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2007年8月2日,一支俄罗斯考察队进行了俄罗斯历史上最大胆的北冰洋水下考察。考察队成员包括俄罗斯国家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和杜马议员格鲁兹杰夫等3名政府要员。在北极厚厚的冰盖上,考察队凿开了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洞口,放下了2艘载人深潜器:"和平一号"和"和平二号"。"和平一号"率先抵达深达4261米的北冰洋海底,在黄色沙砾构成的海床上插上了一面高1米的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并留下一个密封舱,里面有考察队和国家杜马给后人的信件。寒冷的北冰洋最近突然成了俄罗斯与西方新的冲突点。  相似文献   

2.
二战结束后,随着美苏两大阵营对立的态势越来越明显,英国领导人逐渐认识到了北冰洋的军事重要性。然而,由于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一般水面舰船根本无法靠近。因此,美国海军利用潜艇远航北极地区的尝试一直在悄悄地进行。1946年,美国海军派出"阿图尔"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侦察北极地形,但"阿图尔"号潜艇在冰下潜航尚不足180米,其潜望镜就被冰块撞坏了,只得无功而返。1947年夏及1948年夏,美国海军先后派出"帆鱼"号潜艇及"鲤鱼"号潜艇前往北冰洋,但最后的结果却仍是铩羽而归。1952年,美国海军又派罗伯特·麦克韦西艇长率"(鱼工)鱼"号潜艇远航探测北冰洋的冰下情况,但只在北冰洋潜航8小对(航行20海里),就不得不掉头返航了。"鹦鹉螺"号核潜艇在美国海军列装后,其潜航能力超长的特性终于为美军进入北冰洋腹地提供了绝佳的前提条件。而且,作为一艘全新的核潜艇,它还可以制造自身所需的氧气及饮用水,这更为美军决定派其远航北极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不过,由于有前4次常规潜艇北极探险失败的教训,美国一直对远航北极持慎重的态度。随着冷战气氛越来越浓厚,核潜艇试航北极也越来越成为一种战略上的需要。因此,美国领导人做出决定:派遣核潜艇秘密远航北极。  相似文献   

3.
8月2日,俄罗斯科考队员从北极点潜至北冰洋洋底并在那里插上金属国旗,俄总统普京亲自给科考队员打电话表示祝贺。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凯西随即发表声明说,虽然俄罗斯科考队在北冰洋海底插放了俄罗斯国旗,但这一做法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冰雪覆盖的北冰洋看似平静,实则已经风起云涌,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4.
张磊 《当代海军》2009,(11):8-11
“北冰洋”号船员离奇被蒙面人殴打 悬挂马耳他国旗的“北冰洋”号载重4000吨,长97米,是一艘在马耳他注册的货船,船上15名船员全部来自俄罗斯。7月23日,这艘货船装载价值1300万美元的原木从芬兰出发前往阿尔及利亚,原定于8月4日抵达阿尔及利亚北部港口城市贝贾亚卸货。但是在原定抵达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北冰洋”号却无影无踪。  相似文献   

5.
自去年8月2日,俄罗斯在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俄罗斯国旗后,历来对北极资源垂涎不已的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纷纷迅速做出反应。作为对俄罗斯举动的回应,美国仅在4天之后,就派出了海岸警卫队“希利”号重型破冰船驶往北极海域展开“科学考察”,而其他国家也不甘落后,为了能在资源丰富的南北极分一杯羹,纷纷开始着手建造新型破冰船或对原有破冰船进行升级改造。今年1月,韩国史上第一艘破冰船“ARAON”号就开始在韩国进重工业影岛造船厂铺设龙骨。一时间,随着极地资源争夺的升温,各式各样的破冰船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毫无疑问的是,将来寒极水域一旦爆发战事,这些破冰船自然会成为先行一步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6.
蔡一清  深蓝  朱明 《当代海军》2007,(10):64-65
今年是国际极地年,世界各主要海洋大国围绕北冰洋的开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回应俄罗斯在北极点下的海床安插国旗,美国海岸警卫队所属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当地时间6日启程,开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7.
防务     
俄罗斯计划在北极 建永久军事基地 俄罗斯国防部新闻中心9月8日发布通告说,俄罗斯计划在北冰洋新西伯利亚群岛为北方舰队建设永久性军事基地,以实现俄罗斯对新西伯利亚群岛的常规化巡逻。近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派出舰艇编队在北冰洋地区巡航。  相似文献   

8.
刘江平 《当代海军》2008,(12):14-17
近期在北冰洋发生的军事行动令人瞩目 事件一:北极“争夺新航道”的角逐正愈演愈烈。路透社8月11日报道说,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希利”号重型破冰船将于本周启程前往北极,以确定阿拉斯加以北大陆架的延伸长度,并收集数据,绘制航海地图,以宣布对那里的新航道享有通行权利。  相似文献   

