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所有向往军营的同龄人一样,胸怀大志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军营; 同那个年代所有的“幸运儿”一道,作为战士的他成为我军的首批军校学员;同部队所有优秀的干部一起,而立之年的他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团职干部,并先后6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2.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当《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响彻在耳边时,我想起了三年军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起了三年军校我所走过的每一步……在鲜艳的“八一”军旗下,军营这块神秘而令世人向往的地方,一茬茬军校学子在这个特殊的熔炉里以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认真履行着军校学子光荣而神圣的职责,挥洒着他们辛勤的汗水,留下了串串魂牵梦萦  相似文献   

3.
发挥军校文化对军营文化的促进作用,必须准确把握军校文化与军营文化的关系;正确定位军校文化对军营文化建设的功能;充分发挥军校文化在推进军营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瑞安城乡,经常看到一个个身穿军装,满脸稚气而又不失军人风度的小军人,引来行人关注和赞赏的目光。他们,就是瑞安市预备军人职业学校的学生。 位于隆山脚下、飞云江畔的瑞安市预备军人职业学校,创办六年来已硕果累累:从这里出来的弟子已有60多人走进军营,成为国防战线的骨干,其中30多人先后入党,12人考上了军校,200多人次立功受奖。每当提起在部队的成长进步时,许多同学都深情地说,是我们的母校瑞安预军校为我们搭起了军营成长的阶梯,预军校真不愧是军人的摇蓝啊!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很多地方读者向往军营、向往军校,他们来信希望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现将几位大学生的感受体会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大连舰艇学院舰艇指挥专业蔡乐涛 我叫蔡乐涛,现就读于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舰艇指挥专业,今年读大二.  相似文献   

6.
火车终于停靠在一个小镇上,取下重重的行囊,遥望远方群山之巅的古长城,心想,到了,这里就是塞外长城,古人所说的戍边重地。经过几年军校磨砺,心中一直向往的真正的军营生活,就要出现在眼前,我的心情特别兴奋和激动。  相似文献   

7.
有时,走在街头,常看到身着军服、肩戴“红牌牌”(很像军校学员肩章)的学生。笔者上前询问,知道他们只是一些民办学校的学生,肩戴“红牌牌”是为了便于管理和整齐统一。此时心里不禁感慨,这副严肃的“红牌牌”,没想到这里却被人随意使用。军服与军校学员肩章配在一起,它的熠熠生辉,是一种  相似文献   

8.
豫夫 《环球军事》2009,(5):44-45
为推动马英九“小而精”的建军政策,争取岛内重点高中学生加入军校,台“国防部”近日一连数天举办所谓的“精英项目”参访活动,借此让高中学生体验军校生活,争取对军校的认同,以期完成2009年度1693名军校新生的招生任务。  相似文献   

9.
“军营是个大熔炉,在这里可以铸造你钢铁般的意志;军营是座大学校,在这里会把你的人生坐标进一步校正。迈入军营,你就站在了一条宽阔的成才大道的新起点上……”近日,河南省镇平县人武部协调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了该县老庄镇时沟村已入伍两年、荣立三等功1次并考取军校的刘中春《致全县适龄青年的一封信》,一时间成为适龄青年火热的议论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海滨城市葫芦岛,坐落着一群独特的建筑,走近这些建筑便会看到一些醒目的大字:“葫芦岛市龙港区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当走进院落中,呈现在眼前的是各种军事体能训练设施。再步入宿舍楼时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浓厚的军营氛围,每一间寝室,每一张床上,都是正规军营般的布置,棱角分明的行李告诉人们这就是一座“军营”。  相似文献   

11.
随 着我军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入 ,军队从地方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收干部和从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学员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特别是今年不再从初中文化程度的战士中招收军校学员 ,成为干部战士们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地方大学生投身军营和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到军校学习 ,拓宽了干部的培养路子 ,促进了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但由于干部生长制度改革具有两重性 ,在部分干部战士中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担心和疑虑 ,应引起足够重视。干部生长制度改革以来 ,一些战士担心考不上军校不好向亲人交待 ,思想压力大。部分领导担心“兵难带” ,部…  相似文献   

