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民兵》2008,(10):13-13
袁殿华是一名一级伤残军人。他退伍后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顽强的毅力艰苦创业。带领数十名残疾人走上致富之路。他的事迹,集中反映了我国残疾人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示了一名伤残军人为党和政府分忧,帮战友解难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不仅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而且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2.
他是一位军校教员,为了帮助一个残疾青年实现自己的夙愿,他义务做起了他的游泳教练; 他为了实现这个残疾青年的第一个夙愿——横渡琼州海峡,将急需住院手术的妻子送回老家,并为其取出了家里仅有的一万元私蓄,从而使这个残疾青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横渡琼州海峡的残疾人; 他几年如一日地默默帮助着这个残疾青年,用爱心和汗水把这个残疾青年浇灌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征服英吉利海峡的残疾人——  相似文献   

3.
主人公小传:张玉贵,男,43岁,中共党员,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李村镇人, 1984年入伍,1985年3月参加边境防御作战,两次荣立二等功。1989年退伍后,被分配到菏泽减振器厂当车间工人。2001年工厂倒闭,张玉贵下岗失业。下岗后的他,捡过垃圾,收过破烂,卖过水果。2005年,他开始以为路人擦鞋为生,同时陆续帮助48名残疾人掌握了擦鞋技术,实现了就业。4年来,张玉贵一直坚持每个月用10天时间免费为群众擦鞋,每逢重大节日还免费为军人、老人、残疾人服务。2008年3月9日至9月20日,他和爱人刘永玲先后走遍山东省17个地市,后经河北、天津,最后到北京义务为群众擦鞋服务,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北京奥运,通过自己的学雷锋行动,传播文明新风。他先后荣获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菏泽市"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菏泽市十大慈善人物"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居湘 《兵团建设》2006,(12):51-51
为唤起公众关注残疾人的意识,1982年12月,第37届联大通过了《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并宣布1983年至1992年为“联合国残疾人十年”。1992年10月14日,联大通过决议,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决议吁请联合国各成员国高度重视纪念国际残疾人日,并要求各成员同和有关组织继续开展持续有效的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5.
他是功臣,却从不居功自傲;他是一名残疾人,却有着坚强如钢的意志。在他的履历上记载着这样一串闪光的足迹:1979年,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他浴血疆场,荣立一等战功;两年后,在组织民兵实弹投掷训练时,为保护参训民兵的生命安全,他失去了右臂;他在人武战线默默奉献了17个春秋,在前年的抗洪抢险战斗中,他率领民兵冲锋在前,荣立集体三等功。他就是洪湖市戴家场镇人武部副部长余礼标。 1976年,18岁的余礼标高中毕业后,穿上了他渴慕已久的绿军装,当上了一名炮手。他勤学苦练,很快成为闻名团队的优秀炮手。1979年,他随部队参加了边境自卫反击战。他机智果  相似文献   

6.
身残心不残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家澡堂里,一个失去双手的老人洗澡时用脚搓腿,靠在门框边上下搓背。这时,一个失去右手的中年人走上前温和地说:“大伯,我帮你搓澡吧!”说着就用一只左手为老人搓起背来。他,就是河南省泌阳县沙河店棉花库工人、共产党员叶道坦。1970年,年仅20岁的叶道坦参军了。同年8月一次军事演习中,他右手被炸掉,胸部、脸部被炸伤,叶道坦成了残疾人。1972年,叶道坦退伍回乡被安排在泌阳县沙河店棉花库当工人。小叶一上班,大伙都说他象个加足了油的动力机。每当收购旺季过后,垛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通许县退伍军人李继青带领残疾人办起了糊精厂,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今年3月份,他被评为河南省扶贫先进个人。李继青在部队学会了制作糊精的技术。1984年他退伍回到了通许县四所楼乡岭西村后,发现本村有不少农民还没有摆脱贫困,特别是残疾军人,穷得吃油买盐的钱都没有。如何使这些人脱贫致富呢?他与  相似文献   

8.
66岁的美国空军退役中校唐·罗迪沃尔特,驾驶自己的小飞机,耗时4个月,飞行2.1万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下半身瘫痪而能完成环球飞行的残疾人。他现在是美国“轮椅飞行员协会”的创始人,该协会现有300多名持有特别飞行执照的残疾退役战士。你也许读过苏联小说《真正的人》里面详细描述了无脚飞将军阿历克赛在截除双脚后,戴上假肢经  相似文献   

9.
4月22日星期一晴今天,我到我的贫困帮扶户胥树城的家中去了。胥树城是四团酒业公司的老职工,老实能吃苦,从酒业公司还叫副业队的时候,就开始从事酿酒工作。胥树城家里有三口人,除他之外还有老伴和女儿。他老伴儿不是职工,女儿是残疾人,一家三口就靠胥树城的退休工资过日子。前年,公司党支部经过研究,同意上报他的女儿胥慧为低保户。自从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老胥的日子也好过一  相似文献   

