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王武章 《国防》2007,(4):82-82
四月的潮湿打湿了一条路行走在路上的人们都被一种情感牵扯着朝着同一个方向四月细雨霏霏更打湿了一条心路多雨的季节不是季节而多雨是情思化作了雨滴我们肃立于烈士的墓碑前躬身向着英雄的高度撒一把花瓣把硝烟里的英魂覆盖洒一杯烈酒为另一个世界的征程壮行四月的小草满坡遍野顶出新芽听四月风正唱响一首生命的礼赞活着的化石这是一尊尊怎样的石头啊穿越历史行军到时代广场站立成一座座大山的形象曾经的一方方青石啊身躯就是一道道堡垒枪林弹雨中烈士的鲜血把它染成了红岩就是这样的一尊尊石头被人们雕塑出顶天立地的身影雕塑出冲锋的姿势…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海鸥     
(一)这生命的海鸥,是我当兵到了浩瀚无垠的大海上感悟出来的。小时候,我总是羡慕家乡那可爱的小燕子穿梭来往于广类的田野,带着富有生命气息辛勤劳作的快乐;读书时,放学回家的路上,独自一人健呆呆地看着展翅盘旋空中的雄鹰,欣赏着它那无忧无虑一览众山小的宽阔心胸。是的,不管是勤劳的小燕子还是翱翔的雄鹰,它们都放飞着一种生命的乐章,放飞着鲜嫩、古老、辉煌的生命礼赞。于是,在军港的黎明中,我看到:一张张扇动着大海生命的翅膀,拍打着大海的每一根神经,用低吟的叫声唤醒了大海早晨的睡意……啊,我的心醉了.我的眼睛润…  相似文献   

3.
一年兵李白,白白净净,斯斯文文, 一脸书生气,今年整18。晚上熄灯已久,班长起床给大家盖上掀开的被子,却听见有人还在说话,寻找声音的来源,竟是从李白的口中传出来的。可是周围的战友都鼾声正浓,他在给  相似文献   

4.
罗雪 《环球军事》2013,(6):64-66
有人怀疑我是中国间谍 对我来说,海军曾经承诺过的“入伍后迅速解决人籍”一直没有实现。不知道这跟我的爸爸曾经来基地看我是不是有关系。那是父亲第一次来美国看我,他知道我在美国当海军不容易,所以行事很谨慎,出去溜达也从来不拿照相机,为了避嫌。我都没敢告诉他,我的老美战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怕他更紧张,连门都不敢出了。  相似文献   

5.
杨波 《兵团建设》2013,(9):34-35
他是一粒种子,深深地埋进这多情的土地;他是一面旗帜,高高地飘扬在这希望的田野。他把职工群众捧在心里,职工群众就把他举过头顶!站起来,他是一尊雕塑,倒下去,他是一座丰碑。他是英雄。他用自己的行为书写活着的每一天,他离去时,人们甘愿续写他的故事,镌刻他的墓志铭……他就是四师六十七团原政委石书江。  相似文献   

6.
人家都说我是“老实人”,是褒是贬且不说,但这的确是个事实。已经老实了半辈子,想否认也否认不了。老实人有什么不好?真正的共产党人都是老实人。现在人都猴精了,但我仍奉行并坚守老实。一个普通群众老实不老实,会影响个人和他周围的亲友、同事;而一名领导干部老实不老实,则会影响他辖制下的那个单位、那个部门、那个地区。求实,务实,踏实,这“实”字,连着民心和国运,有多么大、多么重啊!老实,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联系在一起,与军队的强、弱、胜、败联系在一起,与共和国的存、亡、兴、衰联系在一起。老实,是党旗上那金光闪闪的铁锤和镰刀;是国徽上托起金星的齿轮、麦穗和长城。不老实行吗?老实,是我的生命,是军队的生命,也是党和国家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患了癌症是不幸的,尤其在感到属于自己的那盏生命之灯在一点点黯淡之时。但浸透着军人血性的马秀平却死不甘心,正当家人都在为他的生命做最后打算的时候,他决定给不幸打一个死结。夜色如墨。乌鲁木齐市一座军营的家属院内,那扇窗户像往常一样,依旧散发出橘黄色的灯光。室内,手敲电脑键盘的声音清脆而流畅,如同生命在坚强地向前爬伸。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我就非常喜欢冰心老人的一段话:“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这几句话语也许是我职业的真实写照。我13岁步入了军旅生涯,曾是一名野战部队医院的小女兵,在我15岁那年有幸参加了自卫还击战,在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亲眼目睹了多少可爱的战士献出了他们那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在前线我经历了今生今世永远无法忘怀的一件事。一名小战士脚被炸去了一半,鲜血流了一担架,疼痛使他的脸变得扭曲和苍白,他的双手将担架上的布抓破,军装全部被疼痛的汗水和血水浸透,可是他没有喊叫、没有呻吟。看着  相似文献   

9.
瓷都新秀     
一尊酒具,那典雅的造型、那古朴的色釉、那装饰、实用熔于一炉的精巧构思,博得人们的称赞。1985年春季广交会上,它倍受人们的青眯,外商竞相订货。这套取名“醉翁事”酒具是唐山市开平区栗园村的基干民兵张新才设计的。他先后设计出壁挂茶具、花篮酒具等33个日用瓷新品种,打入了国际市场。《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参考报》等报刊杂志先后报道了他的设计成果。这尊酒具,一问世便在全国乡镇企业陶瓷产品质量评比获第二名和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两项桂冠。  相似文献   

