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刊中报苑     
兵团今年计划引进拾花工约40万人今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760万亩,计划引进拾花工约40万人,其中引进疆内拾花工约20万人。今年,兵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拾花工的组织和管理,及早部署拾花工引进协调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处理拾花工引进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及时掌握拾花工引进工作动态。截至9月9日,兵团已引进拾花工14.45万人,其中,引进疆内拾花工5.15万人。(兵建)  相似文献   

2.
善待拾花工     
崔钰雪 《兵团建设》2004,(12):12-13
今年,兵团棉花播种总面积达690万亩,而拾花工严重短缺。仅石河子垦区就需要招收18万名季节性拾花工,但只有10万人到位,远未满足当地的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拾花价格一涨再涨,拾第一遍籽棉的价格达到了每公斤0.7元.比上年高出0.2元,但仍吸引不了内地贫困地区的农民来疆拾花,大片雪白的棉花开在地里,却来不及采摘,棉农焦急万分。  相似文献   

3.
农一师幸福城农场位于阿克苏市东南155公里处,塔克拉玛大沙漠西北边缘,距阿拉尔市26公里。现有耕地面积8.2万亩,总人口6836人,职工2113人,下属基层单位13个。2009年,全场种植棉花6万亩,总产籽棉3112万公斤,平均单产500多公斤,林果面积2.2万亩,果品总产1.3万多吨。  相似文献   

4.
有话直说     
《兵团建设》2012,(20):52
正车辆安全管理莫松懈"三秋"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交通事故频发的时节。去年,某团一名职工驾驶无牌照拖拉机在拉运棉花时搭载拾花工,由于操作失误致使拾花工摔伤致残。近年来,受益于兵团、各师出台的好政策,团场职工挣钱后大都购买了农机具,但有个别职工觉得办牌照要花钱,还要年审,太麻烦,无照无证驾驶,往往侥幸变成了惨剧。  相似文献   

5.
新镇礼赞     
张顺东 《兵团建设》2012,(Z2):110-111
这里因盛产棉花、水稻、红枣、香梨而闻名,这里的"红柳"牌甘草系列产品、"天山雪米"、"新开岭"牌棉纱畅销各地,这里的机械式棉花精量播种机及配套农业机械享誉区内外。农一师十六团地处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源头,海拔1025.4米,土地面积22.89万亩,耕地面15万亩。总人口1.33万人,在岗职工3669人,是一个集农、林、牧、工、商、文、卫为一体的现代化农牧团场。建花园式团场2012年,团党委以高标准规划建设职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新千年到来的时候,农一师党委在全师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开展大讨论的基础上,召开了师党委工作会议,结合农一师的实际,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确保2000年完成"九五"计划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农一师2000年经济工作的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3%,职均收入7000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棉花发展战略不动摇。农一师党委要求全师各级领导干部从自身优势和农业的比较效益较好的实际出发,坚持"稳粮、增棉、上林果、抓畜牧"的农业工作方针,把农业生产放在主导地位抓紧抓好。2000年全师农业生产计划正播面积185万亩,其中粮食50万亩(含复播),总产16万吨;棉花125万亩,总产300万担以上。造林  相似文献   

7.
据《兵团日报》报道入秋以来,农八师一四九团共从内地接来万余名拾花工。该团制定了3个"特别"政策善待拾花工,让已经在这里生活、劳动了十几天的拾花工非常满意。第一个"特别"政策是文化娱乐实行免费。拾花工住进连队后,该团电影队免费巡回为23个连队的拾花工放电影,每星期放1至2场;连队职工文化娱乐中心晚上免费向拾花民工开放,唱歌、跳舞、看书、看报、看电视,任其选择。第二个"特别"政策是医疗保健实行优惠。该团卫生防疫站、医疗保健站免费为拾花工检查身体,免费发放药品;团职工  相似文献   

8.
石春燕 《兵团建设》2008,(9):F0002-F0002,I0001
农一师10团始建于1958年,现有规划面积43.4万亩,耕地面积14.01万亩,总人口1.83万人,在岗职工5000人。10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兵团"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9.
心语     
《兵团建设》2012,(12):20
农一师阿拉尔农场八连职工耿青海:十年前,我落户八连,连里给我分了土坯房,帮助我承包了50亩地。现在,我种植的棉花籽棉单产420公斤,年收入有8万多元。去年,阿拉尔市农场实施保障房建设,我在市里买了一套楼房,家里的生活也稳定下来。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团、连两级领导给予的帮助,作为兵团人,我感到很自豪!  相似文献   