10.
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大会上,一位拄着双拐高位截瘫的获奖者在一片掌声中走向领奖台。领奖台并不高,他却足足用了5分钟才登上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残疾人,24年间植树1万多棵,培  相似文献   

11.
刘书田 《国防》2014,(12):63-63
最近,来自北京市大兴区的模范退伍军人、双拥先进个人张桂强同志又获得殊荣——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双拥模范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张桂强1985年退伍,当时被安置在区电力系统劳资科,有一份不错工作和稳定收入。但当他看到乡亲们因缺乏现代农业技术致富乏力后,觉得作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不能袖手旁观,要帮乡亲们脱贫。1988年他辞职返乡,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们走农业创新致富之路。他为农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把困难户、残疾人、退伍老兵等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免费提供运输车辆,  相似文献   

12.
“八一”前夕,笔者到黑龙江省宝山农场了解农场武装部长吴景昌帮扶残疾人陈秀兰一家的事迹。采访中,笔者被吴景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博大爱心深深地感染着,不禁沉思,吴景昌这样一个年近五十、快要退休的武装部长,是什么精神支撑,十年如一日为一个残疾家庭倾心尽力,他又以怎样的博大情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随着采访的深入,笔者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祝榆生是我们敬仰的老领导,1938年参加八路军,在延安抗大入党,2003年离开工作岗位,为革命工作了65个春秋。2014年10月去世,享年96岁。祝榆生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只有职高文化,没有大学学历、没有教授头衔,却是受人尊敬的高等学府的教育家,作为模范军事教育工作者出席过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他没有工程师职称,却当上了设计坦克的科学家,获得了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他当三代坦克总设计师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个独臂残疾人担任国家重点项目总设计师,第一个66岁高龄首次担当总设计师,第一个当过兵、打过仗的总设计师,第一个没有装甲兵背景的坦克总设计师。然而,他却把三代坦克带进了世界先进行列。今天我就想和我们的首席科学家与科技带头人说说祝榆生当总师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4.
新人新事     
三务干部 云南省会泽县梨园乡小街村党支部书记、民兵营教导员沈开德,坚持从务党、务政、务民兵组织入手,强化了党支部、村委会、民兵营的堡垒作用。他被县乡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魏相智) 昔日“折超鸟” 今日“领头雁” 云南省镇沅县按板镇文牍村民兵苏文良,由于发生意外失去了一支右臂,成了当地“一只折翅鸟”。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没有气馁,更加刻苦  相似文献   

15.
数据对"三无"人员、重度残疾人、儿童和老人等困难群体实施门诊、住院和资助参保救助,共救助20万人次,投资7750万元。为3.6万人次的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基本生活津补贴,并进行了免费体检,投资2942万元。建成团场养老机构9个,总投资3946万元。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通化市白山羽绒服装厂厂长、复退军人企业家梁忠志,用自己的爱心托起扶贫助残的太阳,被评为“全国军地两用人才先进工作者”。1972年3月,梁忠志告别了军营,回到通化市二道江区长胜村。这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却有着一大批贫困户和残疾人,梁忠志决定闯出一条能够使众多乡亲摆脱贫困的路。他找到村委会,提出要办一个由贫困户和  相似文献   

17.
梨树县杏山多西八大村退伍战士杨友,拉起一个民兵排办起了一个福利彩印厂。一年半的时间纯利润达16万元,使全村残疾人和军属脱了贫。1983年底,超期服役的杨友退伍回到家乡,担任村里的民兵副指导员,看到全村残疾人和军烈属及  相似文献   

18.
用生命追求艺术,用生命点亮人生。这是一个残疾女孩的真实写照。史晓慧的作品《太阳花的微笑》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残疾人书法、绘画大赛金奖时,这个美丽的女孩手捧奖杯,代表全国残疾人书画家用手语"说":我创作《太阳花的微笑》,是想表  相似文献   

19.
一个残疾人占50%以上的小厂——江西省武宁县植酸福利厂,今年3月,奇迹般地研制出了皮肤病的克星——“907”高级疗肤露药液。经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鉴定和几家大医院的临床试验,有效治愈率达95.8%,填补了我国医药史上的空白,同时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证书。过去,靠着国家救济艰难度日的残疾人,现在,在这里呈现出勃勃生机;过去,穷得连肚子都填不饱的特困户,现在,在这里致富脱盆! 在这里,一群残疾人自信、自强、互爱,“扬长避短”,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开创新的生活,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承认。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玉环县清港镇塘头村退伍军人蔡德玉创办福利鞋厂,为残疾人谋利益的事迹,受到了广大群众和政府领导的赞誉。1984年以来,蔡德玉连续4年被省、地、县评为优秀退伍军人、优秀共产党员和扶贫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