10.
致失落者     
失落是什么?是那疲惫的血红的流逝的星光?是那被巨大的云朵击落于海洋的夕阳?是山顶上的流泉化一帘飞瀑作生命的绝唱?还是那枝头的红叶绚烂又静美地吐放着生命之光甲人生的得与失,其实是一对意味深长的朋友。海浪有起就有伏,星汉有明就有灭,太阳有升就有降,野草有荣就有枯。失落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失落者,我想对你说——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的一天,空军某部导弹中队士官小丁莫名其妙收到一笔钱,"多出来的钱肯定是银行代发工资时错误导致,这钱反正是打到我卡上了,我又没有什么过错,用了就用了。"抱着这种侥幸心理,他把多出来的20000元取出带回营区。两个月过后,银行并没有找小丁要回这笔钱,小丁一看风平浪静,觉得钱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去做点有收益的事。于是,他将其中的10000元借给战友王某,约定月  相似文献   

12.
对于家务我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现在看来我的这点爱好一点都没有浪费。丈夫身在军营我总不能等他回来做家务,而我又希望自己的生活是有质量的,  相似文献   

13.
这已经是第三次与吴广元通话了。凭声音先入为主,从未谋面的对方语速、声音的高低急缓进行性格判断,成了我采访的一种思维定势。军人出身的吴广元声音不高,却中气十足,带着相当的穿透力,怎么听都不像一个经历过八次大手术并且还换了肝的人。随着他的讲述和对这个故事的深入了解,我渐渐知道在这场生死接力的过程中,吴广元的坚强并非与生俱来,尤其是他的第  相似文献   

14.
老同学石兄在政府机关当了多年的科长,前段时间精简机构,他的那个科室被撤了,老同学如同坐滑梯落下了“地”,成了一名普通办事员。面对受“贬”,他坦然对待,没有牢骚,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找领导诉说功劳、苦劳…… 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与老同学在一家酒馆小憩,酒过三巡,老同学端起那杯冒着热气的清茶,凝神注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尹兄,人生如同杯中这一片片茶叶,冲上开水有的叶子沉下去了,有的叶子浮上来了,但最终都要沉下去的。” 老同学的话语尽管有点那个,但颇有哲理性,使我领悟到了一种入禅的意境。品茶是快乐是享受…  相似文献   

15.
雪声飞扬     
故乡的雪是我走到哪里都难以忘怀的。因为那雪在纷纷扬扬飘下来的时候,会发出阵阵悦耳的乐声,只不过这声音是要用心去听的。站在北京的街头,感受那飞舞下来的雪,不知为何总觉得似乎少了些许灵气,于  相似文献   

16.
他说:“我刚到40岁,与其躺在家里扳着指头数日子等死,不如活一天就干好一天。”这句话饱含着与生命搏斗的激情,胡卫用它解决了40岁生命所遭遇的突然与残酷。说完这句话,这个生命被倒计时的军人,骨子里的英雄气质便飘逸出来,那些平凡与普通便伟大起来。  相似文献   

17.
其实,我看《士兵突击》缘于一个很不经意的电话,我的一位朋友问我:你对许三多印象如何?我说,没有什么印象。他又问:那你对《士兵突击》的印象如何?我还说,没有什么印象。又问:为什么?我说,我没有看过《士兵突击》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印象。没想到他居然惊诧于我的这一回答:怎么,你一个职业军人居然没有看这部已经火遍大半个天的电视剧?我以极度的平常心说,是的,正因为我是职业军人,才更懂得军人,所以不需要也不愿意看军事体裁的影视,尤其是被一些假军事影片伤了心之后。  相似文献   

18.
我不懂音乐,但我喜欢音乐里蕴含着的那说不清的情感。特别是看完《传歌人》这本书时,我的心仿佛要与那旋律一起跳动。往事历历在目。因为那歌声,是王洛宾老先生谱写的。那一曲曲牵动着千万人心灵的歌声,把我带回那烽火连天的年代。在那广袤千里的草原牧羊人的马背上,那被激烈地弹奏着都塔尔的琴弦上,那吹沙走石的黄土高坡上,那碧波荡漾的湖泊上,王洛宾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生活画面清晰地再现在我眼前。  相似文献   

19.
冬天的深情     
冬之曲秋,已翻过山去,冬,围起了银色的栅栏,在密集的林子里孕育着春的葱绿。我是万物拔节吐芽的春韵,流水七月浪漫的旋律,丹桂飘香、彩霞满天的金秋;然而,我更爱冬特有的安详、静谧、纯净、大度、凝重和雕塑般立体的壮美和豪爽。你看那冬日的娇女——片片玲珑的雪花,轻盈的潜入我白色的记忆,串起我年少时美丽的幻想。你看那清悠悠的小河,即使在严寒的冬日,依然顽强地奔流不息,唱着生命永恒的赞歌。冬,并不孤独、寂寥。那朵朵傲雪斗霜、纯洁无瑕的雪莲,骨清香艳的素心梅不正依偎在冬日母亲的怀中悄悄地怒放吗?还有那直立于天…  相似文献   

20.
【引子】“叮!叮!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过后,话筒里传来一个老战友那熟悉的声音:《国防》杂志对企业民兵工作改革进行专题研究,非常好。这是当前城市民兵工作的难点之一,更是一个热门话题,建议你们组织一些反映国有大型企业民兵工作改革具体情况的稿件。接着,他说准备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研究,问我当前国有企业民兵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说这不是电话里一两句话能讲清楚的,这样吧,我正准备到邯郸采写邯钢民兵工作改革情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