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1998年8~9月)8月1日~20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兵总总经理张俊九率团对阿根廷等南美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2日北方基金合资公司经理工作会议在昆明闭幕,兵总副总经理王德臣出席会议并讲话。5日老挝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朱马里·赛雅颂一行到昆明物理研究所参观...  相似文献   

3.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4.
刚刚过去的1994年,对于占世界总面积71%的蓝色海洋来说,是一个大震荡的年份。从地球北端的斯瓦巴德海峡到南端的马尔维纳斯海域,从爱琴海到远东,一场场纠纷叠起,一阵阵冲突加剧,冰岛和挪威、希腊和土耳其、英国和阿根廷、俄罗斯和日  相似文献   

5.
马岛战争中英国的外交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那斯群岛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由此引发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英国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使阿根廷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地位。在利用外交手段压倒对手之后,英国又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为自己正名,实现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6.
2月底,英国与阿根廷关于福克兰群岛主权风波再起。1982年4~6月间,英阿两国在福岛海域爆发一场小规模战争,英国皇家海军付出了258名士兵代价,从阿根廷手中夺回群岛控制权,第二年迅速地通过了“福克兰岛英国国民法案”,使得该岛居民全部享有英国国籍。  相似文献   

7.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8.
11月19日,阿根廷海军"卡斯蒂略士官"号军舰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起程前往南极,该舰将和智利军舰进行海上联合巡逻,并向阿根廷设在南极的各个考察站提供补给物资。自今年10月英国宣布将列  相似文献   

9.
<正>装备自产自研是战时或国际形势变化时持续供应的重要保障,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亟需装备引进并本土化发展。1816年7月9日,阿根廷成为独立国家。在1870年到1982年的漫长时间里,阿根廷外部环境稳定,以农业出口红利换来国防飞速发展,却在1982年因政治误判军事失败,与英国在马岛战争中铩羽而归。在新自由主义改革下,政治混乱,军费下降。在国防项目基金的支撑下,阿根廷陆军缓慢地更新着自己冷战技术水平的装甲部队。未来的装甲骑兵团,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所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指的是三个群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群岛和桑威奇群岛。马岛在阿根廷海岸以东约750公里。南岛在马岛以东约1,500公里,而桑岛则在马岛以东偏南约2,100公里。这些岛除马岛上住有英国居民约1,800人外,基本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由于它们是两个大洋间通过南美洲南端海路的必经之地,南乔治亚又是进人南极大陆的门户,所以历史上曾是帝国主义之间争夺的对象。近年来发现马岛附近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这些岛的地位就更显得重要了。自1832年起马岛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阿根廷却坚持对马岛拥有主权。两国间进行了多年的外交谈判,然而争端一直没有解决。  相似文献   

11.
龙文 《环球军事》2010,(6):12-13
据阿根廷《号角报》等媒体报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阿两国关系上的!定时炸弹”,双方曾在1982年为马岛主权开战,结果阿根廷落败。今年2月初,英国政府允许迪塞尔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引发阿根廷不满,阿根廷高级将领纷纷表态要收复马岛,英阿两国又处在剑拔弩张之中。  相似文献   

12.
1994年5月中旬,由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王继英中将率领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对俄罗斯海参崴进行了友好访问。780名中国海军官兵来到了俄罗斯远东的这座“海军城”。在友好交往中,他们看到了与想象中并不完全相同的俄罗斯,结识了这个海军大国的同行们。“同志”的称呼多一分亲切  相似文献   

13.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广场一侧首都大教堂的塔壁上,人们可以看到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焰,这就是著名的“阿根廷火焰”,这支从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将军逝世100周年而开始点燃的火焰,是阿根廷独立战争战斗和胜利的象征,从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五月革命”开始的阿根廷独立战争,是1810-1826年拉美独立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墨西哥独立战争、委内瑞拉独立战争并称为三大中心战场。1806-1807年,阿根廷人民两次挫败英国殖民者的入侵,1810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爆发了“五月革命”,开始了阿根廷人民独立运动和独立战争,它是1810-1826…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在南大西洋上,英国与阿根廷围绕着一个主权争议的群岛,展开了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海空之战。这个群岛被英国人称为福克兰群岛,而阿根廷人称其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在这之前的近40年,导弹与电子时代的海战只是停留在理论与假设状态,而这场战争令这些理论与假设变成了现实,并对日后的海军战略、战术以及舰艇设计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这场令南大西洋成为新型海战武器试验场的战争,起因却极为老套:阿根廷军政府  相似文献   

15.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6.
马岛心理战     
《兵团建设》2013,(4):48
1982年4月至6月,在英国和阿根廷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英军在远离本土1.3万公里之外,与武器和人数均占优势的阿根廷军队作战。英国政府和军方充分运用心理战手段,在炫耀自己的武力如何强大的同时,让阿  相似文献   

17.
26年前的夏天,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马岛海战以阿根廷的惨败而告终。在纪念马岛之战26周年之际,重新审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发现阿根廷本来占据道义和地理上的两大优势,但失败的恰恰正是阿根廷,这里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8.
以弱胜强是指用劣势武器战胜强敌。下面向大家介绍3个在英阿马岛战争期间以弱胜强的海上战例。(1)阿根廷飞机击沉英国护卫舰“热心”号和“羚羊”号1982年5月21日,为在圣卡洛斯湾登陆,英军派遣了较多的舰船,向登陆场运送登陆部队及其装备,同时派出5艘护卫舰进行护航。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能见度极好,英军舰队按计划向目的地驶去。阿根廷对英军的行动早有准备,派出  相似文献   

19.
简讯     
“利物浦”号驱逐舰访华5月24日至28日,在英国皇家海军司令大卫尼尔森的率领下,英国皇家海军“利物浦”号导弹驱逐舰对上海进行了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英国核潜艇再遭碰撞英国国防部5月26日宣布,英国皇家海军正在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准备对又一艘核潜艇被撞事件展开调查。此次被撞的是  相似文献   

20.
装备零讯     
爱尔兰CN-235海上巡逻机将进行技术升级据英国《防务新闻》2月 13日报道,爱尔兰国防部已与EADSCASA公司签署了一份1250万欧元的合同,将爱尔兰空军自 1994年起使用的两架CN-235海上巡逻机进行技术升级。主要升级内容是用 EADSCASA研制的FITS任务系统替换现有机载设备,提高侦察能力,以利于更好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