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已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新世纪,新的思维冲击着旧的体制,高新技术已融入传统的农业生产。在新的形势下,兵团要保证农业及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必须着手解决制约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性因素,否则,兵团农业难于再上台阶,经济也难以持续发展。笔者以一三三团为例,简述几大关键性技术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以节水技术为龙头,带动兵团农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尤其在荒漠生态区,有水就有绿洲,有绿洲就有人,有人就有市场,有市场就能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农八师一三三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机械化农场,1958年建场,人口1.4万余人,可耕面积十七万余亩,耕地不足十万余亩  相似文献   

2.
目前,兵团已确立了以"四大工程"建设为龙头的西部开发战略,其中的两项一一"边境形象工程"、"垦区城镇化建设"都属兵团垦区形象建设范畴。良好的垦区形象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有利于增强兵团职工的凝聚力,激发屯垦戍边的自豪感、使命感,有效地开发人的创造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为兵团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开展各种经贸文体活动,从而促进兵团对外交往与协作;有利于实现兵团经济、社会、文化和人的和谐统一,推动垦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兵团建设》2009,(22):9-11
【背景资料】400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2000年,兵团已建成喷、微灌近百万亩,节水效果显著。“十五”期间,兵团拟在国家支持下,新建喷、  相似文献   

4.
刊中报苑     
在土地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沙化的今天,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地带每年却有万亩荒漠变成绿洲,创造这一水土开发奇迹的是兵团农一师十四团。十四团是塔里木垦区最边远的一个团场,严重的盐碱、干热风、沙化等不良因素制约了团场的农业发展。从1958年建团到1989年的30年时间里,该团耕地面积一直不足4万亩,粮棉单产始终徘徊在150公斤和30公斤左右,农场连年亏损,人均负债近万元。面对严峻形势,该团场决定科学治沙,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工程作为兵团十大工程之一,共包括12个子项目,分别是400万亩现代化节水工程、国产采棉机生产线改扩建项目、引进采棉机项目、棉花加工技术改造项目、棉花仪器化检验实验室建设项目、前海棉纺织扩建项目、天盛棉纺织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天宏棉纺产业升级技改项目、农六师  相似文献   

6.
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干旱缺水问题是加速水土开发,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保证兵团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去年初,兵团出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关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决定》,这是推动兵团节水灌溉工作的强大动力,必将掀开兵团节水灌溉大发展的新篇章。一兵团的节水灌溉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全兵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节水灌溉的发展水平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节水灌溉的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师、局节水灌溉发展很快,比如,乌管局近几年致力于发展渠道防渗工程,渠道防渗率已达到75.1%,远高于兵团平均水平。而有些师局渠道防渗率  相似文献   

7.
正兵团水利建设一甲子,一路艰辛一路欢歌。翻开兵团水利史,就是一部画卷、一曲交响乐、一座丰碑。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本文就从60年中流传在职工群众间兵团水利建设的片段说起吧——绿洲"运河"哗啦啦一段自述:60年,兵团建设灌溉渠道总长度8.8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8.8万公里渠道就如人体的血管分布在1695万亩的绿洲上,融雪水、雨水、地下水沿着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流进棉田、麦田、玉米地里……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农二师塔里木垦区5万名职工群众已实实在在地尝到了甜头。垦区人已直接得益于生态环境改造。自治区和兵团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大局出发,压缩棉花300万亩种植面积,实施11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和种植100万亩的生态林。同时,于今年5月初到6月中旬向地处垦区中心的大西海子水库输水1.5亿立方米,使塔里木河下游320公里断流多年的河床引来了救命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造和地表水量的增大,垦区降雨量有了明显增大。今年垦区降雨量达200余毫米,是30年来降雨最多的年份。降雨量的增大,使垦区普遍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节约水费开支近200万元。有关资料显示:生态环境的改造已有效遏制了自然灾害的发生。1998年,垦区自开春到"三秋"时节,先后遭受早期低温霜冻、沙尘暴、超高温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达16次,仅4至6月份,就遭受自然灾害10次,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无可估量。而今年至今没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令人激动的速度,十年,犹如电视中的快进画面,从土坯房到砖房到楼房再到小城镇,兵团城镇化建设让世人见证了一个发展的奇迹,而这个奇迹还在继续。在兵团"三化"建设中,城镇化被放在了第一位。目前,兵团已建成石河子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在兵团"城镇化行动计划"中,兵团现管辖的5个城市将承载107万居民。2015年,兵团将形成以10个城市、10个垦区中心城镇、160个一般城镇、400个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基础的兵团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兵团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处于全面推进的新起点上 1953年11月,新华社向全国发布新闻:新疆军区玛纳斯河流域军垦农场(今石河子垦区)创造了2万亩棉花单产201公斤的纪录。从此,我国棉花种植突破了北纬44度禁区,开辟了祖国最西北的植棉基地。  相似文献   