12.
多少年来,人民解放军这所“革命大学校”,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社会青年投身火热的军营生活。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从地方来到军营的新战士们,对部队的向往热情怎样,自身适应部队生活的能力如何,这是为社会所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今年入伍的新战士下连不久,我们来到某部一些连队进行调查,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也产生了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一所少年军校——浙江宁海县少年军校。这个适合青少年特色的国防教育场所,在当年新四军三五支队播植过希望之火的沃土上萌生了。老将军张爱萍欣然为她挥毫题名,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全国少儿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海燕担任了这所“特殊军校”的名誉校长。抱着献身祖国的理想,带着对未来军营生活的美好憧憬,一群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穿上了国防绿。宁海中学初一(四)班的55名  相似文献   

14.
练笔     
5月,鲜花盛开的季节,我满怀激情地参加军分区专武干部“四会”教练员培训。当一跨进军分区的营门,一片绿色就跃入我的眼帘。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营、绿色的训练场……哦,好大一片绿茵哟,真使人心旷神怡。此刻,我仿佛回到了22年前第一天穿上绿军装、首次跨进这绿色军营的情景。当年跨入绿色军营,溶进绿色国防的海洋,实现了童年向往绿色的梦幻。绿色军营哺育我,我给军营  相似文献   

15.
一项令人担忧的调查—— 1988年,中原某地有关部门对本辖区近万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愿意从事军人或与国防有关职业的人只占29.6%。 “解放军”,这令人向往的神圣职业,独领风骚几十年后,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悄然退位。由此,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发出这样的呼唤:谁来保卫2000年的中国。 就在这一年,豫东商丘诞生了全国第一所少年军校,拉开了河南省青少年国防教育的帷幕。从此,中原大地青少年国防教育工作蓬勃开展,成果喜人。6年之后,肩负着培养国防与经济建设人才重任的全省人武、教育等部门的同志坐在一起,在听取、检阅了各地青年  相似文献   

16.
小兵憨豆     
嗨,大家好!俺是憨豆,因为刚入伍,所以少不了在军营中出一些“洋相”,再加上俺从小就调皮捣蛋,到了部队岂能让俺这本来就不多的“特长”埋没?所以搞笑、装疯卖傻、恶作剧,俺都要给它充分的“发扬光大”,只要能给战友们严肃紧张的军营生活增添一些快乐,俺也就不怕被大家叫“捣蛋兵”啦!!  相似文献   

17.
地处杞麓湖畔的云南通海县,少年军校自1997年创办以来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首肯。学生踊跃报名,军校由每举办一期增加到两期,办班规模由150人增加为500人,年年超计划招生还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党政领导说:“开办少年军校,为教育青少年办了一件大好事。”家长反映:“娃娃进军校后变得听话了,能吃苦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军校热”逐年升温。笔者对我院的99级272名新学员进行了调查,认真统计分析了他们的家庭情况、入伍动机等,进而对“军校热”背后的深层次问题以及在对军校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时下,礼物已经从表示尊敬、关爱、友好等原始内涵中逐渐变异,送礼的目的、方式等等,已经被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揉进了尘滓,蒙上了阴影。近几年,军营中官兵之间的送礼现象亦有所抬头。“来而不往非礼”。“礼”尚往来耶?“礼尚往来”已经成为现代人际交往约定俗成的准则。在军营,个别人为了求发展,在考军校、改选士官、职务调配等问题上,给首长送礼拉关系、要照顾;在战友、同事过生日、立功受奖等时机“随礼”表庆贺。一来二往,助长了送礼之风。《礼记·曲礼上》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礼”,…  相似文献   

20.
谨慎对待“空中交友段严冰“常年驻守在深山哨卡的我,愿把军营男子汉特别的友情奉献给远方陌生的朋友。”“认识绿色军营中的你,不知你是否同我心目中向往的一样。你的港湾能否收留一支孤单的小船?”近年来,当人们翻开各色各样的杂志浏览“征友”栏目时,不难发现有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