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军营结婚请柬透析崔桂忠结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有意义的婚礼,更会使人终生难忘,军人的婚礼向来是以俭朴文明、健康有趣而受人们称赞的。然而,曾几何时,受社会上一些青年人结婚大操大办、互相比阔气等奢侈之风的影响,军人的婚礼也悄悄发生了变化。许多军人结婚,已...  相似文献   

2.
疏导军营牢骚促进部队稳定●王景才军营牢骚,是指部分官兵烦闷不满的情绪,其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四种。一是反映军人地位、价值问题,二是反映军营生活中的不公现象,三是反映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问题,四是反映社会改革中某种“阵痛”。从一方面看,军营牢骚标志着官兵...  相似文献   

3.
上甘岭那么残酷的战争,志愿军在坑道里唱什么?是“一条大河波浪宽”嘛。《解放军生活》:您是军营民谣的关注者,1998年,您开军内媒体之先河从军营文化的视角审视打量军营民谣。那时的军营民谣如日中天。8年过去了,军管民谣辉煌不再。现在回过头来,能否为军营民谣发展10年做个总结?  相似文献   

4.
军营,我依恋你──一个超到期老兵的心声张文君别了,酸甜苦辣的军营。好可怜好痛苦──军营不要我了。可我依然依恋你──军营快了,离队的日子一天天逼近。面对猩红色的《退伍证书》,我只能哽咽着,从心里发出深切呼唤:别了,我的亲密战友,我的第二故乡。五年的军旅...  相似文献   

5.
重视军营文化的教育功能贺习深,孙刚海后秦皇岛办事处所属11个团级单位十分重视军营文化工作的育人功能,大多数单位能够站在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高度,把军营文化工作作为基层全面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文化导向看,大多数单位能够把握军营文化工作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经历军营     
军营,对于一名战士究竟意味着什么?新兵说,军营是绿色之梦开始的地方,新鲜、激动、欣喜、憧憬,从步入军营的那一刻就在心中涌动。一身绿军装,让稚气的脸庞凭添了些许的精干与神气。虽然还没有被授予军衔,但从那打得扎实有力的背包已看出几分决心,相信以后的军旅生活会因此而充实精彩。  相似文献   

7.
歌曲是一面旗帜.一支军队唱什么样的歌曲。直接反映了这支军队的精神面貌。当今社会歌星璀璨。金曲劲歌霹雳摇滚充斥各个角落。从社会文化现象上看。这无可非议。但对我们的军营文化又不能不说是一种冲击。因此。保持住我们固有的军营传统、军营特色.弘扬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使军营文化生活与前进的时代合拍.体现出多样化与高格调.才能满足今天战士的多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这是江泽民同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全党提出的要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要走在全社会前列的军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必须加强军营文化建设。所谓军营文化就是指从军队特点出发,在军营内部形成的要求军人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政治信念和发展目标,以及反映这些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简言之,军营文化就是军人团队精神及其具体化、物化…  相似文献   

9.
在去年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也进一步对军营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最近我通过调查,了解到基层官兵对今后的军营文化建设有以下几点期盼。一、期盼有良好的军营文化机制。从有些单位文化建设来看,没有将军营文化建设纳入到机制建设中来,而且在筹划上只注重方案内容,不注重实践效果,这就导致在军营文化建设上很多内容只能是纸上谈兵,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落实。官兵喜欢的、期盼的、拍巴掌叫好的文化建设没有得到坚持,或者是制定好的方案和计划没有落实,而且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军营民谣步入第十个年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歌,哪怕你在封闭的军营里。抗战时期是《松花江上》、70年代是《十五的月亮》、80年代是《血染的风采》、90年代是《我的老班长》。1996年,小曾一首《我的老班长》拉开军营民谣帷幕。一种全新的音乐表达方式诞生,它改变了清一色只有集体而忽视个体的音乐表达方式,让音乐由集体指向个体,一种更接近生活的真实,更细腻更人性化的娱乐样式让刚性的军营更柔软。小曾之于军营民谣,犹如邓丽君之于内地流行音乐,崔健之于中国摇滚,老狼之于校园民谣。由于他的坚忍和努力,他由早期军营民谣灵魂人物之一一跃成为军营民谣的领军人物。10年来,军营民谣是一茬一茬兵们的情感寄托。军营民谣为他们提供一个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情感宣泄通道,通过这个通道,他们按照自己对军营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呢喃、低吟或哼唱着自己与军旅时空的每一个对应关系。这些歌声,注定成为他们嘹亮军歌时代罅隙里萦绕不去的声部。军旅经历和军营民谣一起深深地烙在90年代当兵人的记忆深处。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军营,新兵连和一首首让他们感动的军营民谣歌曲是绕不过的记忆符号。那是他们自己的歌和属于他们的青春记忆。10年前,军营民谣还是一张有青春痘的脸,10年后,青春痘的痕迹已经岁月抚平。军营民谣10年之际,《解放军生活》给它画像作传,以此向那些军营别致表达方式表达我们的敬意。  相似文献   

