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特别要用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这是从根本上加强和改进思想作风建设,在全党进一步造成鼓励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生动局面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从理论源头上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向深入,为迎接党的十六大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教育,特别要用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实践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把握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深入学习掌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教育需要学习研究的问题很多,联系当前党内思想理论战线建设的实际,需要着力把握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下方面。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胡锦涛主席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信仰者。  相似文献   

4.
正确解决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入”的基本内容 ,无疑是做好“三进入”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认为 ,军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入”的基本内容 ,必须要着力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 ,深入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要科学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 ,进而启迪学员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来学习。据此 ,在军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全党“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做到这“三个统一”,对于加强我们党的作风建设,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实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人武部党委班子建设,是抓好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关键环节。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必须紧密联系人武部党委班子建设实际,着力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的具体行动,取得新的成效。 一、抓学习求深入,耍在坚定政治信仰上取得新成效 人武部党委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必须紧密联系党委班子建设实际,原原本本学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沦国防和军队建设》等重要菩述,从党的历史进程中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切实理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科学理论体系上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认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关系及对马克思主义发展  相似文献   

7.
《政工学刊》2002,(5):33-34
《军人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活动中,以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军人道德规范》为依据,以帮助官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紧紧围绕使命任务,紧密结合教育训练、行政管理和官兵的日常养成,坚持对照准则找差距,针对问题设内容.依照《规范》抓实践,完善措施促提高,收到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是理论界当前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的政治任务。由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李承院长作序,毛林根、张凤奎两位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出版)一书,从新的视角,深刻阐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在众多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著述中具有与众不同的鲜明特色。结构新颖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全书共分十五章,35万字。以党的十六大报告、胡锦涛“七一”重…  相似文献   

9.
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全面、准确地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提供了重要辅导材料。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作为面向新世纪的理论指南 ,对于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长盛不衰的魅力 ,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是一个随着实践、科学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 ,…  相似文献   

10.
自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决定》以来,重庆市黔江区人武部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六中全会精神为主旋律,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积极开展查思想、查政治、查学习、查工作、查团结、查生活、查作风的“七查”活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效显著。“七查”活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对“仁”的解读是认识孔子丰富思想内涵的关键。由人而来的“仁”深刻之处就在于与“人”的密切关联性,人只有在“克己”“复礼”的实践中才能有效的践行“仁”,实现“仁者爱人”的人生至善的大境界。  相似文献   

12.
质量管理是通过使顾客满意而达到企业长期成功的管理方式,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质量工作长效机制”即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质量方针的灵魂、是追逐管理目标的准则,并且必须贯穿于整个管理体系之中。在制度、执行、检查、考核这一管理的PDCA循环中,必须以“严”为先,将“严”作为“质量工作长效机制”的精髓。  相似文献   

13.
只有27名正式员工,却在2004年一年中创造了近500万员的净利润,是前一年的26倍多,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4.
富兰克林对军事问题有深刻见解 ,他反对非正义战争 ,支持并参加革命战争 ;他反对常备军 ,主张建立民兵 ,夺取北美霸权 ,建立军事联盟 ;他认为纪律和指挥官对军队建设至关重要 ,经济是国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 ,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史经验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 ,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向新时期的伟大宣言 ,也是指导我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过去的世纪里 ,我军之所以能够一直坚持战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最前列 ,发挥着中流砥柱、坚强柱石、钢铁长城的作用 ,关键在于我军始终处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始终坚持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指导。在新的世纪 ,我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从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 ,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对马列主义建党思想的重大创新和发展。这一发展的重要表现 ,就是在坚持党的无产阶级先进性的基础上 ,提出了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新思路 ;在坚持党的阶级基础的前提下 ,提出了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新理念。这对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自由”与“自由经济”辨析——理想与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主义的实践历史 ,是从争取宗教自由开始 ,继而争取政治自由 ,直到近代和现代 ,却转移集中争取经济自由。“经济自由”虽然是个极重要的课题 ,但是一般论著却把目标 (理想 )性的经济自由混淆作手段 (方法 )性的自由经济 (制度 )。相应地 ,一般论者也把“经济自由主义”错误地狭限于“放任 (自由 )经济制度”以满足一小撮人的经济自由。再者 ,本文认为高寿昌先生早在 6 0年代在外地发表的《经济的自由主义》一文很具卓见和勇气 ,现在试图运用 (广义 )逻辑学把它精确化 ,特别是严格区分“经济自由”与“自由经济(制度 )” ,以显示逻辑分析的重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  理论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和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伟大的理论促进伟大的社会变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最为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关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实践,也同样毫无疑义地显示出这样的价值和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人类社会三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个最基本的层面上来把握社会发展,这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揭示。马克思主义揭示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点型火灾报警探测器"保护半径"与"保护面积"的内在关系,得出了以保护半径为主,保护面积及修正系数为辅新型计算方法,使其在不规则平面更有可操作性,能充分发挥探测器效能,给设置留下了宽裕的选择范围,使设置更趋合理;在安全性不受影响下,探测器用量最大可节省12%。  相似文献   

20.
在"两课"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院校政治理论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落实军委总政关于"七一"讲话"三进入"的指示精神,必须从"两课"教学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制度等方面全面渗透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提高"两课"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