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军营,一提起"枪王"何祥美,那肯定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枪王"的背后还有一位名师——李治军。多年来,经他手培养的狙击手足足能组建一个团,何祥美、韩昌生、周剑锋……都是他的学生。这就是"李队",他瞄准的目标只有一个:把每个特种兵都培养成神枪手。  相似文献   

2.
辖区群众对他无比信赖,虽然年逾半百,人们还是亲切地称他为"小李子";同事对他深感敬佩,大家都满怀崇敬地称他为"李师傅"。他就是六师五家渠市垦区公安局猛进派出所民警李玉山,职工群众心中的好警察。忠诚坚守李玉山今年53岁,1984年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猛进派出所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29年来,为了对辖区情况做到胸中有数,李玉山走街串巷,下  相似文献   

3.
天宝老师出了本东西,就是叫《别以为我什么都不会干》的这本书。一看书名我就笑,向谁宣誓呢,不是他的性格啊。我之所以把天宝叫老师,是尊敬;他每次见面或打电话,叫我“李老师”,有点讽刺,  相似文献   

4.
1981年,他从云南边防被调到台江县人武部,没想到这武装工作一干就是20年。在这个不短的岁月里,这个苗家娃把自己的情结与国防事业联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 他,就是1995年曾被贵州省军区评为优秀人武干部,2000年7月又被省军区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贵州台江县人武部部长李金富上校。 台江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仅有12.6万人,苗族人口占97%,全年财政收入不到500万元。人武部的3幢50年代修建的低矮的房屋,就是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的地方。上任伊始,李金富就暗暗下决心:几年内一定要让部里的面貌有一个崭新变化。他争取到了县政府的拨款,修建了一栋1400多平方米的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而后,李金富又狠抓民兵武器装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论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一、缘起作为当年陕甘宁边区的著名民主人士,李鼎铭出现在毛泽东的论著中,有着特殊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淡定哥"虽然人长得挺标致,可不知道大脑里面缺了哪根筋,多少有点"不解风情",人家给介绍了好几个对象,都无一例外地"黄了"。走路一步一踱,说话慢条斯理,吃饭细嚼慢咽,不管如何"激将",就是不急不躁;不管如何"引诱",就是不理不睬;不管如何"挑逗",就是不苟言笑。乍一看,这个肩上扛着一粗一细两道拐的周班长还真是个不折不扣的"面"性子。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用诸周明星,真是恰如其分。从"小周"到"老周",9年过去了,他倒腾会了12种各型机械,立了2次三等功,评上了5次红旗车驾驶员,"慢腾腾"的身影却仍是他在舟桥连的标准印象。周班长虽非"潮人",在一帮年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师十四团703公墓中,有2700座坟茔,守护这座公墓的李栓柱说,这里有已故的政委、团长、也有连长和普通战士,守护这些战友的坟茔就是我的责任。这座公墓,李栓柱已经守了整整30年。1984年,团领导找到了李栓柱,半开玩笑地问他:"你怕不怕鬼?"李栓柱憨憨地说:"不怕。"于是,领导就为他安排了新工作——守墓。刚到公墓时,没有住的地方,李栓柱就自己动手,挖了一个简单的地窝子栖  相似文献   

8.
正"疯子!真是疯了!""你去,去了就别再回来!"……13年间,面对乡亲们的质疑,家人的不理解,他三出家门,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为追寻心中绿化荒山的梦想,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村边的北阳山。一座苍凉的荒山,13年无怨无悔——这就是农八师、石河子市努尔巴克村农民,第1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许登金多年的生活写照。坚守心中那片绿"我要把家乡的荒山变绿,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咬着牙继续干下去"这是许登金13年前站在北阳山山顶立下的誓言。那一年,他19岁。  相似文献   

9.
一位作家曾经送我一句话:"或许有人会忘记那场战争,但一定不会忘记由那场战争带来的一句口号。"他所指的这句口号,就是"理解万岁"。作为"理解万岁"的提出者。我见证了这句口号二十多年来走过的历程。我深深感到,"理解万岁"之所以在过去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是因为这从一个独特侧面反映了开放的中国人抱有的一种积极而成熟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张猛就是这样言行虽豪放,但心细如蚕丝。"三国有张飞,我俩一般黑,猛张飞,黑张猛,大家可以这样记我的名字……"在南京政治学院班长集训自我介绍会上,张猛话音未落便赢得战友们一片掌声。张猛是该院新闻系第五期武警学员中的一名班长,人如其名,两年前当兵的猛虎气息至今未消。老虎的勇猛并非天生,张猛的虎气也是如此,从"新兵蛋子"成长为"天之骄子",靠的是部队这片森林给他的历练。张猛原本是地方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但一心向往走上军旅殿堂,成为军事达人的他,只想早日从"书生"变成"儒将"。  相似文献   

