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防科技工业》2012,(8):36-41
2011年7月21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中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微网的稳定运行和风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风光出力骤减可能导致柴发过载情况以及频繁启动备用柴发的不利影响,依据某独立智能微网运行工况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其运行工况的实时能量调度管理策略,即将其运行模式按照新能源独立发电和并网发电两大类进行划分,其中并网发电分为七种类型的运行工况,有效解决了新能源逆变器与柴发并网发电中的能量稳定高效调度管理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编写VC++程序模拟仿真和实际工况运行相结合的方式,验证了该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完备性。  相似文献   

3.
日前,中核甘肃风电一期第一个49.5MW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标志着中核集团在风力发电领域实现零的突破,中核集团非核新能源产业开发成功走出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陆海风     
北京兆瓦级屋顶太阳能电站发电北京市首个兆瓦级屋顶光伏电站——北京京运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硅晶材料产业园(一期)屋顶光伏电站实现并网发电,这标志着作为北京首个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区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从能源合同管理示范阶段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5.
发电机并网测频方法综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电机并网发电时,应保证发电机与电网的频率相等。综合比较了发电机并 网时常用的几种数字式测频方法:直接测频法、测周法、多周期同步法、基于CROSS算法的 测频、三点拟合法、基于傅立叶变换的测频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测频法,对各种方法的测频误 差进行分析,比较其最佳适用范围,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正>五年,能让个人成长成才,也能让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五年来,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承建的24台机组并网发电(其中国内22台,国外2台),最高峰同时承建国内外35台机组的建造任务。一项项重大工程、重大节点优质高效完成、中国核建股份成功上市、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产研结合稳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富有成效、战略转型与时俱进、改革发展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7.
企业援建     
《兵团建设》2012,(9):28-29
中央企业积极支援兵团建设,从对口扶贫到经济援助,从资金支持到产业援建,从援建基础设施到共同打造现代化企业,推动了兵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自上海的"特殊使者"时间:4月14日地点:农一师电力公司阿拉尔新沪热电厂随着一声清脆的合闸声,农一师电力公司阿拉尔新沪热电厂2号机组检修完成并网发电,标志着本年度该机组计划性检修画上了圆满  相似文献   

8.
牛轶峰  王菖 《国防科技》2021,42(4):37-42
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是指不需要人类操作员干涉,能够自主选择目标并进行攻击的一类武器系统,"平台无人、自主运行、致命攻击"是其主要特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完全自主的致命性武器系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并开始成为国际军备控制问题的焦点。本文主要从技术的视角探讨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军备控制问题。首先,介绍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定义、发展动因以及军控问题的由来;其次,针对国际人道法提出的区分原则、比例原则、预防原则,分析当前自主武器系统在自主目标识别、确认和攻击环节存在的技术问题;最后,分析美国、俄罗斯、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军控态度,并探讨我国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信息时代人们为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要深刻理解自主学习的内涵、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在我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发挥其指导者、组织者的作用。敦促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人机系统是未来进行信息对抗、夺取信息优势、实施火力打击的重要手段。"自主性"是无人机系统区别于有人机最重要的技术特征,实现无人机系统的自主控制,提高其智能程度,是无人机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问题进行了阐述,首先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需求,然后介绍了自主控制的概念和自主等级的划分;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体系结构、感知与认知、规划与控制、协同与交互等;最后对无人机系统自主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自主无人系统是一种能观察、善思考、会决策且具有一定自学习能力的新一代无人系统,可以单独或与其他有人系统或无人系统协同遂行目标搜索、识别、定位、跟踪、干扰、打击、评估等任务。如果自主无人系统携带致命性载荷,并且无须人类干预,则会带来潜在的误杀和滥杀风险。介绍自主能力、自主无人系统、致命性自主武器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自动防御武器系统误判事故、大规模杀伤性微型无人机群设想、致命性自主无人机杀人事件等三个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自主无人系统存在的战场目标感知、可解释性、可预测性与可靠性、人机信任、战场道德等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课堂面授与自主学习环境的特点及相互问的密切联系,并解析了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自主学习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手段和目的,教师的积极引导是提高学习者的自主能力、推动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短波     
生产建设中的突击队中国有色二建安装公司基干民兵连近几年承担的工程项目,13项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人均年创产值1.6万元。(刘勤哲、孙天池)榆林军民奋斗10年,植树造林,围滩造地90多万亩,冶理面积6000平方公里,无定河现流入黄河的泥沙减少80%以上.(常杰)吉林丰满发电厂人武部在10万千瓦机组安装过程中,组织民兵突击队潜水作业,机组调试、治安执勤等任务,为机组并网发电做出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自主式火力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反舰导弹火力分配问题,提出了应首先实现从"瞄准式火力分配"向"自主火力分配"的观念转变,研究了反舰导弹自主火力分配的概念和国外发展动态,探讨了火分代码法、目标尺寸法、目标成像法和火分规则法四种自主火力分配方式的思路及对海战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反舰导弹采用自主火力分配方式,能有效提升其自主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自主学习理论,通过涉及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行为三个方面的问题,以访谈的形式调查分析了军校大学新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结构,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于5月10日在人民大会宣布,秦山核电二期工程2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1、2机组全面建成投产。这是我国核电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开拓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8.
面向多星协同的卫星自组织自主控制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多卫星系统的自主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星协同的单星自组织自主控制体系结构(SAASO)。分析了多卫星系统自主控制的要求和特点,介绍了SAASO的层次化结构,讨论了各层的Agent组成、功能及相互联系,阐述了基于SAASO的自主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并探讨了系统自组织形式。SAASO面向不同的航天任务、不同自主程度的卫星设计,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12,(11):19-21
孙勤:自主为本,坚持实践"核电的安全一定是首位的,必须稳扎稳打,以防万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孙勤反复强调。他表示,只有具备了自主设计能力、自主制造能力、自主建造能力、自主运行管理能力以及自主燃料保障能力,才称得上真正的核电强国。孙勤认为,核能技术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努力才会得以提高,"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总会跌倒一样,没有人会因为跌倒而阻止他继续学习。核能发展也一样,如果没有实践,而止步于等待,那么我们不可能会有未来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20.
曾力宁  黄朝峰 《国防科技》2020,41(6):134-141
以自主武器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军事革命。保罗·沙瑞尔所著的《无人军队:自主武器与未来战争》一书通过技术概念解释、各路专家访谈与大量战场实例,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自主武器的内涵、特点与影响。本文基于该书内容,结合相关文献、书籍、评论等资料,首先对自主武器与无人军队的内涵、现阶段的运用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其次,通过对自主武器技术内核的分析,简要介绍自主武器在各类战争样式的运用、存在的反为敌方利用的可欺骗性风险和故障发生后产生更严重后果的不稳定性风险;最后从三方面总结自主武器对战争其他方面的影响,即对军队建设模式提出更高要求,对国际战略稳定的双重作用以及对战争法与战争伦理道德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