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球物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改变地球自然环境、诱发自然能量,例如,人为地制造闪电、地震、台风、海啸、潮汐、暴风雨、雾气、磁暴、洪水、山崩、雪崩等,用以达到军事进攻和防御的目的。人为改变地球环境、诱发自然灾害来实现军事目的,其能量和破坏范围之大往往超过大当量核爆炸,难以防御和承受,而且更容易逃避战争责任。比如,向地下岩层发射强大的超音波、击碎岩石,能促使地层下能量的释放,形成人为地震;在海底进行核爆炸, 能形成人为海啸;撒播阻止地球表面散发热量的化学物质,能使局部生态环境和气候恶化;利用太空飞行器把氟利昂、氮氧化物送入臭氧层,能使臭氧浓度减小、造成臭氧层洞穴,让大量紫外  相似文献   

2.
环境武器     
环境武器是利用地球环境本身的不稳定性,通过爆炸,播放催化剂或用其它物理、化学方法激发出大量能量用于军事目的。例如,在一系列断层地带用核爆炸方式产生人造地震,以破坏敌方重要军事基地和战略设施:利用核爆炸等方式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环境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是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暴雨、山洪、雪崩、热高温、气雾等自然灾害,改造战场环境,以实现军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总称.早在公元前300年,人类就开始利用地球物理环境武器.  相似文献   

4.
地球自身是一个巨大的能量聚集体,在地下沸腾的熔岩中贮存着巨大的能量。假如这些能量一旦突破地壳的限制,将会引发地震、海啸、山崩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地球物理武器就是在特定环境中,采用人工方法施加一定能量,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海啸、山崩、潮汐等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早在60年代初,前苏联的地震专家发现地下核爆炸可引发地震时,就开始了对地球物理武器的研究。而美国自60年代至今,共投资近千亿美元,积极开展研究,并将先期研究成  相似文献   

5.
地球物理战,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人为地制造地震、海啸、潮夕、暴雨,或者改变地球某一地区的温差,利用太阳能的紫外线和宇宙射线制造山崩、雪崩、地滑、冰雹、山洪等自然现象,借自然力来达成某种军事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  相似文献   

6.
改进了基于对象过程方法论(OPM)的军事概念模型,增加了信息(或能量)和状态,以及它们与作战活动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战争中物理力量和信息力量的整合运用.以近距空中支援为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多视图方法相比,OPM保证模型一致性,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军事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将军透露:从60年代起,前苏联的地震及核物理专家就开始在极秘密的情况下研究一种“地震炸弹”。该炸弹在地下或深海处爆炸后,能形成强烈的大地震,其破坏力“足以毁灭美国”。这种令人生畏的超级炸弹的运用,就是鲜为人知的地球物理战的一种。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能量集聚体,在沸腾的地下熔岩中贮存着巨大的能量,一旦突破地壳的限制,就会形成地震、海啸、山崩、雪崩、滑坡等自然现象,地球的表面也受一定的天体的影响而失去生态平衡。地球物理战正是在特定环境中,用人工方法施加一定能量,诱发或制造破坏性巨大的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的军事目的的特种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技术兵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战场,并且对战争的成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未来的战场上,究竟还会出现哪些高技术兵器,人们目前还是知之甚少。不久前,一位前苏联克格勃将军透露出一条令世人震惊的消息:从60年代开始,苏联军方就开始研制一种“地震炸弹”。这种炸弹能在地下爆炸,造成危害极大的地震和海啸,其能量“足以毁灭美国”。这种“地震炸弹”就是地球物理武器。它是采用地上或地下核爆炸等手段,利用地壳下沸腾溶岩中所贮存的巨大能量,人为地诱发或制造地震、海啸、山崩、雪崩等破坏力巨大的自然灾害,从而达到一定军事目的的特种武器。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生活:请给军事测绘定义。袁局长:军事测绘的定义在百科全书和有关教科书中都有明确的表述,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命任务的拓展,我认为可以这样描述:军事测绘就是根据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获取地球乃至外层空间星体的形状、大小、重力场、磁力场信息,空间  相似文献   

