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亮 《环球军事》2010,(24):52-53
许多话题可以作为2010年的军事主题,而“间谍”绝对是其中的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年初以色列摩萨德对哈马斯高官马巴胡赫的暗杀为全年的“间谍秀”开了一个好头,而俄美间谍案则贯穿整个下半年,成为整场秀最为华彩的乐章。时值年底,《谍海风云》栏目为您挑出5起2010年最为引人注目的间谍案,帮助读者们把脉2010年谍海暗战。  相似文献   

2.
目前,围绕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国际外交努力在进行的同时,以美国和以色列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却早已针对伊朗核项目展开了“秘密战争”——情报战和间谍战。日前,伊朗情报部门对外宣称,破获了以色列“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安插的专门暗杀伊核科学家的间谍网络,10余名“摩萨德”特工被逮捕,而且伊朗情报机构也成功渗透进“摩萨德”当中。伊朗与以色列之间进行的“暗战”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2023年10月7日,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下属的“卡桑旅”向以色列发起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陆、海、空三栖突袭行动。遭到沉重打击的以色列随后宣布动员,集结重兵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铁剑”的报复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近年来以色列情报组织一再改组,摩萨德也似乎风光不再,但是其创造的情报行动经典案例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当年,以色列正是依靠情报组织的果敢精神和创造性行动,使其国防和军工事业发展突飞猛进。在摩萨德所书写的诸多传奇中,从法国人手中“盗窃”导弹艇的“诺亚方舟行动”,可谓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近来,在各大国就伊朗核问题紧张磋商之际,力主动武的以色利也加紧了对伊朗的监视。4月底,以色列发射了一颗新间谍卫星,专门用以监控伊朗核项目和远程导弹发射。这一举动,在增强以色列情侦能力的同时,也让以色列情报界再次进入国际视线。正如人们所知,情报系统在以色列举足轻重,堪称“犹太王国的守护神”,但却很少有人了解,除名声显赫的摩萨德之外,以色列还有四大情报机构。那么,这五大情报机构是怎样分工,各自又是如何运作的呢?本文将揭开谜底。摩萨德:“群龙之首”耳目遍布在以色列情报界,摩萨德与欣贝特同属政府情报机构,与阿穆恩一样负责…  相似文献   

6.
虽然以色列军事打击哈马斯的“铸铅行动”以短短的22天结束了,但此次以色列从海陆空全方位对加沙地带发动的规模袭击的行动,也是近些年来少有的,特别是打击只有一些轻武器和少量火箭弹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以色列竟然出动了海军配合空军和陆军对加沙地区进行海上攻击和封锁,并以压倒性的优势短时间内摧毁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火箭弹的火箭发射场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达成了军事目的。  相似文献   

7.
1月26日,哈马斯大选获胜后,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被称为“四方联盟”的以色列、美国、欧盟、俄罗斯纷纷宣称要抵制哈马斯,除非哈马斯放弃暴力,废除其旨在摧毁以色列的信条,接受巴以已经签订的协议。哈马斯被美国定义为“恐怖组织”,却被布什奉行的中东民主推到政治舞台中心。这不仅让白宫感到意外和惊恐,而且被逼到道义与政治现实的两难境地。俄罗斯总统普京审时度势又突然转向,主动邀请哈马斯领导人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开始对哈马斯实施代号为“铸铅行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哈马斯也—直顽强抗击。在持续了整整22天之后,哈马斯遭受了重大损失,加沙城遭受了重创,人员遭受重大伤亡。  相似文献   

9.
一个极端民族主义者,一个愤世疾俗的人,一个本·拉登祖师爷辈的恐怖人物,一个以色列“摩萨德”传奇特工?  相似文献   

10.
以色列特工组织“摩萨德”犹如苏联的克格勃、美国的FBI,是世界出名的特工组织。在其厚厚的功劳簿上记录着不少以“梁上君子”方式取得的“巨大战果”。  相似文献   

