60余人,举家外迁的达80多户。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平舆县高洋店乡洼李村民兵连长郭小帮,任村民兵连长以来,以“家庭流动影院”为依托,及时向群众传播精神文明,传递致富信息,去年被县人武部评为“先进民兵连长”。洼李村民兵连在他的带动下,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民兵连”。 1990年元月,基干民兵郭小帮被选拔为村民兵连长后,看着邻近的乡村都先后富了起来,深感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于是他同村里几个基干民兵合计了两个晚上,研究如何改变全村贫  相似文献   

20.
排排美观典雅的农家住宅,条条宽阔整洁的水泥路面,村民家家户户殷实富裕,村集体固定资产超过1300多万元,1993年全村创产值达3200多元,实现税利803万元……这里就是四川省红旗村——宜宾县喜捷镇下食堂村。 下食堂村有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下食堂村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民兵队伍.近10年来,全村民兵在党支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