11.
一个在远距离眺望军营的老百姓,尽管能听清楚军人说的每一句话,却不一定明白这些话的真正含义。解读军营文化,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从“军营方言”入手,军营生活的秘密,全部隐藏在那些词条之中。  相似文献   

12.
走过的那座军营,有一位老兵曾这样说:我的军营是我的大学,入伍即入学,这里有校长也有教务处,"军营课堂"每周都有课程表,原来我也能当"三好学生"。【军营名片】骊山脚下,渭水河畔。一支"防空劲旅"将军营当作一个大熔炉、大学校,教育人、培养人,培养出了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今年“八一”建军节到来的,是一股建设学习型军营的劲风。从火热的军营、警营到民兵预备役部队,处处学习空气浓,时时不绝读书声。然而,在有的单位,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就是“浮躁”。  相似文献   

14.
在海滨城市葫芦岛,坐落着一群独特的建筑,走近这些建筑便会看到一些醒目的大字:“葫芦岛市龙港区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当走进院落中,呈现在眼前的是各种军事体能训练设施。再步入宿舍楼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浓厚的军营氛围,每一间寝室,每一张床上,都是正规军营般的布置,棱角分明的行李告诉人们这就是一座“军营”。  相似文献   

15.
如果军营文化是幅画,那么军营方言就是画卷中最原始、最亮眼的色彩;如果军旅生涯是一本书,那么军营方言就是书中最活泼、最生动的词汇。  相似文献   

16.
军营法律文化是军营这一相对封闭的"亚社会"在长期军事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对法律所特有的思想观念、理想人格、情感倾向、行为趋势,即关于权利与义务的价值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对军营法律文化的概念,以及军营法律文化对军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影响进行梳理,对如何通过军营法律文化建设改善军人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探讨:打破现代法治理念与军营法律文化的隔阂,增强军人对法律的信仰;摒弃法律工具主义对军营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真正重视军人权利。  相似文献   

17.
惠泰铭 《政工学刊》2009,(10):13-14
一、积极营造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环境。军营文化是浸润官兵思想、塑造官兵精神的沃土。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离不开先进军营文化的熏陶滋养。必须着眼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突出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发挥军营文化熏陶、凝聚、激励、德育功能,促进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相似文献   

18.
练笔     
5月,鲜花盛开的季节,我满怀激情地参加军分区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培训。当一跨进军分区的营门,一片绿色就跃入我的眼帘。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营、绿色的训练场……哦,好大一片绿茵哟,真使人心旷神怡。此刻,我仿佛回到了22年前第一天穿上绿军装、首次跨进这绿色军营的情景。当年跨入绿色军营,溶进绿色国防的海洋,实现了童年向往绿色的梦幻。绿色军营哺育我,我给军营  相似文献   

19.
用先进文化教育、陶冶、武装官兵,是紧跟时代、促进官兵全面进步的紧迫工作,也是科技强军、完成两个使命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基层文化工作看,应注重把握三点:一、抬高视角,深化认识,确立军营文化建设新观念。军营文化开展得效果好坏、层次高低,首要的是政治工作者要有一个科学的  相似文献   

20.
从步入军营那天起,十七八岁的他们,开始了一种全新的人生。他们有一个共有的名字叫"新兵"。每个新兵,都是怀揣梦想阔步迈入军营的。当梦想从新兵连起航,故事也就有了开端,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连打磨,每个新兵身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新兵的故事,得从他们的表情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