11.
自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攻击后,最初的8天主要是空袭,以色列战机从空中对哈马斯的目标发动袭击,而哈马斯则以向以色列发射非制导火箭弹作为报复,希望这些火箭弹能够击中25英里以外的以色列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黄俊 《环球军事》2009,(6):44-45
在前不久的“铸铅行动”中,以色列为了彻底清除哈马斯组织,采取了各种极端打击手段。其中,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中,以军就使用了一种被称为“魔鬼”的武器,这种武器不仅在实体上打击了哈马斯成员,而且在精神上亦给哈马斯的武装意志以有效震慑,这就是神秘的DIME炸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位于加沙地带的哈马斯进行了代号为“铸铅”的军事打击。一时间,加沙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哈马斯亦成了热议的话题。哈马斯到底是何种组织?在中东进程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  相似文献   

14.
1969年圣诞之夜,以色列的摩萨德特工从法国的瑟堡港成功地窃走了法国总统明令禁运的5艘崭新的导弹快艇。这是摩萨德间谍又一次成功的“偷盗”行动。 事情还得从7年前说起。以色列的摩萨德间谍机关收到一则消息:埃及从苏联得到了大批新式武器,其中包括蚊子级和黄蜂级导弹快艇。蚊子级导弹快艇是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用P6级鱼雷艇改制的,艇长25.5米,满载排水量75吨,航速38节,艇上装备SS  相似文献   

15.
郭志  商亮  肖军 《环球军事》2009,(3):46-47
自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对哈马斯发动“铸铅”行动以来,以军在15天内就使用陆、空火力猛烈袭击了哈马斯位于加沙的近1000处军事目标,其中包括战术要点、交通要道、军火仓库、火箭发射阵地、哈马斯成员住所、走私地道和大量的加沙城民用目标等。  相似文献   

16.
新年伊始,国际政治领域爆出的最大冷门无疑当属中东政坛的一次“洗牌”:在1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哈马斯一举拿下了132个席位中的76席,而此前一直执政的法塔赫仅保住43席。哈马斯通过民选方式赢得执政机会,不啻为中东地区的一场政坛强震,因为这不只改变了巴勒斯坦的政治格局,还给在困境中徘徊已久的巴以局势平添了一个更难以估测的变数,用英国《卫报》的话说,“新局势的猝然到来使每个人都是两眼一抹黑”。哈马斯长期奉行强硬的对以政策,以色列也一直将其视作悍敌。2005年年底卸任的以色列前军情局长阿哈隆·泽维在出席最后一次内阁会议时,曾不无忧虑地表示:加沙明年将成为“哈马斯斯坦”。“斯坦”出自古波斯语,有“土  相似文献   

17.
当黎以冲突再次陷入紧张时,在阿拉伯人眼里,他是一位超级民族英雄,但在以色列人和美国人眼里,他是“另一位本·拉登”。以色列最近连续采取3次“斩首”行动,希望灭他于无形。可是,他3度重新出现在电视上,对以色列的军事打击极尽嘲讽之能事。他的隐身术之高连无孔不入、屡创奇迹的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都在他面前碰得灰头土脸。他就是哈桑·纳斯鲁拉。“斩首”,以军连挥3板斧在过去3周,以色列空军采取了3次秘密“斩首”行动,目标只有一个——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以色列人的制导炸弹将被怀疑是纳斯鲁拉藏身之处的“目标大楼”…  相似文献   

18.
《军事史林》2004,(5):14
以色列的情报部门包括辛贝特、军事情报局和摩萨德.其中,情报机构摩萨德和国内安全局辛贝特在世界上赫赫有名,不亚于美国的中情局和前苏联的克格勃.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以色列情报组织摩萨德联合出版的最新《反恐怖手册》里,阿拉法特私人安全部队——第17卫戍部队被定性为“武装恐怖组织”,它还被认为是以色列境内发生的恐怖爆炸事件的真正幕后指使者。 “巴解军事组织的龙头老大” 第17卫戍部队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初,一直是阿拉法特和巴自治政府高级官员的贴身保镖,是包括美国、以色列在内的国际社  相似文献   

20.
《孙子兵法》用间第十三篇中说道:“死间者,为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之于敌。”其意思就是说,有意散布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给敌方的间谍,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是“双面间谍”。以色列的间谍机构秘密情报局(也称“情报特殊使命局”或“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活动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列的“中央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