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兵团在50年的屯垦事业中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就。到1998年底,兵团已有耕地面积101万公顷,棉花总产量59、7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13.6%,占新疆产量的42.6%;皮棉单产100公斤居全国第一,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之一。但水资源短缺与分布不平衡和传统的灌溉方式制约了兵团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兵团潜在的土地、光势资源优势仍不能充分转变成农业经济优势,部分垦区耕地次生盐渍化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尤其在兵团各农业团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良种化和大面积地膜覆盖技术后,灌溉方式科学化已成为制约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兵团各团场从外省区大量引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团场农业一线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仅农八师一三四团每年来团场承包土地的外来劳务工达三千多人,占全团农业劳力的64%,季节性临时用工高峰时达五千余人。这些劳务工的引进大大缓解和弥补了团场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他们在获取报酬、劳动致富的同时,为团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财富,也为团场建设增加了新的后备力量。新时期团场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是调动职工和外来劳务工的积极性。当  相似文献   

3.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10余年的历程中,有一个场面铭心刻骨。一次,兵团科委主任曹国琴向内地考察团介绍兵团,当她谈到边境农牧团场干部职工,如何在不具备耕作条件的土地上耕作,如何战胜大风、冰雹、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求生存的感人事例时,在场的许多人潸然泪下。8月上旬,记者到农五师八十七团采访,心里一颤一一这不就是曹国琴介绍的农牧团场吗!八十七团的5万亩耕地位于天山山脉的阿拉套山山谷中。耕地最大坡降度25‰,耕作层只有30公分的土地占到全团耕地的一半。该团政委王成耀谈起这个团的生产条件,长长  相似文献   

4.
一、深化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建设新型团场的战略措施兵团党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完全符合我国"三农工作"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完全符合兵团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道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客观要求。保护耕地,深化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确保粮食生产安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作为人均耕地仅3.9亩的农四师70团,要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发挥城郊地缘优势,以招商引资工作,推动团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刊中报苑     
在土地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沙化的今天,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每年却有万亩荒漠变成绿洲,创造这一水土开发奇迹的是兵团农一师十四团。十四团是塔里木垦区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严重的盐碱、干热风、沙化等不良因素制约了团场的农业发展。从1958年建团到1989年的30年时间里,该团耕地面积一直不足4万亩,粮棉单产始终徘徊在150公斤和30公斤左右,农场连年亏损,人均负债近万元。面对严峻形势,该团场决定科学治沙,走发展  相似文献   

7.
增收致富是兵团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如何才能促进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妨碍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制度性因素 (一)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晴雨表",也是调节农业生产的直接经济杠杆。它关系到农牧团场的经济发展、职工的生活水平和发展农业的积极性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连续下滑,迫使农牧团场决策者和农业生产者不得不面对现实,调整农业发展思路,认真探索在农产品价格下滑情况下,团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农四师七十九团地处尼勒克县东部山区,全团现有人口5688人,其中少数民族2029人,职工1715人,民族职工376人;拥有耕地3万亩,天然草场34万亩。团场生产条件差,农产品竞争条件和能力弱。在农产品价格适度时,该团农产品基本可以销售完;当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特别是近两年,价格大幅下滑时,该团的农产品就出现严重滞销,经济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农三师44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小海子垦区中心,军垦新城图木舒克市近郊,总人口2.8万人。全团土地面积79.8万亩,其中耕地16.08万亩。是一个以棉花种植为主,畜牧业、林果业、工业、商贸服务业为辅的农牧团场。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一切生产和生存的源泉。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基础、最根本的保证是实现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水平的1/3,国土资源紧缺稀薄。“珍惜、合理利用士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写进法律的基本国策。党的十  相似文献   

11.
一四一团建于1958年,现有耕地8.4万亩,总人口11000多人,职工4600多人。80年代中后期,由于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大片土地被迫弃耕。至1988、1989年,一四一团的经济到了难以维持的状态。1988年,一四一团被兵团、农八师列为农业综合开发团场,1992年又被兵团、农八师列为扶贫团场。近几年来,一四一团党委狠抓政治思想工作,振奋精神,促经济发展,使团场的经济效益、职工生活及团场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年,一四一团党委被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兵团授予"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团场"、"八五基本脱贫先进单  相似文献   

