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空气炮模拟火炮发射时的高过载环境对弹载测试仪进行测试时,弹丸撞击靶板会产生尖峰脉冲对测试仪造成严重的损伤,为提高测试仪的存活性,展开对缓冲靶板层叠方式(不同材质的靶板相互叠加的叠层结构)的研究。通过撞击动力学理论描述弹丸对靶板的压缩和侵彻行为,并结合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计算出靶板参数和传递到靶板上的冲量的关系。使用ANSYS/LS-DYNA建立弹丸正侵彻靶板模型,弹丸速度为200 m/s、质量为5.5 kg,仿真结果表明:3层总厚度450 mm的泡沫铝+泡沫铝+橡胶组合方式能有效消除尖峰脉冲并缩短弹丸对靶板的作用时间,加速度均值约为7 000g,脉宽为2.8 ms。受条件限制,空气炮试验采用弹丸质量为5.5 kg、速度为150 m/s,并将缓冲靶板的单层厚度减小到100 mm,结果表明:在泡沫铝+泡沫铝+橡胶组合方式下,弹丸结构和测试仪功能完好,加速度均值约为27 000g,脉宽为0.55 ms。  相似文献   

2.
基于飞机"黑匣子"理念,充分利用导弹弹上数字总线和接口资源,通过对信号采集与存储、设备回收、数据存贮、电源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弹载"黑匣子"总体方案及主要功能单元设计方法,并进行了抗冲击环境分析。通过弹载"黑匣子"可获取导弹飞行过程关键数据,解决了列装导弹飞行试验中因缺乏遥测数据带来的排故困难,也为导弹飞行试验数据录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弹载北斗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天线系统的军事需求,确立了总体设计方案,然后详细分析了硬件平台方案选择和软件算法技术实现方案,并进行了相关的比较和仿真,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该结论可为研究和设计基于北斗导航的抗干扰天线系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战争中高新技术含量的不断增加,对直升机载电子设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其结构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也很多,模块化设计,热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防振抗冲击设计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解决好这四个关键技术,对于实现直升机载电子设备的各项功能,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实践对有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导弹技术发展的需要,弹载信息采集设备应运而生。然而弹载电子设备在导弹飞行过程中所面临的振动环境较为苛刻,为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弹载设备进行振动分析与减振设计。基于振动学原理及有限元理论,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对弹载信息采集设备中关键模块进行详细的振动分析;根据振动分析结果对弹载信息采集设备进行总体减振设计,采用增强探测器印刷板厚度为2 mm、背部添加加强筋和箱体底部安装减振器的方式进行减振设计,并对减振后电子设备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电源模块各元器件减振效应均高于45%、各光纤连接器减振效率均高于90%。得出满足设计要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小尺寸弹载双波段不同辐射方向图天线。其中天线体积为41×24×1.5mm3;在2.15GHz到2.25GHz工作频段内与弹轴垂直的面上辐射方向图近似全向方向图,而在12.3GHz到12.9GHz工作频段内其弹轴下方的辐射方向图近似锥形方向图。给出了具体设计尺寸、仿真和实测方向图及电压驻波比。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适于弹载平台的多载波雷达波形,模糊函数近似理想图钉型,且波形设计灵活,参数选择自由度高,与传统的单载波雷达波形相比,被截获概率大大降低。给出了一种具有9个子载波数量的雷达基带波形设计方案,为进一步改善主副瓣比,采用了脉间波形捷变及子载波频域加权技术,实现结果表明在基带信号带宽为9 MHz时主副瓣比可达-35 d B以下,且不同调制序列得到的雷达波形具有良好的低互相关特性,特别适合于多部弹载雷达协同工作场合。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降低军用电子设备地线系统上的电磁干扰,提高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能,必须进行合理的接地设计。阐述了地线干扰产生的机理,针对地环路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提出了抑制方法,并结合设计实践,系统分析了典型军用电子设备的内部接地设计要点。按照所述要点设计了某型军用电子设备的地线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达到了较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给出的接地要点可为类似军用电子设备的接地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导弹测试采用地面测试的方法,弹地接口庞大、资源浪费、测试准确性差,针对该缺点,提出了基于SOPC技术的通用化弹载自测试平台,具有通用化、小型化的特点,同时利用可编程特性实现重复配置功能,满足多种不同装备型号的弹载测试功能需求。