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让甲午告诉年轻一代刘永路古今纵横曾经称雄亚洲、位居世界第四的北洋海军,为何在短短的半年之间,竟全军覆没于“弹丸岛国”日本之手?每当我给年轻的学员们讲述甲午海战的时候,都要求他们深省这个问题。甲午战争已过去100年了,作为海军的一位历史教官,我讲述这段...  相似文献   

2.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世界眼光聚焦中国海军,从世界军事变革、军事理论准备、军队体制编制、战斗力诸要素等角度,史论结合地剖析了北洋海军成的经验、败的教训,进而总结出军队建设特别是海军转型建设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前的1894年5月7日到27日,李鸿章、定安两人作为钦差大臣对北洋海军进行20多天的校阅。这是北洋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校阅,同时又是甲午战前的最后一次校阅。与此同时,由于有南洋和广东两支海军参与,它也是一次大规模联合校阅活动。对此次校阅过程的考察,有助于分析北洋海军平日训练的成效,也能更好理解北洋海军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 8 74年 ,日侵台事件引发了清廷的海防大筹议。不久后 ,北洋海军在李鸿章的主持下得到了初步的发展。 1 879年 ,日废琉球的刺激 ,使清廷真正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清廷也终于决心购置铁甲船 ,切实筹建海防。北洋海军也因此得以较大发展。而 1 886年的长崎事件 ,使日本深受刺激 ,其国内迅速掀起海洋扩张热 ,大力扩张海军。同期的北洋舰队在实力上仍然保持了对日本海军的优势 ,但其发展步幅已开始落后于日本。 1 891年 ,北洋舰队应邀访日。又一次深受刺激的日本 ,举国上下以超过北洋舰队为目标 ,倾全力大治海军。日本海军实力迅速增强并在甲午海战中歼灭北洋舰队。  相似文献   

6.
一位青岛大学的读者来信说: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希望给我一个了解海军历史的途径:一位西安的读者说:我是一个小小海军迷,我想知道我生日那天历史上海军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在每一个今天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件……为此,我们专门开辟《世界海军历史上的今天》栏目,让读者更系统的了解世界海军历史。  相似文献   

7.
1982年,国际海洋法公约对专属经济区和管辖海域的利益作出新规定后,亚太地区沿海国家竞相宣布了领海范围,7个国家宣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或海区,6个国家宣布了大陆架。围绕海洋资源的争夺和海域划界及岛屿归属问题上的争端,近10年来,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将海军作为重点发展,投入了大量的经费,海军实力有明显加强。可以预料,随着世界人口及其消费水平的急剧增长,陆地资源的日益减少,人们把目光逐渐转向海军,越来越意识到海洋对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海洋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的地位将不断提高,世界沿海国家为争夺控制海洋的斗争将日趋激烈,作为海上武装力量的海军将受到更加重视,各国对海军的投资将会更大,海军的发展将会更快!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1日,由我国自行建造的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海军"西安"号导弹驱逐舰正式与海军工程大学举行签字交接仪式,随后"西安"舰在雨中汽笛长鸣——在每一个进行的官兵都为之落泪的汽笛声中缓缓离开驻青岛母港,奔赴武汉第二故乡。该舰光荣退出人民海军战斗舰艇序列,告别海洋跨入长江,成为武汉海军工程大学的教学试验课堂。这标志着我海军院校学员们首次有了导殚驱逐舰教学试验平台,为海军基层部队输送合格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西安"舰首任舰长王洪友、最后一任舰长李秀矩,现将访谈内容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从公元前1210年有确切史载的第一次海战——塞浦路斯海战爆发以来,舰队,作为一国海军的精华,争霸海洋的利刃,以其划过历史长夜的熠熠航迹博得世人瞩目。从本期起,我们将开辟“世界海军著名舰队”专栏,陆续向读者介绍雄视当今海洋的各海军强国主要舰队的概况。  相似文献   

10.
古代中国在海军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无论在舰船制造、舰队航海、海军武器,或者在海军军事思想等方面,均不断发展、创新,长期居于世界前列。中国还是世界古代海军发源地之一,二千年间一直是太平洋上的海军强国。中国历来就是海洋大国。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既拥有辽阔的陆上,又具有浩瀚的海洋国土。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就萌发了自己的造船和航海事业,并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贡献c海洋既是天堑又是通途。中国不仅与东北亚、东南亚是海上近邻,而且与美洲、大洋洲隔太平洋相望,中国面临着宽广、复杂和多方位…  相似文献   

11.
陶鹏 《政工学刊》2023,(9):92-93
<正>那年,我是海军中尉。其实,自从地方大学毕业来到海军,我们已经是副连级军官,只是因为到院校培训一年,肩膀头上才挂了一年黑色的学员牌牌。真正被授予海军中尉的时候,已经在护卫舰上工作了半年时间。  相似文献   

