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圆娘的梦     
我 知道 ,母亲有个未圆的从军梦。母亲有一句口头禅 :“咱是闹过革命的人 !”每当她与乡亲们讲起这句话时 ,总有一种自豪感。不过她一直很遗憾 ,没能真正成为解放军行列中的一员。那年 ,她跟一帮热血青年一起 ,参加了支援军队的后方保障工作 ,这支生力军就是当年风靡一时的“后方娘子军”。关于那时的事情 ,不知她对我们兄弟反复讲了多少遍 ,每次都讲得极为动情 ,好像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我相信 ,在母亲奔流的血液中流淌着坚强 ,流淌着对军队一种浓浓的情愫。父亲去世后不久 ,母亲把哥哥送上了云南边防某部。两年后 ,又毅然送我踏…  相似文献   

2.
四川南充.是朱德元帅、罗瑞卿大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澜以及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南充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南充军分区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注重引导干部、职工和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了解当年先烈们为中国革命牺牲奉献的艰难历程,为实现崇高理想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红军时期,有这么两位人物:因他们都姓罗,又相继担任过红四军第二纵队、红四军政委,且关系密切、亲如兄弟,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们“大罗”、“小罗”.在长达34年的革命友谊中,他们既有革命战友间的生死与共,又有亲如兄弟般的砥砺共进.这两个人的名字,已经镌刻在红色军史上:开国元帅罗荣桓与开国大将罗瑞卿!  相似文献   

4.
徐锡麟,浙江山阴人。1904年在上海参加光复会,宣传革命思想,两年后来安庆秘谋革命,1907年与秋瑾密建光复军,约定于7月8日乘安徽巡警学堂举行毕业典礼之机起义。后因人告密毕业典礼提前,徐锡麟临危不惧,毅然率先拔枪射击主持典礼的安微巡抚恩铭,宣告革命党起义。徐锡麟等因弹尽被捕,在法庭上他大义凛然,痛斥清朝反动统治。当夜被杀身剖心,就义于抚署东辕门外。  相似文献   

5.
山里人都说他是个“武装迷”。他踏遍了柳加的山山水水,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党的武装事业,献给了柳加这片贫瘠的土地。他,就是四川宜宾县柳加镇武装部长张家兴。 1979年9月,张家兴告别了火热的军营,转业来到了宜宾县柳加镇。当组织上征求他的志愿时,他毅然选择了武装工作。十多年来,柳加镇的每一个山村都留下了张家兴的足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每个英雄的背后 ,都有一名伟大的女性。我的父亲麦贤德在“八六”海战中的壮举使他成了闻名全国的英雄人物 ,但同时也成为一名一级伤残军人。1 972年 6月 1日 ,母亲毅然不顾亲朋好友的劝阻 ,在父亲光荣负伤后的第 7年与父亲组成了家庭。她用实实在在的行动 ,用中华女性的传统美德创建了一个温暖的家。为此 ,母亲吃尽苦头 ,付出了一切。如果说我的父亲是英雄 ,那么我眼中的母亲则是英雄背后的英雄。儿时的我 ,总是不能理解与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 ,以为呵护与关爱便是亲情的全部。由于健康原因 ,父亲的性格喜怒无常 …  相似文献   

7.
罗瑞卿是我军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他在抗大工作时为我军培养了大批的军政骨干力量;提出政治工作是军队战斗力的源泉;强调党的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核心;总结出开展政治攻势的九条规律,在对敌政治斗争中取得显著效果。深入研究罗瑞卿抗日战争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军新时期政治工作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陵园里,埋葬着一位红色“间谍”卢志英。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他在2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获得过无数重大情报,最精彩的是和项与年等人拿到了蒋介石对苏区第五次围剿的“铁桶计划”,而使红军主力转危为安。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主帝亲自为卢志英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早期的“间谍”生涯1925年2月,卢志英毅然只身南下,投身革命。不久,他肩负着到北方旧军队中从事秘密军运的重大任务,到达了河南郑州。在郑州,他结识了山东的王乐平和山西的续范亭,并经他们介绍,到洛阳陆军训练处任队长,与南汉宸、赵惠尘朝夕相处。不久,他又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刘仲华和姚继民。在他们的影响和教育下,卢志英刻苦钻研革命理论,联系中国的实际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思想逐步走向成熟。他深刻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决心以身许党,致力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1925年夏天,中共北方区党委派遣刘仲华和姚继民去新疆旧军队开展兵运工作,卢志英主动请缨,随同前往。在经历了转战中原和晋西北的考验后,卢志英在新疆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前,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毅然领导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数百次武装起义,创建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一场家庭误会使一个母亲之爱差一点被罪恶剥夺。懂事的儿子从当小学生、中学生再当民兵,直到入伍当战士,十几年执著寻母不懈,情动天地。在军营战友和家乡武装部、妇联以及警方协助下,他终于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11.
18岁的她毅然参加了红军,是什么力量让她两过草地走完漫漫的长征路?革命成功了,为什么却心甘情愿当一名普通群众?晚年的她又在忙碌些什么呢? 8月8日,武警天安门支队国旗护卫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91岁高龄的红军女战士邬家珍。她是居住在延安、于今健在的、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两名老红军女战士之一。邬老再次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12.
18年前,30岁的城市姑娘王桂芳爱上了特等荣残军人王有生,毅然与他结成伴侣。18年来,王桂芳用爱为丈夫注入生命的力量,用爱构筑起一个和睦家庭—— 王有生流泪了。1999年5月2日,沈阳市铁西区举办的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当王有生向人们  相似文献   