11.
正金秋十月,伊犁垦区大地上到处都是一片丰收的忙碌景象,咚咚作响的四师绿华糖业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检修生产设备,有条不紊地为迎接公司新一轮榨期工作作好准备。绿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有着国家农业部授予的"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称号,是兵团、四师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日加工能力4000吨,拥有原料基地10万亩。虽说近年来新疆糖业总体发展并不景气,但绿华糖业却能避险增效、保持盈余,堪称疆内糖业发展的奇迹。这一切,同公司始终把生产品质过硬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2.
兵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兵团农业被认为是中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十一五期间,兵团不断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建设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6221工程,努力培育和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石春燕 《兵团建设》2008,(9):F0002-F0002,I0001
农一师10团始建于1958年,现有规划面积43.4万亩,耕地面积14.01万亩,总人口1.83万人,在岗职工5000人。10团连续四届被评为兵团"文明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兵团经济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小城镇建设浪潮的不断掀起,兵团也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四大工程之一,作为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一、兵团小城镇建设的功能定位兵团小城镇的功能定位是团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农场的经济发展起直接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服务的作用。兵团各团场分散在面积广阔的"零星"绿洲上,经济区域间的联系非常微弱,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因受空间阻隔而弱化,城镇内又缺少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外界影响力小,自身又缺乏发展动力,使小城镇长期处在一个自我封闭式的缓慢发展阶段。兵团小城镇要有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必须以腹心城镇为重点,努力培育"他生"功能,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挥兵团集约化生产优势,重点支持优质棉花和粮食生产,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对此,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撰文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兵团工业主要组成部分,兵团纺织工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兵团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兵团队伍、更好地发挥兵团"屯垦戍边"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抓住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机遇,兵团纺织工业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进企业进一步改革、改组和改造,调整结构,促进兵团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1.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增加纺锭规模,壮大提升棉纺行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现有生产技术基础上建立石河子、阿拉尔、奎屯、五家渠、库尔勒纺织基地。"十五"末,兵团棉纺生产能力达到100万锭;2010年达到200万锭;2020年达到400万锭。在天山北坡和塔里木形成全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发展带,建成国家优质棉纱、棉布出口基地。2.在石河子和三个新建市的公路、铁路沿线团  相似文献   

17.
《兵团建设》2014,(8):16-18
正农业的持续发展、高效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建设。随着兵团一系列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项目的开(复)工建设,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越发坚实十四师一牧场沉砂调节池工程4月5日,总投资2753万元池容量达120万立方米的十四师一牧场沉砂调节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将于今年6月份开闸蓄水。十四师一牧场沉砂调节池工程建设项目于2013年2月26日在兵团日报、兵团政务网等媒体发布招标公告,共收到有效投标文件14份,严格按照公开、公平、  相似文献   

18.
作为以农业产业为主的生产建设兵团,目前如何加快向农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笔者认为,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完全可以在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家庭农场做一较全面的、深入的分析,认识它在兵团农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它的发展趋势,以利深化农业改革和制度的进一步创新;也利于家庭农场自身的发展。一在我国,较早提出建立家庭农场并付诸实践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时对家庭农场的形象描绘是"大农场(国有农场)套小农场(家庭农场)"。全国农垦系统第一个家庭农场便是农七师一三一团的耿千里家庭农场。以后在其他垦区也相继出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八师一二一团地处玛纳斯河中下游,准噶尔盆地南沿,冬季严寒,夏季酷热,降雨稀少,蒸发强烈,属于典型干旱农业区。一二一团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总面积68万亩,可耕地38万亩,现有耕地22万亩、林地2.4万亩。随着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兵团棉花战略的实施,水土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缺乏,水土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惟一办法就是开源节流、改革农田灌溉方式。因此,一二一团场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节约用水。把节水灌溉、推广滴灌技术作为科技兴团、科技兴农、科技富民的大事来抓。1996年,一二一团第一块滴灌试验地选在了水管站三斗一付二的一块25亩低产田。试验田采取干播湿出、四膜八行,毛管铺在两行棉苗中间,出苗时每亩滴9立方水,出苗率达85%,秋后单产皮棉80公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苑     
《兵团建设》2013,(2):52-53
咫尺天地展现军垦风情方寸之间走访绿洲人家兵团力争实现首季经济"开门红"近日,兵团召开发展与改革工作会议暨首季经济"开门红"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兵团各师团、各部门、各单位要抓紧做好全年谋篇布局工作,促进工业快速增长和服务业快速提升,做好农业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