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1水翼艇是利用艇体下的水翼在高速航行时产生的水动升力,将艇体托离水面航行的高性能船。水翼艇种类较多。按水翼数量的多少,分为双水翼艇(前后水翼)、单水翼艇(只有前水翼,又称翼滑艇)。按翼航时水翼是否穿越水面,分为割划式、全浸式两种。其中全浸式水翼艇又分、勾深浸式和浅式。按前后水翼承受的载荷不同,分为机式(首水翼承受70%、尾水翼承受30%)、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坦克、飞机等作战平台的行进速度迅速提高。但舰艇的航行速度却提高得非常缓慢,大中型舰艇的航速仍没有超过40节的。排水型舰艇航行所需要的推进功率,与航速的三次方成正比。例如,将航速从10节提高到30节时,推进功率就需要增加27倍,而目前的动力装置难以满足此要  相似文献   

3.
长时间执行海上航行任务,是指单舰或舰艇编队远离港岸进行的一种长时间的航行活动。其目的是提高舰艇或编队的战斗能力,检验舰艇航行的精确性、武器装备长时间运转的工作状况,培养官兵适应出海艰苦环境的顽强作风,锻炼领导机关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后勤支援保障能力。当前,舰艇部队所担负的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日益繁重,未来海上作战要求舰艇部队必须具备能很好完成长时间海上航行任务的能力,因此,舰艇部队长时间执行海上航行任务的频度越来越高,以应对将来可能出现的长时间海上巡逻、封锁及大纵深海上机动等艰巨任务。有鉴于此,研究这一条件下舰…  相似文献   

4.
研制背景为避免遭受性能不断提高的磁感应水雷攻击和被磁性异常探测系统发现的概率,降低磁信号成为目前舰艇隐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舰艇执行任务前都需要进行消磁作业。但舰艇在航行中会引起大地磁场扰动,会导致出肮前已消过磁的舰艇被逐渐磁化,舰艇内部的机械振动也会使舰艇逐渐磁化。  相似文献   

5.
克里米亚的友谊之花 6月25日,中国海军环球航行舰艇编队穿过爱琴海,越过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海峡,跨过黑海,来到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美丽的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在乌克兰短短3天的访问中,中国海军环球航行舰艇编队就碰到这样一些趣事。 乌克兰海军总司令叶热列上将一开始,他没把中国军舰放在眼里,用他的话说:“你们中国的任何情况,我都了如指掌。”我舰艇编队指挥员丁一平司令员  相似文献   

6.
OpenGL在舰艇实景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舰艇仿真是舰艇设计尤其是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步骤,OpenGL是当前技术最先进的三维图形API之一.文中使用3DMAX建立艇体模型,使用贝赛尔曲面元构造方法给关键点计算插值,并结合OpenGL中的图形绘制、纹理指定、动画计算等效果实现舰艇航行时的状态与海面环境的仿真,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当代海军》2002,(9):2-3
6月25日,中国海军环球航行舰艇编队穿过爱琴海,越过达达尼尔一博斯普鲁斯海峡,跨过黑海,来到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美丽的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港。在乌克兰短短3天的访问中,中国海军环球航行舰艇编队就碰到这样一些趣事。乌克兰海军总司令叶热列上将一开始,他没把中国军舰放在眼里,用他的话说:“你们中国的任何情况,我都了如指掌。”我舰艇编队指挥员丁一平司令员赴乌海军司令部会见他时,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的是乌  相似文献   

8.
对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潜艇防御作战的特点和对手情况出发,研究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担负的作战使命,提出了受迫式和主动式使用自航式声诱饵的概念,分析了各种反潜兵力、反潜兵器和海底反潜网所具有的反水声对抗能力,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潜用自航式声诱饵所应具备的功能.指出了潜用自航式声诱饵应具备声学、运动和尺度三维的诱骗能力,此外,潜用自航式声诱饵还应具备固定弹道射击控制模式、实时规划弹道射击控制模式等战术使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孙立佳 《政工学刊》2008,(12):45-45
远航过程中,舰艇人员心理变化分为六个阶段:适应航行阶段、最佳航行阶段、匮乏补偿阶段、匮乏阶段、过度匮乏阶段和返航前激情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舰艇人员海上作业能力的匮乏阶段,约占整个远航的1/2时段。因此,调适远航舰艇人员心理匮乏,对于提升舰艇人员远航的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地球自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如果把用钢铁制造的物体放在这个磁场内就会被磁化。由于绝大多数舰艇是由钢铁建造的,因而它们就存在着一个被磁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航行在海中的舰艇,其周围空间很容易产生磁场。这种磁场使得被磁化了的舰艇在海中仿佛是一块巨大、浮动的磁体,一旦遇上磁性水雷,就将导致  相似文献   