9.
张志昌  韩兵  陈宇 《环球军事》2012,(16):26-27
7月24日,俄罗斯((观点报》称,俄专家鉴定研究所所长尼古拉·帕夫留克表示,建议将北冰洋改名为“俄罗斯冰洋”,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北极海域管辖权争端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俄罗斯始终强调经济利益在俄罗斯北极政策中的重要地位,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战略优先观,在北极部署大量军事和准军事力量,不断加大在北极的军事活动力度,以确保其在北极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0.
5月27日,丹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挪威5国高官在格陵兰岛举行会议,商讨如何解决北极领土归属争端。这是北冰洋沿岸5国争夺北极领土资源的最新举动。5国在声明中说:“我们将根据国际法采取行动……确保保护和保存北冰洋脆弱的环境。我们计划一道努力,包括通过国际海洋组织,加强现有措施,并且推出新的措施,改进海上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船只在北冰洋上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当代海军》2007,(10):5
加拿大总理8月10日在加北部的雷索卢特湾发表声明说,加将在北极地区建立两个军事基地,其中包括该国在北极地区的首个深水港,加强在北冰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深水港将建在巴芬岛的南尼斯维克镇,建成后将为北冰洋巡逻舰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2.
李大光 《当代海军》2009,(11):15-17
疑为以色列幕后主导 7月于英吉利海峡失踪、8月17日于西非外海寻获的俄罗斯货轮“北冰洋号”,日前再度传出是因载运准备出售给伊朗的飞弹而被以色列监控,以方策划劫持事件,让俄罗斯政府出面搜救,以阻止飞弹运至中东。欧洲联盟海盗问题特派调查员库左表示,俄罗斯籍货轮“北冰洋”号被劫持事件可能是以色列为阻止导弹运至中东,而从幕后主导的。  相似文献   

13.
残酷的巧合——演习变成悲剧   2000年 8月 14日清晨,从俄罗斯国防部传出消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俄海军举行的一次演习中因出现机械故障,现沉没于巴伦支海海底,共有 107名官兵被困。随后的消息证实,“库尔斯克”号 8月 12日就出事了,潜艇上共有 118名海军官兵。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由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制造, 1994年 5月下水, 1995年 1月加入现役,是 "奥斯卡 II"级战略核潜艇。船体长 154米,宽 18.2米,吃水 9米,排水量 1.39万吨,由两个核反应堆提供动力。深海行速可达 30节,水面航行速度为 15节。最大下潜…  相似文献   

14.
郭之珂 《当代海军》2009,(11):12-14
遍体文身,是“生态学家”还是海盗 俄罗斯8月17日表示,已经找到了失踪半月多的“北冰洋”号货轮,船上15名俄罗斯船员皆安然无恙。但是围绕该货轮所产生的一系列疑问和谜团却远未得到解答。比如:货轮在瑞典海域是否真的遭到过袭击?这是一起发生在欧洲水域的海盗劫持案还是肮脏的商业纠纷所致?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不会忘记2000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件。今年8月31日,俄又发生类似悲剧。俄海军11月级退役攻击核潜艇K—159号再次沉没巴伦支海。而这两艘核潜艇所在北方舰队的驻地正是世界最北的城市、被称为“北极明珠”的港口——摩尔曼斯克。它牢牢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在俄罗斯学习和工作期间,一个深冬的假日我有机会探访了这座神秘的北极军港,走进北极圈,走近北方舰队。作为一名学习  相似文献   

16.
"鹦鹉螺"号和"鳐鱼"号都是在7~8月份北极的夏季前往北极的,自然条件相对良好,日平均气温为-1℃。然而,冬季的北极日平均气温则低于-60℃,并且寒风刺骨,黑夜永驻。辽阔无垠的荒原上,偶尔能看到一点黯淡的月光。在如此冰冷的北极找到冰裂,比夏季不知要困难多少。还有,冬季的北极冰裂缝隙中的水面,有一层薄冰覆盖,其厚度有多大?潜艇从那里上浮时,能否撞开?艇体会否受到损伤?咨询北极专家得知,冬季在北极生活的鲸也经常需要冲撞冰层上浮水面呼吸新鲜空  相似文献   

17.
北极,终年冰雪覆盖。环绕北极的北冰洋,夏日数不清的冰山冰块涌动,蔚为奇观;冬日广袤无边的洋面大部冰封,看不尽的银装素裹。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核动力潜艇接二连三闯进这片神秘的领地,使冰冷沉寂的北冰洋也成为世界军事舞台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岁末.俄罗斯议员驾乘钛合金制作的潜艇在北极地区4300米深的海底插旗举动,再次敲响了大国向海洋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9.
金石 《环球军事》2010,(1):41-41
2009年11月10日,美国海军对外,公布了其“北极路线图”,宣布将在2011~2015财年内,配合海岸警备队和其他机构,整理出适合在北冰洋进行军事活动的水面舰艇、设备、人员等方面的数据,为部署水面舰队打下基础。这是近年来美国针对北极变暖采取的最新动作,也向外界发出了美国海军进逼北冰洋的强烈信号,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的“大绿色舰队”将染指北冰洋,为争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打头阵。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2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公布了一份北极战略规划——《2020年前及更远的未来俄罗斯联邦在北极的国家政策原则》。根据这一规划,俄罗斯将在北极部署一支专门部队,即组建“北极独立部队集群”,同时加快俄边防部队的军事现代化进程,建立边防部队对北极的有效监视和反应机制。其卫星。空军.海军也将更为密集地巡逻北极,以维护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利益和保持在该地区的“领先优势”。俄罗斯的这一举动,再次引发各国对北极地区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