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首先分析了噪声干扰以及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不足,着重在干扰反应时间及频率捷变信号适应性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了基于下降沿触发式的相参干扰反应时间长、易被操作手识别,且无法适应频率捷变信号等缺陷。为此,提出了基于脉冲簇识别的干扰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对抗雷达射频掩护中的优势,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窄带雷达分辨率不高,基于频率捷变信号"短时覆盖较宽载频范围"的特点,分析了随机频率捷变信号成像的可能性,提出了随机频率捷变信号成像的一般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和配合目标放飞实验,对随机频率捷变信号成像的数学模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窄带雷达可以用随机频率捷变信号成二维像,提高窄带雷达的距离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3.
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分选是电子对抗领域信号处理与应用的难题,探索新的分选特征参数是实现对频率捷变雷达信号高效准确分选的手段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Wigner-Ville分布(WVD)的频率捷变雷达信号相参特征的表述。介绍了典型频率捷变方式、频率捷变信号模型及WVD的离散过程,推导了频率捷变脉冲重构信号的WVD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频率捷变雷达信号的WVD二维图可作为一种相参特征的表述,且该表述可为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分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预警雷达在低空探测中受多径影响严重,导致雷达跟踪性能下降。而频率捷变作为雷达常规抗干扰措施,其捷变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多路径信号和回波信号去相关、减小其影响。为此,首先建立了多径模型,计算了雷达多路径传输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频率捷变的去相关特性,得出了不同多路径路程差去相关所需要的捷变带宽。紧接着,建立雷达回波仿真模型,对不同捷变间隔情况下的单脉冲回波和积累后的信噪比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捷变带宽越宽,对多径改善越好,但对于目标回波受多径影响不大的位置,捷变没有改善效果,相反信噪比会有少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捷变频雷达是一种抗干扰能力很强的新体制雷达,而扫频干扰是干扰捷变频雷达的一种有效方式。首先分析了捷变频雷达的主要特性,并对扫频干扰对抗捷变频雷达的技术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建立随机捷变频雷达被干扰概率仿真计算模型,运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实例计算,分析了影响扫频干扰雷达的干扰效能主要因素和非影响因素,得出一些有利于雷达和干扰机进一步改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箔条在与有源干扰结合使用时会比使用单一手段更有效。应用箔条可能会强迫雷达采用MTI或多普勒处理,这样可使雷达无法使用脉间频率捷变,而且箔条扩展到无模糊距离以外会使雷达无法使用脉冲重复频率参差,这两种因素为对相控阵雷达复合干扰开辟了道路。比较了复合干扰与有源和箔条分别干扰相控阵雷达后的压制比,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干扰效果比箔条干扰效果在随距离的变化过程中至少在3倍以上。与有源干扰相比,在30 km之内复合干扰比有源干扰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为实战条件下提高飞机生存率,具有较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宽带多维雷达信号,在宽带噪声调频信号中通过频率捷变的方式融合非线性调频信号,将探测信号隐匿于宽带噪声调频信号中,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的同时实现对目标的探测。仿真表明该信号具有较好的隐蔽性,且兼具探测与干扰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分选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频率捷变雷达信号分选算法。将频谱主峰图归一化中心矩和时频域能量分布归一化值构成相参特征向量,用SVM分类器实现自动分选。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低信噪比下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分选准确率,当信噪比为5 d B时,信号分选准确率达到96.33%,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构建逼真的复杂干扰环境是进行全面、客观、科学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的基础,针对新型制导雷达采用的旁瓣对消、旁瓣消隐、脉冲压缩、脉冲多普勒及频率捷变等抗干扰措施,传统干扰方式所构成的电磁干扰环境已不能满足其抗干扰性能评估的需求。依据制导雷达的技术特点,构建了针对其抗干扰措施的新型干扰方式,首先分析灵巧噪声干扰、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及重复转发干扰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不同参数下获得的干扰效果进行了对比,为制导雷达抗干扰性能评估电磁干扰环境构建提供了依据,有效满足了其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欺骗干扰难以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形成有效干扰的问题,研究了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进行欠采样转发干扰的方法。通过建立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有限时长欠采样转发干扰信号模型,分析欠采样转发干扰对调频斜率极性捷变SAR的干扰效果。给出假目标数目、位置以及幅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讨论欠采样周期对干扰效果的影响。