11.
李杰 《国防科技》2002,(7):72-73
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知道:地球自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如果把用钢铁制造的物体放在这个磁场内就会被磁化。由于绝大多数舰艇是由钢铁建造的,因而它们就存在着一个被磁化的问题,也就是说,航行在海中的舰艇,其周围空间很容易产生磁场。可别小看了这种磁场,此时磁化了的舰艇在海中仿佛一块巨大、浮动的磁体,一旦遇上磁性水雷,就将导致水雷引信动作,把舰艇炸个“人仰马翻”,葬身海底。  相似文献   

12.
近自由面串列超空泡航行体的多相流动现象非常复杂,涉及了自由面与空泡的耦合作用以及2个甚至多个超空泡流场的相互干扰。采用VOF方法数值模拟了不同浸没深度条件下串列航行体的多相流动,获得了串列航行体的超空泡演化特性和流场分布特性,分析了自由面对超空泡形态及波浪特征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串列双航行体的超空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2个超空泡互相融合与分离、尾空泡溃灭等现象;超空泡流场的彼此相互作用导致后发航行体进入了前发航行体的超空泡内部,导致后发航行体受到的阻力减小,航行体的串列布置使后发航行体实现了减阻效果;浸没深度较小时,自由面的作用明显,航行体的超空泡形态上下对称性较差,自由面兴起的波浪特征高度较大,前端高压区压力分布沿航行体中心线不对称。  相似文献   

13.
由于空投鱼雷入水点距离潜艇较近,潜艇单靠机动规避摆脱鱼雷跟踪比较困难。针对空投鱼雷的特点,提出了使用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规避敌方鱼雷的对抗方案,分析了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并建立了噪声干扰器干扰模型和自航式声诱饵发射扇面模型。通过仿真计算表明:采用本模型确定噪声干扰器和自航式声诱饵的使用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组成一艘军舰的主要部分为:具有一定型式和结构,用来装载和支承舰上全部部件的舰体;用以航行的推进装置;提供战斗能力的,由武器、观测设备和数据处理装置组成的作战系统;以及操纵舰艇的人员。这些基本范畴对探讨美国军舰的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纲目。我们先从舰体型式开始讨论。排水型舰体:目前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面。第一是减少船在航行中遇到的水的阻力。阻力随着船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需要更多的功率去克服它。问题在于当速度增加时,速度的每一增量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费用以追加所需的马力。比如一典型水面舰只,在20节时,若速度增加10%,马力约需增加30%,在30节时速度若增加10%,马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舰艇或舰艇编队机动性能差,且单枚声诱饵对抗效果差等问题,分析多枚声诱饵协同对抗水下声自导航行器使用方法,通过舰艇、声诱饵和水下声自导航行器间的运动几何关系,建立多枚声诱饵协同对抗数学模型,利用蒙特卡洛仿真对比分析纯机动、使用单枚声诱饵和多枚声诱饵不同对抗决策方法对水下声自导航行器捕获概率的影响,证明所提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16.
黄鑫 《现代舰船》2012,(3):42-45
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军事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这么重视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问题?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需要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来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反舰鱼雷的性能在最近的30年里发展很迅速,与早期的鱼雷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早期的直航鱼雷射程近,速度慢,在近海面深度航行,特征明显,比较容易防御。二战末期出现了被动声制导鱼雷,那时鱼雷的目标识别能力非  相似文献   

17.
MK 30-2型反潜训练靶雷系统(ATS)是通过采用一个高可靠性、易于维修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在真实的作战训练环境中模拟潜艇的水声特性、磁特性和动力特性,为美国海军水面舰艇、潜艇、飞机上的探潜传感器和鱼雷探测、分辨、跟踪和追击之用的训练器材。它几乎能模拟所有级别潜  相似文献   

18.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是舰艇编队作战的主要样式之一。针对舰艇编队的防空问题,借鉴生物系统的防御机理,实现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与生物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映射,并且结合多智能体理论与方法,设计了智能体的功能结构模型,构建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复合免疫多智能体网模型。该模型从整体上体现了舰艇编队防空体系的自组织性、自适应性、记忆性、自学习性和进化性等特性。这种新颖的研究思路也可为其他防御作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下无人航行器UUV(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是一种可以由水面舰艇、潜艇、飞机等各种作战武器搭载的无人水下平台。其本身可以携带各种传感器与多种作战武器,可以执行一系列重要的军事支援任务,可以极大地扩展海军的作战能力,因此被视为现代海军的“力量倍增器”。对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军事海洋技术研究的前沿。 目前,各国研制的军用水下无人航行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尾部拖有电缆的遥控航行器;另一类是没有电缆的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其中,各国现役的水下无人航行器多数属于前者,主要用于执  相似文献   

20.
雷达是现代舰艇上最重要的观测设备,通常小型舰艇要安装1~2部雷达,大中型舰艇要安装10多部雷达才能满足作战和航行需要,一些舰艇安装的雷达数量甚至达到20多部。近年来,雷达朝着通用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新一代舰艇上安装的雷达数量有所减少,但功能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