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切实贯彻落实“寓军于民,军民互动”方针,用足用好政府“五项权力”,在推动军民产业互动,实现湖北省军品、民品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8月4日,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联合举办的“军民互动合作战略对话”上,与会同志从理论结合实际上、从不同的角度、层面上发表了各自的见地。本刊选摘了部分发言刊登,以期推动“军民互动合作战略”的讨论和实践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3.
谷鑫  郑绍钰  张文鹏 《国防科技》2017,38(5):065-074
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进程中,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成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创新形式,其形成问题研究更是对其发展与演化具有重要影响。以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内涵着手,通过刺激—反应模型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其形成过程与促进措施。研究表明,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作为复杂适应系统,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能力及其内在关系是集群形成的关键所在;为使合作创新行为成为演化博弈的稳定策略,从合作创新能力系数和合作创新成本、拥有的创新资源以及政府资金支持三个方面剖析集群形成的促进作用,对军民融合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与演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国防技术和产业优势对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实现军民互动,协调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是促进地方国防科技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2011年,湖北省军工民品产值同比增长33.46%,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军民品比例更趋合理。近期,本刊记者就湖北省大力实施军地互动、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做法,采访了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党委书记、主任柳望春。记者:湖北省作为军工大省,您如何评价2011年全省军工行业发展情况?柳望春: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湖北国防科技工业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国家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全省国防科技工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军品科研生产任  相似文献   

6.
徐辉 《国防科技》2015,36(2):67-71
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既要充分依托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统筹国家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实现两个体系的互动耦合,是对传统合作创新内涵的深化和升华.在介绍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双重导向及其协同,阐述了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加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军民融合科技协同跨越军地,必须要处理好边界和国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清晰认识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在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发挥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产业的成长往往经历增长极、集聚区、产业带、大经济区的发展演进过程。集聚区包括各类园区、基地等。目前,我国军民融合技术产业基地出现增长极、集聚区、产业带、大经济区的三者同在并兴态势。中西部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对于军工单位比较集中的地区,大力发展军民结合产业,推动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军民资源在空间上的互动和共享,  相似文献   

8.
在军民深度融合背景下,探索军民协同发展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衡阳市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建设实践,探索军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主体协同效应。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看,政府、市场、社会是影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三大主体,实现军民融合可持续发展,应保持三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与协同合作,共同构建军民协同发展生态圈。  相似文献   

9.
资金投入不足,市场环境发育不良,政策、法规不健全,中介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军民技术标准通用化程度不高,是当前我国国防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互动机制,改善互动环境;提高军民技术标准通用化程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明确指出,要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呈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为军民互动的内部机制;二是以加强对外合作为军民互动的外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李国军 《国防》2010,(11):16-16
山西省吕梁地区不仅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全国闻名的重化工能源基地。吕梁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为有效履行“屏护首都、稳定山西”现实使命,维护吕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不断加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投入力度、探索深度及广度,走出了一条具有该地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新路子。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维护全市安全和发展的高度,强化融合发展理念、完善融合发展机制、创新融合发展举措,以经济建设带动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2.
赵俊业  肖龙  刘晓才 《国防科技》2018,39(2):128-131
在军民融合视域下重构新兵入伍教育训练体系,依托民用人才、资金、场地设施等力量,借鉴地方科学的训练理念、管理理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打造一条新兵入伍训练流水线,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在军事训练领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指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与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不断寻求军民互动发展的最佳路径。当前,探寻适应世界军事变革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径,成为中国党、政、军、企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军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李扬)如何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如何利用军工技术和人才,用高新技术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使有实力的民用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为国防建设服务;如何利用民用工业企业的改革经验、技术市场、资本市场、管理和人才,推动军工企业的改革,使国防科技工业成为引领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这是当前国防科技工业所面临的也是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为此,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中国发明协会于8月4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以建立健全长效的军民互动合作机制为主…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国际安全形势发展态势下,信息化战争经济、国防经济综合集成、非传统安全经济、国防经济国际化、军事威慑经济、军民一体化等,是国防经济理论研究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07,(1):62-64,69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总要求,也是国防科技工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总方针。“十五”以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军品民品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不但在民品发展上实现了由“无行无业”向打造建设军民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跨越,而且初步建立了军民结合、军民互动的体制机制,集团公司的改革发展实现了由求生存向求发展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7.
军工集团走军民融合式的发展路子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军民融合进一步发展现实中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当前,要深刻认识制约军工集团军民融合发展的各种因素,将信息互通、技术互补、产业互融、能力互动、人才互用等五个环节作为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建设的重点,取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推动实现军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是我国初步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后,中央对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军民互动合作是从机制上实现寓军于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我国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方针时期。由于可以依托70年代以来形成的国际政治多极化格局,大幅度压缩国防开支,这一阶段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转民。军转民方针强调的是“以民养军”,即通过军工企业转产…  相似文献   

19.
<正>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协调好计划与市场"两只手"的关系,关键就是以市场化模式实现军政银企等军民融合主体的有效合作。PPP是公共治理领域的创新模式,旨在通过公私部门平等合作以有效提供公共产品。PPP模式对创新军民融合治理有积极借鉴意义。本文选择军工产业领域作为建立军民融合合作模式的分析对象,根据"政府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的原则,提出建立以多层次的投融资体系为驱动、以完善的管理架构为支撑、以风险-收益对等  相似文献   

20.
齐三平 《国防》2012,(8):6-9
一、国家主导是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发展的基本前提 军民融合战略发展,就是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促进军地双方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不仅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战略全局,更涉及国家经济建设的整体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配置.统筹和解决好这些宏观战略问题,是国家的大事、政府的大事、军队的大事;只有国家主导,才有条件完成军民融合的整体布局、宏观筹划等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