利用数字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雷达信号个体识别是雷达信号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雷达"指纹"特征参数的选取、雷达"指纹"特征参数的高精度测量以及雷达信号个体识别算法是雷达信号个体识别的3个关键技术.提出了将贴近度运用于雷达信号个体识别中,采用了基于阀值原则与贴近度原则相结合的识别手段,给出了个体识别流程和个体数据库中特征参数权重更新手段.理论分析与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地表反射引起的波瓣分裂效应对UHF波段雷达干扰站干扰性能会产生严重影响,必须研究改善的方法.首先讨论了多路径传输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地表反射的干扰方程模型;其次提出了单波瓣覆盖和零点填平两种改善波瓣分裂效应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对CFAR检测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形成的假目标干扰对雷达CFAR检测的影响和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生成机理,给出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产生方法。在此基础上,以雷达一次搜索周期内虚警、漏警造成的检测代价作为检测性能指标,分别分析单元平均恒虚警检测器、有序恒虚警检测器、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在间歇采样转发假目标干扰下的检测代价。着重分析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关键参数对检测代价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间歇采样转发产生的多个假目标显著提高了雷达的检测代价,检测代价受转发占空比、转发功率的影响较大,而受转发频率影响较小。在三种恒虚警检测器的对比中,剔除和平均恒虚警检测器相对于另两种检测器的检测代价更大些。  相似文献   

14.
崔瑞  贺彬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5):138-141
由于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一种新体制雷达,一些用于评估常规体制雷达干扰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对于ISAR来说并不适用。综合考虑雷达干扰的原理和图像处理的理论,从ISAR目标识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对ISAR压制干扰效果的评估方法,即采用干扰前后ISAR目标识别特征中矩的变化来定量评估干扰效果,仿真结果表明了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反导雷达使用宽带信号对目标进行一维成像,检测目标几何特征的特点,从弹道导弹(BM)弹头雷达一维像(HRRP)特征出发,参照宽带线性调频雷达成像原理,讨论了对BM弹头HRRP可采取的几种电子干扰措施,包括对BM弹头HRRP的模拟和遮盖,给出了模拟BM弹头HRRP时所需生成的各信号特征,分析了每种遮盖干扰信号的功率利用情况,最后分析了每种干扰措施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为评估雷达系统的效能优劣,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雷达系统效能评估模型,引入施密特正交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解决了由于指标间的多重相关性导致的结果失真问题,并以某型雷达及其三种改进型的系统效能评估为例,进行了实例仿真,为评估和改进现有侦察雷达的效能提供了参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部雷达保障校正射击时各个雷达获得的数据精度不高、数据传输自动化程度低、炸点坐标缺乏数据融合等问题,采用VC++和SQLServer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并实现了炮兵雷达组网校射评估系统。讨论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软件结构。同时根据最小方差原则,按照各雷达的精度分配权值,设计了多雷达组网对炸点测量数据最优融合估计的数据融合算法。通过实弹射击保障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雷达对炸点数据测量的精度及炮兵指挥自动化能力。  相似文献   

18.
范英飚  孙涛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3):125-127,136
对雷达信号进行仿真,必须贴近实际情况,现在影响雷达的环境因素多种多样,就针对雷达杂波仿真的实现问题进行了研究。从相关杂波的仿真、杂波功率谱计算的原理、雷达杂波的幅度分布、仿真结果的实现4个步骤进行论述,最后以实例进行Matlab计算仿真,最终结果表明可以准确实时地反映复杂环境下雷达杂波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波形分集是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主要特征之一,设计性能良好正交波形集是实现MIMO雷达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噪声MIMO雷达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利用混沌序列设计正交波形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混沌序列的MIMO雷达正交波形集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两种典型混沌序列设计二相编码正交波形的设计结果,分析了波形集相关性能,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在算法效率和波形多样性方面优于传统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20.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的目标选择方法主要采用"先入为主"和"录取对比"方法。从影响目标选择的误差因素出发,对这两种目标选择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选择点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且由于受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和目标机动误差的影响,基于选择点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不适应超视距应用。蒙特卡罗仿真表明,预定目标上释放冲淡干扰时,基于选择点的预定目标选择方法已基本不具备预定目标选择能力,超视距情况下正确选择预定目标的概率低于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