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为数不多的顶尖人才往往能对战争的胜负起到关键性作用。正因如此,世界范围内人才之战硝烟弥漫。 “智者抢人,愚者夺器” 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美军为了把一个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抢到手,竟然将3个陆军师的进攻方向作了改变。人们更没有忘记,二战结束后那段“智者抢人,愚者夺器”的耐人寻味的历史。1945年5月欧洲战场结束了长达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利品的争抢却让人大惑不解。在西方,美国人抢到了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期,德国曾出现一支震惊世界的陆军少年师,其作战之勇猛,伤亡之惨重,结局之凄凉,在孩子兵参与战争的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个师即党卫军第12装甲师,正式名称叫“希特勒少年师”,别名“婴儿师”。  相似文献   

3.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3):60-61
1939年9月7日,也即德军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一周后,法国军队大举攻入德国的西部边境。如此一来,德国的后背被插上了一刀,从战争之初就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法军的进攻是天方夜谭吗?不是。因为法国人在一开始的确就是这样做的。那么德国腹背受敌的局面是痴人说梦吗?  相似文献   

4.
1999年《随笔》杂志第6期,刊登了一篇署名袁撰写的《真相》一文。这篇文章的作者用正正反反的手法,并借外国人之口,对朝鲜战争———实则是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了极不严肃的评论。凡是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或研读过这段历史的人,看后无不感到惊讶!作者开篇第一句话,便强加于人,说什么“朝鲜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世人才知道了战争的真相。”否定多年来国内对这段历史的研究和著述,否定广大人民群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和智慧。他列出了许多国内外有关这段历史的著作。有官方的,也有个人的,有战场统帅和将领的,也有国家领导人的。对于这些著…  相似文献   

5.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护航航空母舰是一种给人带来惊喜的兵器。美国人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要消灭德国潜艇和运输机,但当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袖珍航母却令人刮目相看,从一种防御武器一跃成为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6.
春风 《环球军事》2008,(3):120-123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的护航航空母舰是一种给人带来惊喜的兵器。美国人建造它的最初目的是要消灭德国潜艇和运输机,但当战争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这些袖珍航母却令人刮目相看,从一种防御武器一跃成为进攻利器。  相似文献   

7.
一、为什么要加强外国军事史的研究 1、在人类历史上,数千年来连绵不断地进行过各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有正义的、非正义的。古代中世纪有古埃及和赫梯的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德国农民战争以及三十年战争等。近代有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现代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一系列的局部战争。战争造就了大批著名军事家。各国军事学说、战略战术的形成均来源于战争的实践,并汲取了他国的经验与教洲,绝不是闭门造车凭空产生的。也就是说,世界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真正将核武器用于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二战末期美国对日本进行的原子弹轰炸。1945年8月6日和9日,随着两朵蘑菇云在日本广岛、长崎腾起,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最后灭亡,同时也宣告了人类原子时代的到来。然而在原子弹投掷前后,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秘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掀开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让甲午告诉年轻一代刘永路古今纵横曾经称雄亚洲、位居世界第四的北洋海军,为何在短短的半年之间,竟全军覆没于“弹丸岛国”日本之手?每当我给年轻的学员们讲述甲午海战的时候,都要求他们深省这个问题。甲午战争已过去100年了,作为海军的一位历史教官,我讲述这段...  相似文献   

10.
二战以来,在美苏两极对抗的漫长岁月里,双方在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对峙时,也对不少国家进行过或大或小的热战。当我们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时发现,从1945年至今,美国先后产生了11位总统,而他们中的10位 竟或多或少地都与战争有缘,成了战后国际 关系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杜鲁门:发动朝鲜战争 就任于二战硝烟中的第33位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中注定与战争有缘。出于冷战战略的需要,他在亚洲的朝鲜半岛首先上演了二战以来第一起大规模的局部战争。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内战爆发。当时正在自己的家乡独立城度周末的杜鲁门  相似文献   