13.
一个热爱篮球运动的新中国青年,为了保家卫国而放弃当专业运动员的梦想, 毅然走向战场。英勇战斗光荣负伤致残回到农村后的他,以极大毅力,坐在轮椅上指导自己的孩子们,发誓让孩子们中走出为国增光的运动健将。多年后,伤残老兵获得了如期回报。  相似文献   

14.
白志坚1974年入伍,在某部炮兵处当主任,曾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在大军区级军事比赛中获得第1名。每当白志坚回忆起自己的成长进步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他的母亲——全国“三八”红旗手傅均,在他服役中的三个关节点上,给予关心和大力支持。白志坚的母亲傅均,是全国优秀教师。儿子入伍后的第6个年头,越军在我边境不断挑衅,制造流血事件,当傅均从报纸上了解到自卫  相似文献   

15.
图片报道     
土家族青年谭小龙,三年前先后放弃上大学、当人武部长的机会,毅然从四川涪陵地区入伍来到兰州军区驻陕北某团。最近,他被兰州军区授予‘在军营奉献人生的模范战士’荣誉称号。(卢睿岗 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护理身患绝症的儿子,他既当父亲又当母亲,抛家舍业地在医院度过了7年的时光。为了给部队减少负担,他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作着奉献。为了报答医院和社会各界给予儿子的关心爱护,他时刻不忘全心全意地帮助着他人。  相似文献   

17.
32年军旅情,漓江流不尽他对那片热土的眷恋;千万首天籁音,山歌唱不完他对那方山水的挚爱。一位老兵,面对走留,他以实际行动毅然作答;情注壮乡,他用生花妙笔绽放豪情;心系群众,他以士兵情怀投身八桂;军人风范,他让历练的本领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8.
志气歌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装饰设备厂厂长高文芝,是个尚未迈过“而立之年”的退伍兵,他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厂子创造了全省首屈一指的产品——钢制防火门和接缝枪,填补了齐鲁大地的两处空白,产品畅销五大洲,赢得了同行的赞誉。“将军梦”的破灭,又回到了当年的出发地 1979年冬天,正值祖国南疆烽烟滚滚当口,高文芝毅然穿上戎装。他梦想当一名将军。军列没有开往前线,在胶东半  相似文献   

19.
上网搜索袁仕聪,有关他"四川青川县人武部部长、县委常委,上校军衔……"的简介,让人初识英雄。而真正撼人心魄的,是他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为抢救出更多的遇险同胞,三次坐失抢救自己母亲和侄女的良机。当母亲和侄女遇难后,他仍坚持不下火线,奋勇救灾,率领民兵抢险队先后转移、解救被困群众2000多人。  相似文献   

20.
<正>出生于辛亥革命爆发的1911年,时值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反动军阀混战割据,社会极度动荡混乱,革命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从小耳闻目睹人民群众受"三座大山"压迫剥削的现实,受先进思想启蒙立志抗争解救劳苦大众,长大后当教书先生一年,从1926年考入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学习造枪炮开启传奇人生;日本鬼子入侵后,毅然参加共产党、八路军领导的太岳军区决死队修械所,1941年秋季日本鬼子扫荡太岳军区期间,因保卫兵工厂被日军抓获遭受严刑拷问,经历百死一生后机智逃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