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的辐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的“杀伤”范围极广,它可使距离爆心投影点几千公里的电气设备、电子装备和系统的工作失灵甚至破坏。为了研究它对单片机的各种效应,利用GTEM室产生的模拟核电磁脉冲,对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辐照效应实验。实验表明,单片机系统在核电磁脉冲作用下,会出现“死机”、重启动、控制状态的改变、通讯错误和外部RAM内容改变以及数据采集误差增大等现象。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单片机系统的各种效应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核电磁脉冲将在信息战中发挥巨大作用。本文阐述了核电磁脉冲的产生机理、破坏机理、破坏效应和防护方法,指出核电磁脉冲对我舰艇C^3I系统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空核电磁脉冲辐射能量大、破坏性强,且导航接收系统电磁敏感,内部电路易受强电磁脉冲干扰,开展了核电磁脉冲对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的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基于垂直极化有界波模拟器,搭建了核电磁脉冲模拟系统产生核电磁脉冲辐射场,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接收系统在核电磁脉冲辐照下的电磁效应;通过试验和仿真综合表明,导航接收机的接收天...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脉冲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宽带(UWB)电磁脉冲发生器对不同姿态的某型无线电引信进行了超宽带电磁脉冲辐照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电点火头本身在UWB辐照下是安全的,当超宽带电磁脉冲峰峰值场强达到106 kV/m时,在引信加电工作情况下可以使实验引信全部引爆;此外,引信-弹体自身等效天线长度增加会导致无线电引信超宽带电磁脉冲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电磁环境效应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分析了电磁环境相关概念、内涵及其关系。介绍了国内外电磁脉冲研究动态和作用机理,总结了电磁环境效应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电磁环境效应的研究思路及其发展趋势。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脉冲场对单片机、GPS系统和含有微电子器件及电爆装置的机电系统,都会造成干扰或损伤,其作用机理可概括为“绝热效应”、“电磁辐射和浪涌效应”、“强电场效应”和电流产生的“磁场效应”。  相似文献   

6.
强电磁脉冲可引起空间飞行器的控制设备发生瞬时或永久故障,从而导致飞行失控。针对强电磁脉冲环境下飞控设备的防护问题,首先分析了强电磁脉冲对飞控设备的损伤效应,其次探讨了相关的防护方法,并给出了屏蔽效能和整机防护试验验证的测试结果,为提高飞控设备抗强电磁脉冲能力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2种大型系统级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和研制方法。2种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平行板传输线、脉冲功率源和匹配负载等组成。试验表明,有界波模拟试验系统能产生垂直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达2.7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达25.6 ns。有界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8.4 m×8.4 m×8.4 m,电场强度峰值大于50 kV/m。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由辐射天线和脉冲功率源等组成。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可生成水平极化电场,电场波形上升沿平均值小于10 ns,电场波形半高宽平均值约为30 ns。辐射波电磁脉冲模拟试验系统工作空间,距离天线水平距离20 m处电场强度峰值大于15 kV/m。  相似文献   

8.
核电磁脉冲     
本文叙述的实现核电磁脉冲防护的措施和概述的方法步骤,使得国家机构和工业部门都可以在今天实现在技术上行之有效和在经济上可以接受的防护措施。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一直存在于军事和民用方面的核电磁脉冲的威胁,更好的保护作战能力,即使在非常情况下,战备防御和政治上的能力仍然可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核武器爆炸不但能以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等效应毁伤敌人员或设备,而且还能以地冲击形成的地震波对地下工程内的人员、设备进行杀伤和破坏。因此,各国为了提高军事工程的生存能力,都在大力研究和采取有效措施,加固地下指挥、通信工程,以提高其对核爆地冲击效应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磁脉冲武器对舰船电子系统的毁伤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电磁脉冲武器对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破坏能力,描述了强电磁脉冲对舰艇电子系统的"前门"、"后门"耦合方式及其影响.通过对耦合能量、物理以及几何等角度分析,得出强电磁脉冲可能对舰艇电子信息系统的所有设备产生破坏作用,需要引起设计、研制和使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美国国防部机构、海军、空军和天军2021财年的国防预算文件,梳理出与核电磁脉冲科研活动相关的12个课题,并通过统计对比,提炼出美军核电磁脉冲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关注点。统计结果显示,这些课题均属于"研究、开发、试验与鉴定"范畴,涉及国防科研预算8个子类中的6个,预算总金额为5.28亿美元。总体而言,美军2021财年核电磁脉冲领域的国防预算涉及的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导弹防御与核武器等系统的核电磁脉冲加固防护;武器装备与系统高空电磁脉冲生存能力测试与评估;辐射与核威胁探测与材料研发。美军核电磁脉冲研究活动表现出4个特点:核电磁脉冲领域投资紧贴最新美军战略目标与要求;传统核电磁脉冲研究项目持续跟进,弥补能力不足;预算适时根据武器装备发展阶段进行调整;核电磁脉冲研究经费相对较少,但仍具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电磁脉冲弹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电磁脉冲波形的分析,以及对电磁脉冲能量在空中的传播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电磁脉冲武器杀伤能力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六种最具代表性的电子器件,并根据其破坏阈值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得出了电磁脉冲弹在采用定向天线时对这六种电子器件的杀伤距离.根据电磁脉冲弹的杀伤能力对其进行合理运用,这对以使用电磁脉冲武器为背景的战法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核电磁脉冲效应及其主要防护措施,如屏蔽,接地,线路配置,瞬间切断,器件防护等,最后论述了核电磁脉冲的敏感度测试。  相似文献   