11.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4,(24):45-47
古希腊诗人品达曾说:“战争只有对于没有经历过它的人而言才会显得有趣,经历过的人在战争逼近时都会心惊胆战。”的确,当我们翻开历史书中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时,看到更多的是时势英雄、致胜谋略和成败几何,而对于那些正身处战争时代的人们来说,每一刻都充满死生煎熬和对未知的恐惧。二战题材电影《狂怒》无疑是2014年最卖座的战争题材影片,它像从卷帙浩繁的二战战史中随意截取了一个章节,用一辆在炮管上刷着“狂怒”字样的坦克,串起一曲无可奈何的壮士悲歌。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涉及国家之多,战役、战斗规模之大,军事科学技术之广泛应用,为历史战争所无法比拟。战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我国学者也非常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这一领域。但限于我国的研究,要出版一部词典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巨廉、复旦大学教授金重远,为了普及和深入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主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百科词典》,即将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该词典汇集了上海地区研究二战的学者,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终于完成。  相似文献   

13.
“沙漠之狐”欧文·隆美尔(Erwin Rommei, 1891.11.15~1944.10.14)毫无疑问是二战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德国战将。无论是德国人还是盟军都给予他至高的评价。在许多人眼中,要不是因为希特勒短视狂妄,没有提供足够的援助,这位军事天才、坦克战专家或许能一举征服整个北非,然后挥师向东与日本人会合在印度,二战的进程甚至于整个人类历史就会因此发生改变。但神话毕竟是神话,本文所要叙述的是隆美尔神话背后鲜为人知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14.
1982年,英国与阿限廷在马岛进行了一场局部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军反应之快捷、行动之迅速是二战以来的几场较大局部战争中最为突出和成功的。当时,英国立即进行战争动员,火速组建了以海军为主的特混舰队,远程奔袭1.3万千米,经过70多天的战斗,取得了胜利。但是,英国终究还是因为缺少一支精悍的、训练有素的快速反应部队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员死255人,伤777人,被俘210人;舰船沉6艘,伤10艘;飞机损失34架。马岛战争结束以后,英国及时总结战争的经验教训,认识到“加强海外干涉  相似文献   

15.
任重  王剑 《环球军事》2012,(10):27-29
5月9日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是世界各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共同的节日。二战中,苏联在与德国进行了一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殊死战争,以付出近2700万人伤亡的代价,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纪念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战后苏联将其称为“伟大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6.
"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的感叹。为了对付德国的"狼群"战术,美英两国在整个二战期间共建造了近5000艘各  相似文献   

17.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有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战争的全过程是反法西斯性质;一是认为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到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这一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一是认为从德国进攻波兰到1940年5月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这段战争是帝国主义性质。本文作者倾向于第一种看法,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另两种看法提出探讨性的意见。我们认为,这种研究和探讨,对于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澄清一些分歧,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1,(3):114-115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个轴心国的战犯均在国际法庭上获得了应有惩罚,但是这张法网远没有做到“疏而不漏”。在战争胜利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出于争夺纳粹德国尖端科技人才的目的,将大批在战争中犯有罪行的纳粹战犯送往美国,为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增长贡献力量。而美国相关执法部门在明知这些人有罪的情况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他们放人美国。  相似文献   

19.
2000年8月13日,俄罗斯北方舰队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演习中不幸沉没,艇上118名艇员全部遇难。这一事件让人们为之惋惜,但与之相比,二战时期德国希特勒制造的潜艇沉没,却让人备感痛心。 1939年9月1日,邓尼兹晋升为海军少将,由于他所独创的“狼群战术”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加之当时邓尼兹认定英国为德国未来战争中的敌人,因此,邓尼兹平时把一切训练和准备都指向这一假想敌。  相似文献   

20.
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封锁中国对外联系,只有一条从印度汀江到中国昆明的"驼峰航线"。将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从印度经"驼峰航线"运往中国的空运行动也被称为"驼峰空运"。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世界航空史上,还是在世界战争史上,或是在抗日战争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战的艰难和取得胜利的不易。P.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