10.
动物与人类战争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用动物帮助作战大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地球上百万种动物,人类选来参与军事行动的仅是极少数。人类对动物军事利用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军事仿生学。也可以说,动物参战孕育了军事仿生学的萌芽。现代军事仿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信技术、侦察技术、观测技术、隐形技术都在从动物界觅寻新的设计参考。振动陀螺仪和机器蝇一只小小的苍蝇一气飞行好几个小时,速度高达20公里/小时。它还有垂直升降、急速调头、空中悬停、隐身潜伏和微波信息收发等绝招儿。这是一般昆虫做不到的。仿真专家们对苍蝇进行了多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有力地促进、提高军事通信科研的效率和水平,是我们在从事信息资源建设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军事通信信息资建设、服务方式等总是进行了探讨研究,旨在特定的物理网络环境下,建立一个能适应、满足军事通信科研单位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匡兴华 《国防科技》1994,15(1):64-74
能源,即产生各种能量的物质资源。它是生产和经济建设、国防和科学技术及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被称为当代社会的三大支柱之一。能源技术泛指能源物质的获取(如开采)技术和包含在其中的能量的转化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则指尚未被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则具体指在军事上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技术。  相似文献   

13.
马庆恒 《国防科技》2005,(11):81-81
动物与人类战争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用动物协助作战大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地球上百多万种动物,人类选来参与军事行动的仅是极少数。人类对动物军事利用思想的发展,创造了军事仿生学。也可以说,动物参战孕育了军事仿生学的萌芽。现代军事仿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信技术,侦察技术、观测技术、隐身技术都在从动物界觅寻新的设计参考。振动陀螺仪和机器蝇一只小小的苍蝇一口气飞行好几个小时,速度高达每小时20千米。它还有垂直升降、急速调头、空中悬停、隐身潜伏和微波信息收发等绝招儿。这是—般昆虫做不到的。仿真专家们对苍蝇进行…  相似文献   

14.
语音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载负与传达一定的语义信息并能被他人所理解的语言的物质外壳.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利用数字技术对人类自然语音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让机器具有"听"、"说"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已成为人类信息革命的标志性景观.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日常生活和军事领域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当前,语音信号数字处理技术正在军事领域大显身手,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世界各国军队信息化水平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标志,并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军事空间学说和战略苏联关于空间军事应用的学说可以概括为:给苏联武装部队提供各种必须的资源,以获得和维持在外层空间的军事优势,足以抵制其他国家利用外层空间,并对苏联在地面、海上、空中及外层空间的攻防战斗行动确保最大限度的天基军事支援。这种给地球上的战斗行  相似文献   

16.
自从前苏联在1957年10月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人类征服太空,从此揭开了一页。随着人类进军太空的步快,航天技术不断发展与成几个军事大国对制太空权的竞愈演愈烈。航天技术又称为空术,是一门用来探索、开发和外层空间及地球以外天体的性工程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指为军事目的而研究和应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火箭等运载,将各种航天设备送到大气层空间,以执行各种不同目的的,达到不同的军事目的。目前事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军事技术。、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起源:军事航天技术的发展,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现代火箭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在对阿富汗的军事打击过程中,动用了多种侦察卫星,其中主要是。锁眼”和“长曲棍球”等。美国有100多颗军事卫星运行于地球轨道上,除用于导航和通信等用处外,也有一部分用于侦察。在这些军事卫星中,能够拍摄近距离地球照片的低轨道侦察卫星有5颗,其中有3颗属于KH-12“锁眼”侦察卫星,它们利用可见光和红外谱段进行拍照,获取对美国有较大价值的目标情报。另外两颗侦察卫星的代号为“长曲棍球”,它们装备了合成孔径雷达,在进行侦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新形势下军事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环境安全问题,不断加强军事环境管理工作,拓展并解析了军事环境安全的概念,建立了基于WSR方法论的军事环境安全三维分析模型.结合模型的“物理”、“事理”、“人理”分析,提出了一套相互关联的军事环境安全策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制定军事环境安全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军事转型是人类社会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技术发展向军事领域的自然渗透。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各自战略目标的分歧,2008年的军事转型将呈多样化特点。 一是与国家战略目标相一致.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军事力量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因此,作为提高军事能力的军事转型也与之息息相关。美国由于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拖累,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类型的战争时代,兵器的演变主要围绕能量运用的不同方式而展开.本文从能量的传递、转化和控制,分析兵器的发展历史,继而得出能量杀伤一直是军事斗争的主题,也是信息化时代兵器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