详细阐述了实现此项技术的SOPC系统架构、硬件平台及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同时给出了自测试平台的在线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CS01测试法对导弹武器系统的电子设备进行电源线传导敏感度测试,由于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的限定要求,将不仅影响受试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而且还会对CS01设备本身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产生上述影响原因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使由于限定要求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使导弹电子设备电源线传导敏感度测试能按国军标规定要求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过程复杂,很难有效地对使用保障设备进行优化配置。结合地空导弹使用保障需求以及其使用保障作业流程的特点,构建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设备优化配置模型。该模型属于典型的NP难问题,基于此提出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新的粒子群优化方法中,将粒子线性移动改进为非线性移动方式,有效提高粒子的全局搜索能力。粒子的编码方案首次采用位移向量表达方式,并提出一种新的粒子修复策略,有效地简化了模型的求解过程。给出算例并且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解决地空导弹使用保障设备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且对于其他资源配置问题求解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缓冲特性分析与匹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解析分析法,根据排气口流量方程和载荷运动方程建立了无量纲的空投设备气囊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并根据此模型构造了气囊的匹配设计图。讨论了排气口面积、气囊高度、着陆初速度、载荷质量、气囊底面积及排气口开启压力等参数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方法,为空投设备气囊缓冲系统的匹配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导弹发控电子设备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采用集中控制管理的工作模式,功能强大、运行可靠性要求高,故障诊断较复杂.采用电路仿真软件对不同功能模块的电路进行灵敏度、最差情况仿真分析,从而确定电路板的关键元部件,选择有效测试点,仿真分析单故障状态电路输出的最大容差范围,以此来构造工作状态正常与否的样本集,应用最大故障信息量诊断...  相似文献   

15.
导弹装备战场抢修中无法快速、准确地在大量的纸质技术资料中找到所需技术信息,必须将其转换为电子文档,并设计导弹装备战场抢修交互式电子手册(IETM)。采用了基于贝叶斯网络诊断战场损伤的快速评估方法,以及面向任务的基于抢修经验与决策理论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完成了该交互式电子手册的设计及相关功能的实现。该交互式电子手册能保证导弹装备在战场抢修中快速、准确找到所需技术信息的问题,提高了装备的维修效率,并对其他大型复杂装备交互式电子手册的设计也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将气囊缓冲过程分解为绝热压缩和排气释能2个过程,从热力学和运动学方程出发,建立考虑降落伞阻力影响的缓冲气囊的解析分析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立式气囊的缓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落伞阻力对缓冲性能有微小影响,在计算中可以忽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质量与气囊初始体积比的最优值,探讨了排气口固定型与可控型气囊的缓冲特性及其应用优劣。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发展及分类、功能、特点及已有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空空导弹IETM的开发目标、开发过程以及遵循的标准、开发平台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多种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飞航导弹制导计算机的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飞航导弹制导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方法。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能够满足飞航导弹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对其他领域的软件可靠性评估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秦 《国防科技》2012,33(6):39-44
舰载软杀伤武器依靠电子对抗资源来破坏敌反舰导弹对舰艇的捕获和跟踪,是舰艇主动防御武器之外对付反舰导弹的又一利器。文章对目前国外海军广泛装备的、对抗反舰导弹的舷外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软杀伤武器系统及其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评述,简要分析了未来舰载软杀伤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装备的战场损伤、损耗预测是作战保障的基础。文中构建了导弹装备损伤预测的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导弹装备战场损伤部件数量动力学预测模型,并针对战场损伤强度和维修强度对损伤概率和部件损伤数量进行了仿真。对导弹作战计划以及装备保障与维修计划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