14.
高能电磁脉冲武器对计算机系统的毁伤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国外军事强国在高能电磁脉冲武器毁伤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防护的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介绍了近年来高能电磁脉冲武器毁伤计算机系统的作用机理、破坏作用,尤其是对C4I计算机系统的破坏,对计算机抗毁防护技术做了详尽的介绍.建议我国应该进入相关研究领域,并持续跟踪、研究各国先进技术,以引起我国对此项研究的重视,为加强抗毁伤技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宽谱电磁脉冲(UW S-EMP)源对无线电引信进行辐照,辐照结果表明:超宽谱电磁脉冲不能使勤务状态下的引信意外发火,但是可以使待发状态下的引信意外发火;在辐照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宽谱电磁脉冲与无线电引信的耦合模式和作用机理,分析得出:超宽谱电磁脉冲主要是通过后门耦合到引信电源模块,引起电源波动,使晶闸管意外导通,导致引信意外发火。根据耦合模式和作用机理对引信进行了防护加固,并对防护加固后的引信进行了辐照和仿真,结果说明:防护加固措施大大提高了引信抗超宽谱电磁脉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人体 -金属ESD模型和家具ESD模型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其放电电流波形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利用单极子天线和数字存储示波器对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ESD的辐射场在距离放电源几米以内是很短的窄脉冲 ,其脉冲持续时间约为几百ns,但其场强很大 ,典型可达几kV/m (在 1 8cm处 ) ,一般在约几百V/m (在 1 5m以内 ) ,共频谱主要分布在几十到几百MHz,频谱上限可以达到几个GHz.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世界各核国家拥有的核武器主要是依靠核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光辐射,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四种因素进行杀伤破坏,但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并不止上述四种。随着核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爆炸的第五种杀伤破坏因素——核电磁脉冲越来越引起核专家们的重视。国外已经开始了核电磁脉冲弹的研制工作。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时释放出来的伽码射线与周围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的。这种核电磁脉冲从  相似文献   

18.
核致电磁脉冲(nuclear electromagnetic pulse,简称EMP)对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电子设备有很大的破坏能力,近几年来引起了国际上的极大关注,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从军事通信的技术角度来收集和分析这类信息无疑是必要的。比如,据认为,一个通信系统若在新建的设计阶段就考虑EMP防护问题,所化的代价大致只占被保护设备本身价值的15~20%,比建成后再加固要便宜得多。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试图就EMP对通信的影响及对它的防护问题作一综述,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毁伤效应计算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能够干扰、毁伤敏感的电子设备,特别对空中的飞机、导弹构成了严重威胁.计算了辐射强电磁脉冲对空中目标的作战区域,其大小取决于目标所在高度、波束角和倾角.推导出作战区域各典型点处的功率密度计算公式,考虑电磁脉冲在大气传输中的衰减,最后对一定距离上的晶体混频器造成毁伤所需的辐射功率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强电磁脉冲的毁伤效应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飞行器在飞行状态时,控制导线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作用下,该设备控制指令将会出现控制状态错误翻转、持续无指令输出等故障,产生故障的机理是电磁脉冲(EMP)通过传导方式进入控制箱产生紊乱的回输信号所致,严重时会损坏控制器及起飞装置。在实验基础上,研究了飞行器控制导线对电磁脉冲的防护加固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对控制导线采取屏蔽法能够使飞行器对电磁脉冲具有很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