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宽 《宁夏科技》2001,(4):16-17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才能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创新体系建设是强化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也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途径不可能完全雷同。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特点,准确定位,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正确处理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区域创新体系与…  相似文献   

2.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也明确了是由5个方面组成: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这5个体系中,我觉得国防科技工业的创新体系是跨区域的,它的内涵其实包含了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还有中介服务体系,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大程度上的优化配置资源,有效地实现军民资源共享、互动。从…  相似文献   

3.
杨越  戚刚  曾立 《国防科技》2018,39(3):083-091
基于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的视角,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区域、多行业、多部门之间高密度的交互和关联,其复杂性和开放性也决定着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阐释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指出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4.
基于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的视角,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进行了研究。由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区域、多行业、多部门之间高密度的交互和关联,其复杂性和开放性也决定着其发展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用系统科学的理论阐释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指出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应遵循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创新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但现有研究不足的理论领域.文章通过对相关概念体系的辨析,初步给出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的基本概念,以此为基础总结分析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的五大特点,并在结论中概括了我国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的实践状况,凸显了国防科技创新管理理论研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正>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国家及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的提出,西安市面临着以深化军民融合来带动地区经济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梳理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现状,归纳总结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特点,深入分析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产业园区集聚、创新联盟引领、重大项目承载等西安军民融合区域科技创新实践路径,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并且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7.
建设科研与教育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科研与教育的紧密结合,是知识创新体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论述准确认识知识创新是准确认识知识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分析了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现状及其我国知识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内外兼修培育军民融合型企业创新主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熊彼特创新理论创立以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创新是一个系统性问题。于是,在1987年,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C.Freeman)在对日本战后经济腾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概念。虽然,“国家创新体系”中包含众多的主体,但不争的事实是,这个体系的核心是企业,而系统的其他部分参与创新的目的是为其服务。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7年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  相似文献   

9.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英文缩写为NIS)在国内外的科技政策研究界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都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区域反导作战体系涌现性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璐  邢清华  李响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3):24-28,49
为有效评价区域反导作战体系的涌现性,阐释了区域反导作战体系涌现性的概念,给出了体系涌现性的判定原则,在分析子系统级和系统级作战能力指标基础之上,充分考虑体系的涌现行为,指出了体系级的作战能力指标,并以此作为评价体系涌现性的依据,分别给出了各项涌现性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从而为区域反导作战体系涌现性的定量评价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传统基于还原论的效能评估方法无法有效处理网络化体系效能的整体性评价问题.提出了网络化体系效能评估建模的创新理念,建立了网络化体系“两级五层”效能评估建模框架,对各层次效能的建模及指标间的关联关系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以网络化作战体系对抗OODA指挥周期和OODA环鲁棒性评估为例,演示了体系各层次效能指标建模和指标间关联关系研究的具体方法和过程,从而为具体体系的效能评估研究和指标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体系结构设计需求,分析了目前体系结构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系统的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体系结构产品设计方法与体系结构产品描述过程,给出了基于该方法的体系结构产品设计示例.基于综合系统的体系结构产品设计方法集成了IDEF、UML和Petri网各自优点,为区域防空网络化作战体...  相似文献   

13.
徐辉 《国防科技》2015,36(2):67-71
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既要充分依托国防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统筹国家民用科技领域的创新资源,实现两个体系的互动耦合,是对传统合作创新内涵的深化和升华.在介绍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双重导向及其协同,阐述了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加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军民融合科技协同跨越军地,必须要处理好边界和国防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清晰认识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在融合创新中的作用,尊重科技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发挥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离不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部门、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一样,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同样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军民技术转移与共享的国防科技创新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全面研究了军民技术转移与共享的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分析了建立新型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要素,提出了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9项措施和建立开放式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6项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陕西省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剖析了创新体系缺失的原因,构建了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中介和金融机构为沟通桥梁、大学和科研机构为研究支撑的新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基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布局等基本要素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一学科理论创新发展的程度.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化,有助于促进学科理论体系趋于成熟和完善.近年来,军事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军事法学研究者围绕军事法的概念与调整范围、军事法的独立部门法地位、军事权、军事法体系以及军事法学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创新研究,有力提升了军事法学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准,将军事法学研究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地方创新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以企业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创新体系的不断发展,向中介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研究中介体系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成为改革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以区域反导体系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涉及的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等军事概念问题进行了阐释,定义并表示了区域反导体系结构所包含的节点类型、连边类型。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超网络概念,建立了区域反导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框架及该框架的物理层、逻辑层和效用层超网络模型,最后给出了该超网络框架的2条基本性质,从而为区域反导体系结构关系的分析、评价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国防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防科技快速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国防科技创新管理,对推动我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军事院校在国防科技创新管理中面临的新形势以及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关于加强军事院校国防科技创新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