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1962年,加勒比海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危机。它由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美国则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而引发。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但几乎跨越了核门槛,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最后又以双方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一、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古巴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距美国佛罗里达海岸仅90英里,于1898年脱离西班牙统治后一直为美国所控制。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作为古巴的近邻,美国不希望看到古…  相似文献   

3.
《宁夏科技》2002,(12):66-66
“肯尼迪完全听信了赫鲁晓夫的话,他被误导了。”  相似文献   

4.
1962年的加勒比海危机曾使美苏两个核大国剑拔弩张,险些把人类推到了毁灭的边缘。事情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如苏联的P-12中程导弹是如何运进古巴的?任务又是什么?当年亲历了这一事件的前苏联军官回答了这一切。  相似文献   

5.
王传福 《宁夏科技》2002,(12):67-70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历史原因,可以说是美国推行反对古巴政策的必然结果。历届美国政府一直把古巴看成是华盛顿的世袭领地,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的成功危及到了这个岛国在美国心中的地位。因为担心古巴革命会蔓延至其他拉美国家,所以美国把消灭古巴革命政府作为一项重要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这已尽人皆知。然而。除此而外至少还有四次不为人所知的事件。让两个超级大国差点爆发毁灭性的核大战。这些事件与古巴导弹危机有明显的不同:事件发生后。美苏(俄罗斯)领导人都会出面澄清说。是由于核预警系统出现了故障。或因为对良性事件的误判而导致出现了假警报。  相似文献   

7.
吕志英 《环球军事》2012,(23):62-64
苏联特工博利沙科夫,因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被俄罗斯院士盛赞其贡献不亚于“间谍大王”佐尔格。  相似文献   

8.
1962年10月27日早晨,美国空军少校鲁道夫·安德森驾驶U-2高空侦察机升空。当地时间8点整,他进入了古巴领空,1小时20分钟后,他的飞机遭到猛烈的一击,机身随即失去了平衡。紧接着,又被第二次命中,飞机在坠落中炸成了碎片……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博弈和比拼。今天我花了10个小时的时间去尽可能的了解这个故事里的一切。从卡斯特罗几十年后的法庭自辩:《历史将判我无罪》,到肯尼迪的花边新闻。于是夕阳西下的时候,我变成了一个花心的人,爱上了故事里每一个主角。在这场被称为"谁是懦夫"的较量中,肯尼迪总被说成是最懦弱的  相似文献   

10.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0,(23):40-41
生活在冷战阴云中的人们无法想象发生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实际上,在这半个世纪的历史中,美苏之间的对撞远不止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一触即发,也不光是朝鲜战争中的“犹抱琵琶半遮面”,美国在60年前对苏联本土的一次轰炸堪称两国极为危险的一次对撞。  相似文献   

11.
孙志友 《环球军事》2009,(14):26-27
5月19日,俄罗斯和美国代表在莫斯科就新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开始首轮正式谈判。这对积怨已久的宿敌此次能否打破僵局,取得突破进展,备受全球瞩目。  相似文献   

12.
张开善 《军事史林》2013,(11):44-46
1962年,由于古巴导弹危机,人类历史上一场世纪核大战,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3.
核武器诞生以来,地球变成了一座尚示喷发的核火山,人类曾9次面临核战威胁。如果一旦核战爆发,人类将不可避免地遭受“核冬天”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1,(14):29-29
互联网上有关突袭本·拉丹藏身地的新闻铺天盖地,有传闻称一条狗也参加了海豹突击队的行动。实际上,动物成为战场上的士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除了狗外,猫也被美国政府用于冷战,这绝不是在开玩笑。在发生古巴导弹危机前后,美国中央情报局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行动,对抗苏联,其中就包括“猫特工”。  相似文献   

15.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3,(14):70-70
1962年10月27日,古巴导弹危机最后时刻,赫鲁晓夫决定让步。但美苏对峙现场仍然气氛紧张,中突一触即发。美军舰队为了逼迫苏联潜艇上浮,开始投掷“模拟”深水炸弹,同时发信号称先打“模拟”弹,如果苏联人潜艇不服从指令将会有严重后果。水下确实有苏联潜艇--B59艇。但苏联人潜得太深,收不到美军的说明,只能听见深水炸弹的爆炸声。B-59艇艇长、政委和副艇长对于如何应对产生了意见分歧。艇长、政委认为战争已经爆发,  相似文献   

16.
时言军 《环球军事》2009,(24):52-53
有核国家的战略威慑多借助核武器战备值班这一形式得以体现。50年前,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揭开了美苏两国核武直接对抗的序幕。而3年之后便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从今天的视角来看,1959年苏联核导弹开始战备值班这一事件不管怎么说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仔细考察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前,  相似文献   

17.
秀海 《当代海军》2002,(4):41-42
从1月11日到21日,美军分4批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高级战俘158人运抵位于古巴境内的关塔那摩美海军基地。此后的一段时间将有近400名高级战俘运抵这里,这标志着在美海军的这个基地所改造成的监狱正式使用。这座监狱现可关押220名战俘,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建到可关押2000名战俘。世界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在关塔那摩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崔莉  薛峰 《环球军事》2011,(3):44-47
1962年,苏联暗中向古巴运送了可携带核弹的SS-4和SS-5地对地导弹,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打破了战略平衡。随后的“摊牌”被美国称之为“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一度把世界拉到了核战争的边缘。  相似文献   

19.
1962年,发生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导弹危机尽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也就在这一年,在西太平洋地区,印度尼西亚在苏联的大力支持下,准备打响从荷兰殖民者手中解放西伊里安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想不到     
人们经常会遭遇想不到的事。上世纪50年代,苏联领袖赫鲁晓夫曾说"航空母舰称霸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它必然地将成为历史的陈迹"。可是他恐怕想不到,不久后的古巴导弹危机里,自己几乎被美国的航母编队逼到悬崖边上,不得不隐忍求全,最后居然丢掉了位子。1969年,撒切尔夫人曾说"要过很长时间,女性才能成为英国首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