10.
农一师幸福城农场隶属于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9月份成立,现有耕地面积8.2万亩,总人口7356人,职工2016人。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苑     
三团:机采棉四分天下有其一 农一师三团今年购进了4台凯斯--2555型采棉机,从而使该团采棉机的数量达到6台。 "每台采棉机日采棉120亩左右,日采拾籽棉4至5万公斤,全期可采棉5000余亩,相当于500多个劳力。"三团机务科科长高利达说。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兵团曾出现秋季拾花劳力严重短缺的情况,加上2003年春季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故而着实让人为今年秋季兵团拾花劳力匮缺捏了把汗。方方面面的力量被动员,机采棉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对丰收已成定局的兵团700万亩棉田而言,2003年的收获仍需要大量的拾花劳力。当数十万内地拾花大军奔赴兵团棉田的消息传来时,丰收的棉花落袋为安,方有了着落。8月底来到兵团棉田的外来拾花工并没有看到盛放的棉花,新疆人度过了一个凉爽的夏天,而期待积温的棉花却错过了正常的花期。头一回来新疆拾花的"拾花妹"心里便有一丝不安,兵团植棉团场很快打消了她们的疑虑,各师、团的优惠政策不断传来,外来"拾花妹"安心了,她们在兵团700万亩棉田里看到了希望。人工采棉已延续数千年,机采棉正悄悄向这一传统采摘方式发出挑战。有关人士去年便预警:机采棉将碰落"拾花妹"的"饭碗",这可能是一种趋势,这也可能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农一师十四团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阿拉尔市建市的大好机遇,开拓创新,齐心协力求发展,万众一心奔小康。十四团坚持"棉花做大,大米做精,畜牧林果业做强"战略不动摇。今年将进一步优化大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四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标是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该团一是把棉花做大,今年棉花生产要继续在"做大棉花,降低成本,提高单产,优化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种植棉花面积9.2万亩,力争单产皮棉135公斤,确保总产皮棉25万担以上。该团继续实施棉花效益攻关,继续推广十大主体栽培技术。二是把大米做精,在水稻种植上,以"辽盐"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截至今年11月底,农八师一二一团农业职工已向团联合加工厂交售了1.08亿公斤籽棉,一二一团成为兵团第一个突破籽棉总产1亿公斤的农牧团场。一二一团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玛纳斯河中下游下野地垦区。全团总面积704.74平方公里,有可耕地面积75万亩,年播面积36.65万亩,主要种植作物有棉花、玉米、小麦、葡萄、番茄、"炮台红"西甜瓜、打瓜等。团场下辖58个农牧连队,公司、厂、站、服务单位39个,科、教、文、卫单位11个。该团有常驻人口4.11万人,1.27万户,流动和暂住人口1.46万人。全团从业人员1.19万人,有职工9080人,一线承包职工5135人。全团有各级干部1608人、基层党组织114个、党员3209人,有专业技术人员1404人,有离退休人员8200人。1951年,一二一团炮台镇作为农七师师部驻地,率先在玛纳斯河流域试种棉花2494亩,亩产籽棉12.5公斤,获得成  相似文献   

15.
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农一师4团7连,创造出了令同行们吃惊的数字,一个仅108名职工、耕地6505亩的连队,2007年完成生产总值877万元,职均收入突破25000元大关,创下了国家级边境贫困团场职工收入之最。  相似文献   

16.
农一师、阿拉尔市幸福城农场成立于1999年9月,隶属于新疆塔里木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祖国西部重镇阿克苏市东南155公里处,距阿拉尔市26公里。全场规划面积8.2万亩,总人口6836人,职工2113人,场领导5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故事JICENGGUSHI今年45岁的李翠兰是农八师一二一团三连的一名职工。从18岁就开始种地,她在连里算是"老把式"了。2011年,她种植的110亩机采棉虽然遭受了开春晚、播期迟以及前期风灾、后期低温等不利天气的影响,但亩产籽棉仍然达到了360公斤,纯收入11万元。到了当年年底,她算了一笔细账:按照人工采摘棉花平均2.2元的价格估算,每公斤机械采摘棉花只需花费0.5元,比人工采摘省1.5元左右,单产籽棉360公斤,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摘每亩节省400多元,当年仅拾花费一项就省下了3万多元。  相似文献   

18.
"冬闲"札记     
张泉 《兵团建设》2003,(12):13-14
又一个严冬降临。今年,农一师各团场"冬闲"将忙些什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笔者日前走访了塔河两岸部分团场。一团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水平低,冬季职工主要是挖排碱渠。部分农业连队拾花至第二年3月份,人工收割水稻也要延至来年1~2月份。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生产力得到解放。该团购买了4台大型挖掘机,替代了人工挖渠;购买了联合收割机,解决了割稻难;推广地膜植棉和科学种田提早了棉花生育期和产量,为提前完成拾花工作,开展冬季全员培训赢得了时间。通过"冬培"学习,职工群众对当前的改革发展政策有了深刻了解,思想认识上和行动上都发生了大变化。近两年来,职工利用冬季积运农家肥形成热潮;团畜牧站厩肥被抢购一空,原来无人问津的  相似文献   

19.
孙长江  王明献 《兵团建设》2007,(8):I0002-I0002
农一师五团组建于1956年,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属兵团边境团场。全团土地规划面积73.14万亩,现有耕地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两万亩、果  相似文献   

20.
善待拾花工     
棉花是兵团的支柱产业之一。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兵团的棉花种植面积一年年扩大,仅靠兵团职工群众的力量已难以将丰收的棉花全部拾回,于是,棉花便将兵团700万亩棉田与中西部主要省份几十万拾花季节工联系在一起。数十万拾花工奔着同一个目标来到兵团棉田,有人将棉花称之为"软白金",内地来的拾花工便揣着淘金梦来到几千里外的新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兵团棉田里的辛苦劳动得到了收获,一年又一年像候鸟一样每年秋季往返于家乡与兵团之间。外来拾花工可能是兵团棉田里最能吃苦、最有忍受力、最不抱怨的群体,但他们也是有生命、有激情、有喜怒哀乐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来兵团拾花的要求或许并不高:有安全感和保障感,到新疆有活干,工资有保障,回家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