12.
舢舨兵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几乎与共和国海军同龄。当时,由于我海军院校没有专门的训练舰,舢舨就担起了学员们的海上实习任务。如今,舢舨兵已由以前单纯的保障兵转为教官,成为海军院校学员走向大海搏击风浪的“领航员”。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在筹办北洋海军过程中,因海军基地选择在旅顺口,引起了中外人士的议论。本文就此问题作一些肤浅的评析。北洋海军管辖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和山东三省海域,直接担负拱卫京畿的任务,因而较之南洋、福建、广东海军更为重要。清廷特别关注和优先发展北洋海军,并委直隶总督李鸿章筹办北洋三省海防,创办近代海军。中法战争后,设立海军衙门,统率全国海  相似文献   

14.
索马里海盗猖獗,震惊全球,举世瞩目。2008年8月23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毕业学员马培浩代表中国海军参加智利海军“埃斯梅拉达”号风帆训练舰环球远航,在途经亚丁湾时,遭遇了3艘索马里海盗快艇的猖狂袭击。马培浩与全舰官兵在作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沉着冷静应战,英勇机智反击,前甲板上4门礼炮震天轰鸣,吓得这些海洋大盗们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15.
何银胜 《国防》2012,(9):27-29
21世纪,海洋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新领域.海军作为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战略力量,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资源安全和主权安全上,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深,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争夺日趋全球化,海军遂行远航任务走向常态成为必然.深入研究海军遂行远航任务动员保障工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意义上的海军陆战队制度进入中国,始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首见于北洋海军,甲午之役后,清廷重建海军,依旧建立了海军陆战队。民国肇始,从清末海军脱胎而来的民国海军,大量制度沿袭清季,1914年12月以海军部警卫队为基础,编练成海军陆战队,后逐渐扩充,规模至2旅。此时中国海军陆战队的服装制度,与清末新建海军时代并无多少不同,均与舰上官兵相近。抗战胜利后,1946年海军陆战队一度改并入陆军,1947年在福建马尾重建,至1949年扩编为2个陆战师,后随国  相似文献   

17.
海直函授站负责海军机关以及海军直属部队的函授教育工作。函授站的工作开始于 1 983年。目前 ,我站负责 1 0个班次共 30 0余人的函授管理工作。其中包括人事管理、法律、文化工作管理 3个专业。这些班次的学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分布广。函授学员分布在十多个省市 ,其中一部分来自小、远、散部队 ,通讯条件较差 ,联络困难 ,给管理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二 )成分复杂。函授学员有总部机关、海军机关的 ,也有基层连队的。从职务上看 ,高的有将军 ,低的有士官、职工 ;从文化程度上看 ,有的已经取得了硕士、本科文凭 ,有的是大专、中专、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海军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于2002年9月23日胜利完成。作为随舰艇编队的记者,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环球航行。在环球航行中我们到达了10多个国家的港口,受到了所在国家海军、人民及其华侨的隆重欢迎和热情接待。在交往中我见识和感受了海军礼仪的庄严和隆重。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初秋来临,万物竞丰姿。《国防》带着秋收的喜悦,向亲爱的读者奉献。 开卷有益,读史为鉴。本期特辟“甲午百年祭”专栏,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海战》的悲壮历史引出一番感慨,《告慰甲午忠魂》。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糜振玉中将特地为本刊撰文《甲午海战一百周年与现代海洋观》,告诫当代青年:“一部中国近代史,记录着多少海战的屈辱:马尾沉戟,甲午海葬;战则丧师,和则辱国!”“一个世纪过去了,东方巨人站起来了,但‘蓝色贫乏症’仍需治疗,历史和现实仍灼烤着炎黄子孙的心灵!龙的天地应是大海汪洋,海洋在召唤着龙的传人。”“在人类大踏步向海洋进军和海洋斗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坚决维护自己的正当海洋权益,牢固树立正确的海洋观、海军观、海防观,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海权。”  相似文献   

20.
我人民海军对外交往的历史翻开新的一页。从8月23日起,我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和“丰仓”号远洋综合补给舰从上海启程,开始对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4国的访问。到10月17日,我海军官兵告别最后一站——意大利的拉斯佩齐亚军港,圆满结束了对欧洲4国的访问。这是我海军首次对欧洲的访问,标志着我海军航迹已遍布三大洋五大洲。这次欧洲出访既向世界展示我海军的崭新形象,同时也使我海军官兵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世界发达国家的海军建设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本刊记者司彦文、郭建跃随舰采写了一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访欧印象记,这里一并刊出,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