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系统效能评估是体系建设的的重要内容.给出了基于ADC方法研究的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可用性和可信性定量评估模型,并结合应用示例评估了两种作战模式下某防空系统的作战能力和系统效能,通过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系统效能评估是体系建设的的重要内容.给出了基于ADC方法研究的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可用性和可信性定量评估模型,并结合应用示例评估了两种作战模式下某防空系统的作战能力和系统效能,通过评估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体系结构分析是体系研究的重要部分,依据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建立原则,从体系的组成属性、组织形式、结构形式三方面构建了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的基本体系、编制体系和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深入分析了各体系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最后给出基于复杂网络结构的体系优化理论,可为陆军武器装备综合集成体系的建设和评估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评估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对于武器装备发展论证、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作战试验开展、作战使用保障、实战化训练等具有重要意义。从任务、能力、结构、演化4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分析的总体框架,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任务贡献度、能力贡献度、结构贡献度和演化贡献度的内涵并分析了相关示例,提出了基于"探索性分析+"的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流程,为具体任务中武器装备体系贡献度评估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武器装备体系论证的特性出发,采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方法对UPDM (Unified Platform for Defense Modeling)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基于UPDM的武器装备体系建模方法和建模过程.通过分析使命能力,确认与任务相对应的场景,建立基于时序的能力与任务描述模型,实现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所需的指控过程与多个杀伤链场景,并对模型的时序逻辑进行形式化的测试与验证.建模方法具备武器装备体系模型验证能力,为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性能和作战效能评估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武器装备体系论证评估系统建设需要,从满足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型一体化总体设计、模型资源利用效率和论证任务完成时效性要求出发,重点研究了武器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模型开发方法、组合重用、快速构建集成等三项关键技术.提出了贯穿现实空间到仿真空间的分阶段分层次开发方法、基于构件的模型组合重用、任务模型系统快速构建集成框架等关键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支持了面向武器装备体系论证的联合战役作战仿真模型研发.  相似文献   

7.
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反映了武器系统的总体特征,它是一个非线性、涌现的复杂综合体系。但现如今建模评估方法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深入,因而结合当前的发展实际状况与发展需求,将传统评估的单一指标主体化,构建了武器装备体系作战能力主体单元模型。并基于改进连续空间元胞自动机的建模思想,将武器装备抽象为一个个具体的类元胞关联涌现模型单元,分析其空间结构与关联关系,评估模拟基于涌现的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能力。实例验证了基于连续空间元胞自动机关联关系涌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呈现非线性、对抗性、动态性等特点,武器装备体系的建设发展对评估模型的应用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贝叶斯网络具备对武器装备体系的效能与指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的良好映射能力、对动态过程良好的描述能力、良好的推理分析的能力,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成为了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论述了武器装备体系的作战效能评估以及贝叶斯网络的发展现状,及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武器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MAS的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评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Agent和MAS引入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和评估研究中,提出了基于MAS的作战仿真模型,详细讨论了MAS的体系结构、Agent的内部结构、Agent的编程实现和作战过程仿真的具体步骤,为建立作战能力仿真和评估模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基于对陆军合成师作战能力仿真评估系统的需求分析,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开发了实用的仿真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10.
陆军仿真模型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建模与集成的复杂度,本文基于模型组件化技术,设计了模型组件库、对象库,通过逻辑组合实现了基本库和作战单元库,并以可组合的模型服务实现不同分辨率、异构模型的聚合集成目标,使得陆军作战仿真模型具备模块化、可复用、可扩展和可控制的应用特点和战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1.
按照系统科学观点,ICF激光装置应归类为复杂巨系统,具有一般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我国ICF激光装置研制符合典型的系统工程实践,包含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一般应用,以及基于我国宏观系统环境特点的综合集成方法论的独特探索。系统方法论是这个实践的灵魂。基于战略发展需要,应建立我国ICF激光装置系统工程管理框架与规范。  相似文献   

12.
防空C3I系统作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认识防空C3I在现代防空作战中的作用,了解我军防空C3I的作战效能,立足我军防空C3I装备现状,根据其技术性能及作战使用方法,依托已有研究成果,采取新的研究思想,运用WSEIAC法评估了防空C3I的作战效能.这种评估思想紧贴防空作战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衡量了防空C3I在作战中的性能发挥程度,对今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运行的实际情况,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基于Kraljic模型将装甲装备器材分为重要器材、关键器材、一般器材和稀缺器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系统。分析了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及系统中器材仓库的外部接口和内部器材请领流程,并以某集团军各级器材仓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实践证明,采用多Agent仿真的方法研究装备保障体系供应保障活动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宏观把握部队装备保障的运行规律,提高部队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从研究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基本概念入手,系统构建了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的内容体系框架,并依据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训练和作战使用流程,对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项目进行了总体设计,可为开展陆军装甲装备作战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陆战场无人化、智能化作战需求及其对指挥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以美军为典型样例对无人装备的指挥信息系统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对无人装备作战指挥信息系统体系架构进行构想,并提出未来需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最后对军队无人装备指挥信息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装备不经部队试用就批量生产交付部队使用,是导致新装备质量水平低、长期不能形成保障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展部队试用是提高新装备的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促进新装备尽快形成作战、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开展新装备部队试用工作的必要性,探讨了新型装甲装备部队试用的基本任务,并对如何开展装甲新装备部队试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综合实验方法对新型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是新型陆军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综合实验的成功运用必须得到相应系统的支持。针对支持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分析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流程和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为支持系统的具体构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综合实验方法对新型陆军部队作战能力进行分析评估是新型陆军部队建设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综合实验的成功运用必须得到相应系统的支持。针对支持系统所需具备的功能,设计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模块,详细分析各功能模块间的信息流程和支持系统的应用过程,为支持系统的具体构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装备物资供应的特点,对传统平衡记分卡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装备物资供应平衡记分卡,分为部队用户、业务流程、保障服务、训练与创新4部分。基于建立的装备物资供应平衡记分卡及其因果关系分析,可以有效的评价装备物资供应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为装备物资供应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