11.
是他,14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日夜守护着一片训练基地;又是他,两次冒着生命危险,从咝咝冒烟的手榴弹和点燃的炸药包前救出惊慌失措的民兵;他不为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所动,自甘清贫地投身于武装事业。他就是阜阳市颍泉区曹寨民兵训练基地管理员、宁老庄镇武装部副部长肖文悦。  相似文献   

12.
老张轶事     
老张就是我爹,在一般人眼里,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老汉。但老张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很特殊,原因就是他有一份农村老汉都很羡慕的工作,而且还是一名能穿制式服装的人员。老张的工作地点在县民兵训练基地,负责看管大门。县人武部为了统一着装,给  相似文献   

13.
1963年,一个怀揣"作家梦"的毛头小伙子支边来到七师一二六团,在岁月流转中沉淀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爱,也成全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随着作品越来越多地被改编成电视剧、搬上荧屏,他的名字也逐渐被人熟知,他就是韩天航!  相似文献   

14.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直自认为是真军人、纯爷们儿的于洋,这次却当着自己兵的面流泪了,但于洋不觉得丢人,他知道兵们懂他的心。面对熟悉得再熟悉不过的兵,第二炮兵驻西北某基地工兵营机械连一排长于洋不得不挨个问:你是谁?你是哪个?"排长,不认识我啦,一班的王启斌!"于排长鼻子一酸:"哟,斌子!"只见一班副班长、推土机操作手王启斌一  相似文献   

15.
正九月的莫合台已有了丝丝凉意,清晨7点,当笔者走进九师一七〇团六连职工李国华的温室大棚时,该连副连长李新民已经在大棚里指导职工秋延后蔬菜的种植了。李国华告诉笔者:"这两天我种植的辣椒到了挂果的关键时期,每天早上不到7点,李副连长就来到棚里了,有他在,让我少操了很多心。"今年46岁的李新民,在一七〇团已经工作了24个年头。1998年,他到莫合台从事设施农业工作时,莫合台刚刚开发,环境恶劣,职工群众的收入只能依靠  相似文献   

16.
"途经一片茫茫荒漠,上千名老兵埋在这里,墓碑全部面朝东方,籍贯中写着大江南北的地名,这些老兵把军装的颜色给了沙漠,而死后也不占一块绿地,此刻我向这片墓地深深弯下腰,热泪夺眶而出。"这段文字曾写在报告文学《致以共和国的敬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昨天与今天》的结尾,作者蒋巍说,刊发后,这段他钟爱的文字最终没有被保留下来,作为这段文字的创作者他很心疼。虽然最终定稿的结尾"国土总要有人守"蒋巍也很喜欢,但作为诗人的他却固执的迷恋那片茫茫荒漠中的老兵坟茔。在新疆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老兵们奉献了一生,坚守了一生,爱恨情仇最终都化为了面向东方的墓碑,或许这才是诗人眼中的老兵精神。  相似文献   

17.
D日轶事(上)     
本文叙述的是关于盟军的士兵和他们对阵的敌人以及卷入D日血腥混乱的轶事。"我的马戏团货车"D日前夜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正隐蔽在离朴次茅斯城外3公里的一片林子里。他蜷缩在他那辆设备简陋的3吨半拖车里指挥千军万马。他要求自己与正在登陆的海滩尽量靠近。几天前,他下令组织一个小小的、精干的战斗指挥部--几顶给他亲信幕僚用的帐篷,还有几辆拖车,包括他自己住的那一辆。他戏称自己这辆拖车是"我的马戏团货车"。  相似文献   

18.
正"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这4年来,我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看现在的发展势头,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会更好。"6月30日,在十三师火箭农场江盛兔业养殖基地,养殖大户赵江意气风发地说。今年已步入不惑之年的赵江1996年从部队复员,刚开始也种过地,但头脑活络的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创业的梦想,2007年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那就是养兔。到2010年,赵江的事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年出栏肉兔2万  相似文献   

19.
正他,35年如一日守护着偏远寂静的连队,守护着职工群众的土地、草场、牛羊,守护着祖国的边防线,守护着基层干部的责任。他就是九师一六四团九连副连长李天元。九师一六四团九连原本由两个连队合并而成,但两个连队相距15公里,为了区分,俗称"上九连"和"下九连",李天元的工作地点就在"上九连"。在当副连长之前,李天元干过农机、兽医、出纳,一直工作在九连,甚至很少下山进城。1999年,一六四团开展民选连官活动,李天元以全票当选为九连副连长。虽为副  相似文献   

20.
西出南昌40公里,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型综合垦殖基地——国营云山垦殖场。在这里人们都知道有个“武装迷”。他,就是垦殖场人武部部长陈玉毛。大家爱称陈部长叫“老阿毛”。人们问到他为什么那么迷恋武装,一辈子和武装打交道,他总是乐哈哈地说:“别看我年近半百,两鬓斑白,可手一摸到枪,浑身就来劲,我这一辈子和武装工作拉扯不开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