12.
姚晓敏 《兵团建设》2013,(14):27-28
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新疆南部重镇和田、喀什之间,十四师皮山农场在此戍守。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维吾尔族职工群众为主体的边境少数民族团场,2万多人口的团场,人均耕地仅有1.75亩,国家级特困团场的帽子长期戴在头上。如今,低产棉田退让给枣园、大棚,这里是著名的和田玉枣第二大种植基地,这里生产的民族手工地毯占和田市场半壁江山……举全兵团之力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让职工群众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相似文献   

13.
农八师一三三团十五连是该团的红旗连队、标兵单位,曾被兵团评为先进党支部,总户数145户,总人口578人。多年来,该团的经济效益一直位居全团第一,职均收入每年都在增加,2000年,该连播种面积5917亩,棉花总产18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50万元,职均收入1.0395万元。究其原因,土地长期固定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一、十五连实行土地长期固定的做法1.坚持土地长期固定到户。在大包干责任制之前,十五连人心涣散,单位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兵团在农牧团场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该连从1984年开始实行联产承包,由于当时对党的政  相似文献   

14.
农三师41团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边缘的喀什三角洲,距南疆重镇喀什市23公里,是典型的城郊型团场。全团总人口7320人,土地总规划面积14.3万亩,其中耕地5万亩。  相似文献   

15.
兵团农牧团场土地承包改革已走过了二十年,从过去的大锅饭、班组承包、家庭联产承包到现在的两费自理、租赁承包,初步建立起了连队职工土地双层经营的经营模式。这种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充分地调动了农业一线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使团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当前团场实行土地长期固定承包仍存在一些问题及难点:1.人口流动频繁,劳动力队伍不稳定。新参加承包土地的职工大都是无户口外来人员,这部分人流动性很强,给团场土地长期固定承包带来很不利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农五师八十一团位于天山北麓、准嘎尔盆地西缘,是兵团边境农牧团场之一。近年来,该团经济建设快速发展。2006年,该团皮棉单产达169公斤,总产籽棉3710万公斤。优质、高  相似文献   

17.
农二师二十五团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临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一一博斯腾湖。1954年建场,是一个拥有耕地3万亩,以农为主,人口只有6000人的袖珍团场。由于受土地面积的限制,扩大农牧业生产规模的潜力十分有限,加之近年农产品价格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利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职工及离退休人员工资的不断增加,各项社会福利性开支不断加大,团场经济负担越发感到沉重.因此,找出一条适合本团发展的希望之路已追在眉睫。转变观念正确决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生产经营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二十五团应该怎样走?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思路?1995年初,团党委一班人经过反复思考,多方论证,决定发挥本团资源和地缘优势,走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贸工农一体化的道路,作出了筹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的战略决策,通过农产品深加工,以农带工,以工稳农,使企业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二十五团地处开都河下游三角平原,土地肥沃,日照充足,优质番茄长期以来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8.
高利  杨波  侯万里  高雄 《兵团建设》2008,(10):20-25
“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始终是兵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 农牧团场是屯垦戍边事业的基础,是兵团深化改革、创新管理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因此,兵团党委把贯彻落实以“土地承包经营、产权明晰到户、农资集中采供、产品订单收购”为基础的团场基本经营制度作为破解兵团改革与发展命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兵团农牧团场改革"1 3"文件及工交建商企业改革"1 8"文件精神,逐步把农牧团场目前的经营管理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大力精简非生产人员和合并小而全的单位,节省经费,减轻职工负担。2002年上半年,农三师五十三团党委先后3次对21个农牧连队进行改革调整。基本状况五十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农牧团场,现有耕地12万亩,全团总人口15832人,在册职工1699人,农业在册职工676人,而生产一线承包土地的职工仅有527人;干部及非生产人员647名,其中农牧连队干部及非生产人员136人,占全团的21%。全团有24个农业连队,农业连队的干部、非生产人员职数设置为:连长、指导员、副连长、技术员、会计、出纳、植保员、保管员、卫生员、治安员、电工、管理员等。每连一般都在10至15人之间,个别连队还  相似文献   

20.
兵团农业是兵团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兵团各农牧团场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即利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化肥、“绿色”农药、“绿色”薄膜)是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